《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

总学时:34

学分:2

理论学时:32

讨论学时:2(无课程实验)

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适用专业:全校文科部分专业

大纲执笔人: 王义德

大纲编写时间:20058

教研室主任审核: 范佩伟

教学院长审定: 胡安全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本科文科各专业的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趋势,学会分析国际形势的方法。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基本观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学习与掌握邓小平理论关于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关于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的正确分析与新的科学判断;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进步繁荣而奋斗的信念。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本门课程的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三类不同国家发展的得失分析。

难点: 本门课程的难点是分析国际形势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

 

 

 

教学方式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4

讲授

 

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4

讲授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3

讲授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6

讲授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4

讲授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3

讲授

独联体与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4

讲授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6

讲授(讨论)

     

32

 

 

 

三、本文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等因素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不断地得到调整与改革;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地趋向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前所未有地发展;全球性经济问题突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重点难点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强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二、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态与发展态势

第二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加强  三、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四、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世界经济朝市场化方向发展  五、全球性经济问题突出  六、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七、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思考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

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掌握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出现的新变化。

重点难点

世界政治格局的构成要素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国际体系的巨大影响,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作用上升等。

第一节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二、雅尔塔体制及其要素  三、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峙  四、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的分化与解体  五、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第二节 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  三、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  五、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  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发展

思考题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2、战后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具有哪些重大影响?

3、为什么说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4、怎样认识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第三章 当今时代的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明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当今时代的主题,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掌握各国特别是我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

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和意义,我国关于国际新秩序主张的内容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意义

第一节 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解决  三、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第二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

一、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思考题

1、试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依据和重大意义。

2、为什么建立国际新秩序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为什么说当代国际秩序对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政治的巨大变化,懂得少数大国凭借其超级大国地位,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不安宁的重要根源。

重点难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实质。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模式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痼疾和难题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二、欧洲联合的发展及欧洲联盟的对外政策  三、日本的外交政策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2、任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变化?

3、为什么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战略?

4、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有哪些重大调整?

 

第五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三世界崛起的过程和第三世界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吸取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掌握不同时期南北关系的发展变化。

重点难点

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南北矛盾的演变及其解决的途径。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战后世界的重大影响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共同点  二、南北关系及其发展变化  三、南南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思考题

1、怎样认识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南南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3、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如何正确应对?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掌握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重点难点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  三、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第三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二、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是什么?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七章 独联体与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独联体国家的经济政治转型和独联体的一体化发展情况,理解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难点

俄罗斯在世界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独联体成员国概况及独联体一体化的发展

一、独联体成员国经济、政治的转型  二、独联体的一体化进程  三、独联体国家对外政策

第二节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

一、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与发展  二、俄罗斯的政治发展  三、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独联体国家经济政治转型及其性质?

2、为什么独联体内部存在合作与分离两种不同的趋势?

3、如何理解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第八章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思想,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

重点难点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中国和平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第一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及其发展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三、中国处理同其他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五、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六、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二、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

思考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

2、怎样评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作用?

3、中国和平发展对当今世界有哪些重大意义?

4、在当今世界上,中国的发展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应如何应对?

 

课程考试

    本课程考试采取“闭卷”(70%)与平时作业(3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闭卷”主要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评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能力;平时作业主要测评学生的写作与分析问题等能力。

四、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王义德 杨守明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9月。

教学参考书目

1.《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俞正梁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吕有志、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6.李景治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段霞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生学习辅导用书,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4年版。

8.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五个当代讲稿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2000年版。

9.王广信、赵丽娜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金鑫主编:《世界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方柏华著:《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2.王树柏主编:《风云变幻:世纪之交的世界》,新华出版社2000

版。

13.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

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5.梁云祥、应霄燕著:《后冷战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李铁城主编:《联合国的历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17.畅征、刘青建著:《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1年版。

18.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上、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9.黄宗良、孔寒冰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李静杰主编:《十年巨变》(中东欧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21.郑羽主编:《独联体十年》(上、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2.冯绍雷、相兰欣主编:《普京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4.[瑞士]哈里什.卡普尔:《觉醒的巨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