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教学支撑平台概述 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是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远程学习环境,这需要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支持。 概念 : 远程教学支撑平台是支持远程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远程教学支持系统、远程学习支持系统、远程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 (1)远程教学支持系统是支持教师网上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网络课件制作工具、网络课件点播工具、网络交流工具、网络作业和考试工具等。 网络课件制作工具是基于教学过程模板和多媒体素材库开发网络课件的工具软件,目的是简化教师开发网络课件或备课的过程,降低网络课件开发对教师计算机技能的要求。 开发完成的网络课件通过网络教务管理平台中的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进行发布,供教师和学习者点播使用。 网络作业和考试工具支持教师在网上布置作业或进行测验、考试。网络作业系统支持教师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回收作业和批改作业。网络考试系统由考试管理模块和题库或试卷库模块两部分组成。 (2)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是支持学习者网上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网上选课工具、网上学习工具、学习过程跟踪与评价工具。 网上选课工具支持学习者在线选修网络课程,并将选课信息传给网上教务管理系统。 学习过程跟踪与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价,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建议。 (3)远程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网络教育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统计教学数据的软件系统。包括教师数据管理、学习者数据管理、网络课程管理、教学评价管理等。 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发展的历程 (1)基于网络课程的远程教学支持平台 1996年到1999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工程(CERNET)顺利实施,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主要教学功能有:以静态网页的形式开发,如优秀作业展示、教学信息公告等;后又采用电子邮件、新闻组、在线答疑、在线计论、作业发布等,开始有了网络教学平台的雏形。 这个时期的平台主要以网络课程为中心,为网络课程服务,称为基于网络课程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2)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支撑平台 1999年到2000年可以算是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飞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研究人员,从1997年起开始关注国外基于Web的教育应用和发展状况,并对基于Web的学习环境的理论研究、基于Web的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法、基于Web的学习支持系统的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基于Web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开展的研究。 2000年7月,国内第一个完整集成的远程教学支持平台Vclass由北京师范大学开发完成。该系统集成了教务管理、网络教学、课程开发工具、教学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功能。 这个时期的平台具有系统完备性、通用性、集成性、符合教学机制、支持教学策略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使用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3)基于“天网”“地网”结合的远程教育支撑平台 (4)多元化的远程教育支撑平台 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各类新型学习支持工具、教学系统不断产生,促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① 虚拟教室(Virtual Classroom) 虚拟教室是指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的实时教与学的环境,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见、看得见。是以网络为媒介,由一套软件构成的群体通信系统,与工作空间和辅助设备一起构成的“虚拟”传统班级教学方式的“教室”。 ② 网上协同实验室(Collaboratory,简称Collab) 是真实实验环境与虚拟实验平台的集成,可实现基于网络的问题求解过程。在网上协同实验室中,学生与伙伴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模拟软件看到实验结果。当实验方案得到认可以后,再转移到真实的实验环境中完成实验,以验证真实的情景。学生的所有行为都会被系统记录,以供进一步研究找出最佳学习路径或分析实验中的交互行为。 ③ 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学习系统 智能代理具有自主性、社会性、反应性、主动性的特点,能够进行学习和推理。基于智能代理构建起来的网络学习系统,其结构和组织是在人类社会和组织的一些有用的模式上形成的。人类系统的特殊功能在网络学习系统中同样存在,如基于代理控制和管理的资源,代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代理使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自适应于不同的学习者。 (5)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产品化与多样化发展阶段 网络教育产品的合作开发: 北京校际通公司在地区教育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方面、华夏大地教育网在网络课程建设和开发方面、清华同方及K12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方面、联想教育事业部、浙大网络的相关网络教育软件开发 网络教育产品: 校园/教育局行政管理系统、校园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资源网、ITS技能考试系统等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