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与作品赏析》 实验大纲与指导用书
学时: 34 学时 学分: 1 学分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大纲执笔人:刘和海 大纲审定人:
本课程实验是使学生掌握黑白胶卷的基本知识及冲洗技能,以及摄影曝光的基本理论、技巧和一些特定的暗房技术,为从事摄影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从事图像视觉造型艺术工作奠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负片、反转片冲洗技术和技巧,黑白影像的后期制作以及人像拍摄、静物拍摄的基本技术、技巧。
1 、要求学生了解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及构造及正确使用。
2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冲洗方法( D76 , F5 )。
3 、要求学生掌握亚当斯分区曝光的技术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种场景。
4 、要求学生掌握黑白照片的精放技术及暗房工艺,能够制作出高质量高创意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黑白影像。
5 、要求学生掌握曝光的影响因素及光线的造型效果,能够进行一定的用光技巧和人像摄影用光。
实验一 黑白负片冲洗实验 ( 6 课时)
胶卷装片训练
黑白负片的冲洗
实验二 黑白胶片反转冲洗实验 ( 6 课时)
白反转片的冲洗
黑白反转片的分析
实验三 黑白照片的放大实验 ( 12 课时)
放大机的基本操作
放大曝光时间的试样
黑白影像的制作
实验四 室内人像实验 ( 8 课时)
室内灯光布光
室内人像的拍摄
实验考核(以静物拍摄或黑白放大为主) ( 2 课时)
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1 、实验过程 占 50 %
2 、实验考核成绩 占 40 %
3 、实验报告 占 10 %
实验一 黑白负片冲洗实验
雪碧瓶( 1000 毫升) 1 只、矿泉水瓶 3 只( 500 毫升)、量杯( 1000 毫升)、漏斗、搅拌棒、药勺、温度计、显影罐、滤纸、标签、 剪刀、脸盆
D 76 显影 配方 :
米吐尔 2 克
无水亚硫酸钠 100 克
对苯二酚 5 克
硼砂 2 克
加水至 1000 毫升
原液使用
F5 定影 配方 :
硫代硫酸钠(海波) |
240 克 |
无水亚硫酸钠 |
15 克 |
加水至 |
1000 毫升 |
1 .配冲药液应使用蒸馏水,溶解药粉温度为 45 0 C ~ 52 0 C 。
2 .称量要准确,严格按配方所列顺序称量溶化。但一般为了减少药液氧化作用,习惯先溶总量 1 / 10 的无水亚硫酸钠,然后再按配方所列顺序依次溶化。
3 .一切配方均应将药粉缓缓撒入水中,并边撒边搅拌,搅拌不易过速,以水面微动、不起水花为好。
4 .当前一种药粉彻底充分溶解后,才能溶解下一种药粉。检验彻底溶解的标准:一是将烧杯举起,对光观看液体清澈,没有闪烁未溶的药粉;二是将烧林放平,从上向底部观看,药液清澈.底部没有沉淀物。显影液配好后,要用滤纸过滤药液。
5 .过滤后的显影液,最好装入棕色或深绿色玻璃瓶中,装于瓶中的显影液要装满,不可留有空隙、如有空隙可用玻璃球填充,以提高液面,排出空气 减少药液氧化机会。
6 .装瓶后在瓶上贴标签,标签上写明药名,配制日期。
操作过程 :
装片
前浴 20 ℃ 1 分
显影 20 ℃ 6 分
停显 20 ℃ 30 秒
定影 20 ℃ 5 分
水洗 20 分
干燥
2 、注意事项 :
装片: 安装正确的 36 张装胶卷,安装完毕,片头不在外边,表示里边胶卷已有重叠。胶卷留在外边太长,表示末端未夹住,外面的胶卷也会重叠。必须重装。正确入槽的胶卷,从卷片轴二面摸起来都很平滑,如果摸起来不平,刮手,表示已有重叠,必须退出重装。
