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的位置:首页 ->> 电子教材 ->> 第三章 感光胶卷 ->> 第三节 胶卷的主要性能 |
![]() |
|
感光度表示胶卷具有的感光能力大小,也就是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 GB制:GB制是我国用于感光度的标记法。如GB210读作GB21度。
GB制与DIN制的数值表示法相同,如GB210与21DIN所表示的感光度相同。两者的数值每相差30,表示感光度相差1倍。如GB240相当于 GB210的2倍,GB270相当于 GB240的2倍、相当于GB210的4倍。
ASA制与ISO制的数值表示法相同,数值相差几倍,表示感光度相差几倍。如ASA200(即ISO200)相当于ASA100(即ISO100)的2倍,ASA400(即ISO400)相当于ASA200的2倍、相当于ASA100的4倍。 不同标记法之间的换算是:GB210=ASA100=ISO100;GB240=ASA200=ISO200; GB270=ASA400=ISO400。 在色温55000K的日光条件下,让胶卷接受一定量的曝光,用某种冲洗液按标准方法冲洗后,达到的相应密度而计算出的。
所谓反差,就是被摄景物或底片上黑白色调的对比差数。 无论对“景物反差”与“影像反差”进行比较,还是对两个景物反差进行比较,或是对两个影像反差进行比较,都是以各自明暗的比值来进行比较,而不是以各自的明暗绝对差来进行比较。如某被摄体的亮部为100单位,暗部为10单位,其明暗比值为10,绝对差为90。该被摄体记录在胶卷上后,亮部为10单位,暗部为1单位,其明暗比值为10,绝对差为9。那么,这两者因其反差的比值相同,故称为反差相同,不管它们两者各自的明暗绝对差是否相同。如果两者各自的明暗比值不相同,则以比值大者称为反差大,比值小者称为反差小,也不管各自的明暗绝对差怎样。 摄影上用反差系数来表示胶卷的反差性,反差系数简称γ(读作“伽玛”)。 胶卷的宽容度是指胶卷按比例记录被摄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能按比例记录被摄景物的明暗变化范围越大,就表示胶卷的宽容度越大;反之,就表示胶卷的宽容度越小。 宽容度采用可记录被摄景物明暗比率的对数来表示。如某胶卷可记录被摄景物明暗的比率是100:1=100,那么,log100=2,通常就用L=2来表示该胶卷的宽容度。“L”是“宽容度”的英文缩写(Latitude)。
颗粒度也称“颗粒性”。黑白胶卷中起感光作用的卤化银经拍摄、冲洗后,变成黑色的金属银。这种黑色金属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是颗粒状的,这种颗粒度通俗地说主要是指这种黑色金属银颗粒的大小(或称颗粒的粗细)。 胶卷颗粒度的大小,主要由生产工艺决定。采用不同的工艺制造,决定了有的胶卷颗粒度大些,有的胶卷颗粒度小些。但是,在使用中,尤其是曝光和冲洗条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使颗粒度增大或缩小。所以,可根据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颗粒度。颗粒的粗细,与胶卷的感光度关系较大。感光度高的胶卷,由于制作过程中使乳剂加热,细小的银盐晶体固然溶解了,而大一些的银盐晶体因来不及溶解,反而受热膨胀变得更大,所以经过还原的银粒也变得粗大。 颗粒度大的影像看上去粗糙,构成影像的颗粒分布不均匀,肉眼能看出堆积成粒状或团状的黑色金属银。颗粒度小的影像看上去细腻,构成影像的颗粒分布均匀,看不出堆积成粒状或团状的黑色金属银。 解像力又称“分析力”、“分辨力”。通俗地说它是指胶卷表现景物细微部的能力。能把景物的细微部清晰地记录下来,称为解像力高;反之,称为解像力低。
密度是指阻光能力。黑白胶卷的密度通俗地说就是指胶卷曝光、冲洗后,产生黑色金属银多少的程度。产生的黑色金属银多,称为密度大;反之,称为密度小。 密度(简称“D”,即英文Density的缩写)采用阻光率的对数来表示。
胶卷未经曝光,冲洗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密度,这种密度称为“灰雾度”(简称D。)任何胶卷都具有一定的灰雾度,有的大些,有的小些。这是由卤化银本身性能不稳定而产生的。但在使用中,曝光、冲洗等条件的变化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或减小胶卷的灰雾度。
胶卷的灰雾密度通常在0.2以下,如上海全色胶卷GB210灰雾度小于0.12,GB240小于0.15。如果灰雾度大大超出0.2,对拍摄反差不太大的景物来说是不利的,会影响影像的层次与清晰度,但对于拍摄反差极大的景物来说,灰雾度大一些有利于改善黑白过于强烈的刺眼效果。由于灰雾度的两重性,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有时根据需要应设法减小胶卷的灰雾度,有时又需要设法增加胶卷的灰雾度。 保存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胶卷的主要照相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胶卷的种类不同,制造工艺不同,它们的保存性也不一样。有的保存性好些;有的保存性差些。一般来说黑白片比彩色片的保存性好些,感光度低的比感光度高的保存性好些。
胶卷的主要照相性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或者说具有内在的变化规律,这种内在的变化规律一般情况下表现为: 卤化银本身能对紫、蓝色光起敏感反应,在卤化银中不加入任何“光学增感染料”而制成的胶卷称为色盲片。色盲片的感色性范围是可见光谱中的紫、蓝色光范围。在卤化银中加入能对绿色光起敏感反应的光学增感染料而制成的胶卷称为分色片,分色片的感色性范围是可见光谱中的紫、蓝、绿色光范围。在卤化银中加入能对绿、红色光均起敏感反应的光学增感染料而制成的胶卷称为全色片。全色片的感色性范围是可见光谱中全部色光范围(红、绿、蓝、紫色光)。 感色性主要表现为对色光敏感的范围,但是不仅此而已,还包括对色光敏感的程度。以常用的黑白全色片为例,尽管它对可见光谱中的红、黄、绿、蓝、紫全光谱的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但是对各种色光的敏感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它对紫、蓝色特别敏感,而对红、橙色光的敏感性要稍差些。这也就是为什么GB210的全色胶卷在钨丝灯光下只能当GB200使用的原因,因钨丝灯发出的色光中红、橙色光成份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