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部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政策性规定

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 [2000 ]10号)指出,教育部将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 ” 的经费,重点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文件对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设置条件、教学改革等问题做出了规定,是普通高校设立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政策依据。

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

 文件提出,拟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试点高校,应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向社会提供内容丰富的教育服务。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是:

    1、开展学历教育。面向社会招收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历和学位教育的教学工作;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开设网络课程,取得单科学分,同时可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承认。

    2、开展非学历教育。面向社会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包括课程培训、岗位培训、证书考试和自学考试助学活动等,为社会性从业人员参加学习提供服务。

    3、探索网络教学模式。通过试点逐步建立起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件制作、自学、辅导、作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网上测试、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网络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法过程的管理。

    4、探索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机制。通过试点逐步建立并完善包括招生、注册、收费、学籍管理、考试组织、学分认证、证书发放、毕业等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的制度,建立起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网络教学工作管理机制。

    5、网上资源建设者。加大经费投入,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网络教育学院设置条件

文件提出,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试点高校,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条件:

  • 首先,申请试点的高校,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在教学法改革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 其次,试点学校的网络教学工作要统筹规划,对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由网络教育学院归口管理。网络教育的机构设置要合理,管理制度要健全。
  • 第三,网络教育学院提出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明确,教学方案要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要切实可行。拟开展网络教学的专业其主要课程要能够在网上进行教学,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符合国家同层次同类专业的标准。
  • 第四,校园网络能够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并且具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校外教学支撑服务体系能够满足网络教学的基本要求,具备较强的网络教学和管理能力。
  • 第五,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有高水平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有专职的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员,能够承担网络教育学院的课程。
  • 第六、申请试点的高校所拟开展网络教学的专业或专业领域在全国或本区域应具有优势地位,社会对此专业或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旺盛。

其他相关政策

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规定:

  • 第一,关于入学方式,网络教育学院可以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来录取学生,也可自行组织考试录取学生,招生形式和入学标准由试点学校自行规定;
  • 第二,招生计划由试点高校根据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能力自行制定,根据校外教学点的条件确定招生地区,并应向西部地区倾斜;
  • 第三,每年度的招生计划和实际招生情况由试点高校报教育部备案;
  • 第四,网络教育学院实行学分制。学历教育的学分有效期和修业年限由学校决定,颁发何种形式的毕业证书,由学校慎重研究后自行决定。关于招生的这四个方面的政策就是社会上为大家所熟悉的“四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