显影: 将显影温度调至 20 ℃± 1 ℃ ,如果室温高低于 20 ℃ ,则要采用水浴法保温,将冲片罐放入脸盆中,脸盆中放入达冲片罐 2/3 高度的温度在 21 ℃± 1 的水。在整个冲片过程中,均要注意保持恒温。将显影液注入冲片罐后,先礅几下,前 30 秒钟颠倒冲片罐 5—7 次。 30 秒后每 30 秒搅动 5 秒。显影时间要以胶卷为准。一种牌号的胶卷,同时要买好足够使用一年时间的同一乳剂号的胶卷、在这一批胶卷中取一个,在未正式使用前做几种冲洗的试验、试验可按厂家胶卷说明书中推荐的时间范围(药液、温度、搅动都完全一样)进行,直至取得满意效果的底片。底片的冲洗时间,就定为这一批胶卷的冲洗时间、如更换胶卷的乳剂号需再做试验。这样做看起来比较繁琐,但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还是值得的。
停显: 当定时钟告知你预定时间到达时,此时即停止显影 把显影液倒进空瓶中备以后再用,然后倒进调好温度的停显液,搅动 30 秒至 40 秒 停显完成。
停显配方
水 750 毫升
醋酸( 28 %) 48 毫升
加水至 1000 毫升
市售冰醋酸为纯酸,可以按 3 酸 8 水的比例配成 28 %的醋酸备用。
定影: 当停显液从显影罐中倒净后,就把已调好温度( 19 ~ 21C )的定影液倒入显影罐,搅动 1 分钟后再定影 5 ~ 10 分钟。
水洗: 每次换水都把水倒干净,可以让自来水流出的水柱直对显影罐轴芯,此时水从罐边溢出,水洗时间 10 ~ 20 分钟。
润湿: 通常使用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磷酸钠。皂角素等配制的润湿剂。如果不是大量冲洗胶卷,可在每罐水中滴二三滴洗涤液,可代替润湿剂达到破坏水珠表面张力、去除水迹的作用、但应注意,洗涤液不可使用过多。
干燥 : 用很细的专用海绵,可以在胶卷两面轻轻擦一下,以去掉浮水,使胶卷干燥的更快些、胶卷挂上后下端最好夹上夹子,起到坠子的作用。不至使半干的胶卷头划伤有用的画面。
反卷胶卷: 确认胶卷彻底干燥后,把胶卷的乳剂膜面向外,逐圈卷紧,用小纸袋装好。
底片的质量标准 :曝光正确,显影正常的底片,高光部分、中间部分、阴影部分,层次都很清楚。它的最低密度应为 0.15 — 0.20 ,最高密度应为 1.20 — 1.00 ,使用 2# 放大纸,能放出质量优秀的照片。
实验二 黑白胶片反转冲洗实验
量杯( 1000 毫升)、漏斗、温度计、显影罐、 剪刀等冲洗器材。
首显 配方 :
米吐尔 2 克
无水亚硫酸钠 100 克
对苯二酚 5 克
无水碳酸钠 60 克
海波 16 克
溴化钾 4 克 清洁液
加水至 1000 毫升 无水亚硫酸钠 50克
原液使用 加水 1000 毫升
漂白液配方 :
重铬酸钾 |
9.5 克 |
浓硫酸 |
12 毫升 |
加水至 |
1000 毫升 |
三、反转片拍摄
1 、按曝光正常、曝光不足 2 档、曝光过度 2 档,各拍摄风光、人像、静物、纪实五张;
2 、翻拍报纸、画册、刊物画面各五张(以灰板测光)。
1 :首显 15 分
2 :水洗 3 分
3 :漂白 4 分
4 :水洗 6 分
5 :二次曝光 20秒
6 :二显D72 1: 2 稀释 4 分
7 :定影 3 -5分
8 :水洗 15分
1、配漂白液时应将浓硫酸顺玻璃棒慢慢注入液中,注意安全。
2、反转后胶片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第一次曝光的正确曝光和第一次显影条件的正确掌握。
3、漂白这一工序是反转冲洗工艺必不可少的。因为要把影像反转过来,必须把第一次显影已生成的银溶解掉,同时还必须保留未被还原的卤化银不受损失,才可在第二次曝光及显影时得到应用,从而使影像反转过来。用重铬酸钾加硫酸的漂白液,具有坚膜作用。
4、在第二次感光时胶卷刚从水中取出,表面会留有不少水迹,必须经过润湿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曝光。
