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次跨越
- 2003~04年,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标志:
-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3.9)
- 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2003.11)
- 基于远程教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4.2)
远程教育第三个跨越的大背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02年农民2476元,城镇居民7703元,二者的比例是
超过了2001年的
|
|
|
未上过学和扫盲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专 |
本科 |
城市% |
5.36 |
15.83 |
37.97 |
27.53 |
8.01 |
4.95 |
县镇% |
7.66 |
22.30 |
41.74 |
22.34 |
4.75 |
1.19 |
农村% |
14.05 |
38.27 |
39.95 |
7.08 |
0.56 |
0.09 |
|
各行业服务“三农”
- 校校通(教育部)
- 村村通广播电视(广电)
- 村通电话、上网(电信)
- 村村通农业信息(黑龙江)
- 乡村电子信息馆、希望网校(团中央)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部)
- 电波入户工程 (农业部)
- 乡村健康金话筒(卫生部 )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计划5年注册学生20万人
- 中央电大投入1200万元完善试点县级电大的基础设施,其中1000万投在西部
- 省级电大相应配套1000万元
- 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面向农村开放式的远程与继续教育新模式、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启迪,2004)
结论
- 两次跨越式发展确立了远程高等教育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新的跨越服务于终身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远程教育任重道远
- 1978年,小平同志没有因为百业待兴,经济困难,就放缓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是以科学第一生产力,基于广播电视,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 新世纪,坚持科学发展观,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中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传统高等教育心有余力不足,远程高等教育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