实验三 黑白照片的放大
斜桥放大机,曝光定时器,放大尺,红色安全灯,放大纸, D72 显影液, F5 定影液。
1 、灯室: 是放大机装光源的部分,斜桥放大机一般采用 150W — 200W 的 奶白或磨砂灯泡。高级放大机采用 250W — 1200W 的金属卤化物灯泡。
2 、聚光镜: 它是二片度数在 500 — 600 度的平凸透镜,作用是聚集光线,增强光线亮度。
3 、底片夹: 它是金属制的框子,中间有二块玻璃,玻璃之间装有可调节的遮光板,以适应各种规格的底片。玻璃底片夹可以使底片平整,但玻璃表面易粘上灰尘油垢,影响照片质量,使用前后应特别注意清洁。
4 、皮腔: 它二端连着底片夹和镜头,便于放大时调节焦距。
5 、镜头: 放大镜头和照相镜头基本相同,但口径较小。放大不同规格的底片,应配不同规格的镜头。例如 24mm ⅹ 36mm 底片配有5 0 mm 镜头 , 60mm x 60mm 的底片配 75mm 镜头 , 60mm x 90mm 底片配 105mm 的镜头等。
6 、底座 : 是木制的长方形厚板,用于装支柱和放置放大压纸尺。
7 、升降装置 : 用于调节放大倍率。
8 、调焦装置 :有自动和手动之分,手动更适合精细调焦。
9 、放大尺 : 用来度量放大尺寸和压住放大纸。
1 、鉴别底片 底片正常与否,决定于它的密度和反差,密度大小关系到曝光时间的长短,反差大小关系到放大纸的选配。检查底片是否清洁,如有指印或灰尘,则要清洗。
2 、选配放大纸: 国产放大纸根据反差不同分成 1 — 4 号,通常底片反差大配一号放大纸,反差正常配 2 号放大纸,反差小配 3 好放大纸,反差很小配 4 号放大纸。最常用的是 2 号放大纸。放大纸根据纸面质感可分为光面、半光面、绸纹、绒面、碳素等。一般制作资料照片,印刷制版用光面相纸,艺术人像用纹面纸。放大纸根据纸面材料,可分为纤维纸和涂塑纸。涂塑纸平整,省药,水洗容易,干燥迅速,但表现层次不如纤维纸,保存性也较差。
3 、底片安放 :底片应药膜面向下,颠倒放在底片夹的中间。底片药膜面向下,照片才不会放反。底片颠倒,放大尺上形成正立的影象,便于观察裁缝,底片放在中间,因为镜头中间成像最好。
4 、调整尺寸: 定好放大尺寸,升降机身,进行剪裁,合适为止。
5 、对焦: 全开光圈,对准人眼的光点,或影象反差大处调整焦距。也可以利用底片的齿孔或齿孔外缘上的字母,数字调焦。
6 、 曝光: 将光圈适当收小,以增加清晰范围,减轻中心与周围光照不均的现象,把红色的安全滤片移到镜头下边,先用小块放大纸放在画面的主要部分,关掉电源,定好曝光时间,移开红滤片,打开电源,进行曝光。试样满意后,正式放大。试样步骤不可省,否则,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
7 、显影 :用 D72 配方, 1 : 2 冲淡, 20 ℃ ,显影时间二分钟左右。相纸放入显影盆中,应尽快使全部药膜面均能接触到药液,用夹子夹住相纸的边缘,轻轻翻动,注意观察,如果几十秒相纸就变黑了,表示曝光过度,应减少曝光量,如果二分钟后影像还很淡,表示曝光量不足,应增加曝光量。为了尽快找出最佳曝光量,应先成倍增减曝光量,后作微量调整。在红色安全灯下观察影象,其影调要略深些,在正常光线下,其影调才正好。
8 、停显 :照片显影合适后放入停显液中 10 — 20 秒钟,这样做可以防止显影过度和影调不均并可以延长定影液寿命。
9 、 定影 :一般用 F5 定影液,定影 10 — 20 分钟,要注意翻动。
10 、水洗 :涂塑纸应水洗 50 分钟,纤维纸基长期保存照片应在流动水中洗 1 — 2 小时,水流不要太急,防止相片划伤,要经常翻动,防止重叠。
11 、干燥 :光面纤维纸可用上光机烘干。把湿相片正面向下贴在干净的上光板上,盖上帆布,用橡胶滚滚压出水滴和气泡,干后相片回自动脱落。纤维纹面纸和涂塑纸可以自然晾干,或用电吹风吹干。
注意:放大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局部加光、减光、加温、停显等操作。
实验四 室内人像实验
室内灯光、室内背景、照相机、三角架、胶卷及其它附加设备
1 、确定相机的高度
相机正常高度是将镜头与拍摄对象的眼睛同高,这样拍摄对象的姿势看上去很自然(太高——使拍摄对象看上去很忧郁——压抑的情绪,鼻子拉长;太低——使拍摄对象看上去很傲慢,势利——鼻子缩短)。
2 、主光位置:
主光位置适当,就会产生一个三角形的光区(一边亮,一边暗),这个三角形光区一边是由鼻子形成的暗影,另一边是由面部形成的暗影,三角形的上边应该是从眼眶处开始,向下延伸的,止于和鼻底同高处。鼻子下边的影子,这个影子从鼻子下部扩展到嘴唇的外缘。根据各人的面型不同,光区和暗影不能同时取得和谐效果,这样需要取舍:当脸型比较可爱,三角形光区看起来更可爱,那么可忽视影子越过嘴唇,当眼睛比较小,可适当酸则鼻子暗影越过嘴唇,光区小一点也不要紧。
3 、安放辅助光源
作用是照亮由主光所产生的暗影,减轻暗影,使暗影柔和,使面部得到表现,另 一方面使眼睛看上去更光彩。
位置是尽可能地靠近摄影机与摄影机的高度大致相同产生一个平面的均匀的、照亮整个面孔的光线。放在与主光相反的一边,需要强调的是考虑辅助光的相对强度。太强:使暗影消失,不只是使影调柔和,而且消除了你所表现的意图;太弱:不会使暗影柔和,暗影很浓,边缘生硬,细部不清楚。正确强调是应该处于二者之间,既不太强,也不太弱。
4 、确定主光、辅助光的比值:
光比常用三比一或四比一,三比一时基本暗影布局得以保留,并能露出暗影中面部的质感和细部;四比一的光比稍微硬了一点,所显露的质感和细部要少一点。要强一点的光比是三比一,暗影是生硬的,并且其中表露的质感和西部很少。如果想拍一张有力的戏剧性的照片可采取的光比,暗示不幸或神秘感。男子气概的男人肖像或表现女性的神秘性是使用这种光比。
5 、安放背景光源:
用聚光灯对准拍摄对象的后面背景,作用是使拍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 影调分开,使照片看上去有立体感和深度感。其位置正好在被拍对象的深厚,在头部的后边产生一个亮的区域。其正确位置:
1 )最亮的区域应正好在头的后边。
2 )亮区的边缘应当不十分明显,或者说,它应当逐渐地消失在周围的较暗的影调之中。
3 )亮区和暗区的影调的差别不应当太大。
6 、添加发光、塑型光:
室内人像在主光、辅助光、背景光三光基本布局的基础上,增加发光,可以更好地表现质感,细节和头发中的高光,可以使头发看上去稍微生动一些。位置:如果有发缝,应当对准发缝,没有发缝,应当对准鼻子上方的头顶。
塑型光是人体某个部位需要更亮一些,更生动一些,而需要更多的光线,辅助光、轮廓光——通常是一个小的聚光灯,给一个相对黑暗的区域加些生气。目的是突出一小块区域。
光晕照明:就是在拍摄对象身后放置一个小型聚光灯,面对摄影机从后面照在头发和肩上。三个要点:第一,拍摄对象的身体一定要遮住光线;第二,光线要柔和( 100W )功率不易太大;第三,需要暗色背景以突出光晕照明效果。
三、拍摄阶级 :
第一阶段 石膏像布光
第二阶段 石膏像的质感表现与构图
第三阶段 石膏像与环境、背景的关系
第四阶段 想象、自由摄影
第一阶段:训练室内灯光房常见基本布光。
第二阶段:对人像拍摄的基本构图与质感表现。
这两个过程都不包含摄影者的个人情感,只是基本功的训练
第三阶段:开始有摄影者个人情感的体现,重在表现石膏像与人和环境的关系。
第四阶段:则完全反映了摄影者自身的特质,石膏像在这时已成为一种无物质的东西,只是一种 概念 。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自已的摄影方法,反映自身的主观意念,或者说只是一种 感觉 而已。
主要是通过对石膏像拍摄,强化学生的摆拍能力,室内灯光拍摄能力,基本布光能力,挡光、加光能力,思维想象能力。
1 、个人独立完成,先思考后拍摄,一组一组地训练。
2 、各种光位都要拍,光位、构图准确(全身)。
3 、注意空间关系,石膏像的肩、背、头与背景、前后的关系,控制好三维空间表现。
4 、注意色调表现,亮面、暗面、与背景的表现。
5 、完成时交照片不少于五幅。
六、参考文献:
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