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电子教材->>拍摄基本技术技巧->>曝光

 

    相机在调好光圈与快门速度后,按下快门钮,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线通过光圈的光孔使胶片感光,这就是摄影曝光。曝光不同对影像质量会有不同的影响:曝光过度,底片厚,密度大,照片亮;曝光不足,底片薄,密度小,照片暗。聚焦不准影响清晰度,但曝光不足与过度同样影响清晰度。曝光过度,光线在胶片乳剂层散射,导致影像轮廓被柔化而不够清晰,易引起乳剂颗粒增粗,也使影像细节表现的清晰度下降;曝光不足,由于缺乏物或影像的必要密度,也就无法清晰再现影像了。在彩色摄影中,彩色胶卷的感红、感绿、感蓝三层乳剂,对曝光过度或不足时受到的影响不一致,色彩平衡也就遭到了破坏,而导致再现色彩时偏色。

    互易律效应指的是能够使底片感受相同的光线,即相同的曝光量,而在相机上有不同的调节组合。主要是光圈和快门配合使用,当光圈增大一档,相应地快门加快一档;或光圈减小一档,相应地快门减慢一档时曝光量均保持不变。互易律就是指这种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按正比互易而曝光量不变的规律。在一般的曝光组合中,都符合这种互易律。而当曝光时间太长或太短时(t>1/5秒或t<1/1000秒),这种互易律就会失效。尤其是曝光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曝光量,一般增大1至2倍的曝光。

    EV值是“曝光量”的简称(Exposure Value)有时用LV(Light Value光值)表示,是用数字表示胶卷所需要的曝光量,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曝光量主要是由F(光圈)T(快门)来组合形成一定的曝光量。EV值=log2(F^2/T)
    例如:f8 ,T1/125
            EV值=log2(8^2*125)=13

    ☆  在快门速度和光圈联动的相机调节曝光量更简便,这种相机按EV值调节曝光量,选择了光圈或快门速度时,两者能联动而使曝光量不变。
      在测定景物反差时,易判断其光比值,亮与暗之比。计算时只要把EV值的差作为2的幂,其值为光比值。
      在具有测光系统的相机上,其说明书上都有EV值的范围,EV值的起点越小,意味着相机适应暗弱光线的测光和自动曝光的能力越强;EV值的终点越高,意味着适应强光的测光能力和自动曝光能力越强。

    上图AB部分为趾部,又称为曝光不足部。在趾部范围内,曝光量的增加与密度的增加不成正比。趾部越长,对暗部的表现力越强,即对被摄体的暗部层次表现越丰富,对曝光不足部分的表现力越强。趾部在纵坐标上的起点D0,表示胶卷的灰雾度。

    上图BC部分为直线部,又称为曝光正常部。在直线部范围内,曝光量的增长与密度的增长成正比。直线部可表示胶卷的反差性与宽容度,它的斜度大小表示反差性大小,它在横坐标上的投影长短,表示宽容度的大小。

    上图CE部分为肩部,又称反转部或曝光过度部,其中D点达到最大密度。在CD范围内,随着曝光量增长,密度增长;在DE范围内,曝光量增加,密度反而下降。CD越长,表示对亮部表现力越强,即对被摄体亮部层次表现越丰富,对曝光过度的部分表现力越强。

    为了正确曝光,对应着像片上的影调等级值,我们把感光特性曲线分为10个区。即把整个特性曲线分为第0区(纯黑)到第X区(纯白),称为全影调幅度;把特性曲线的趾部到肩部分为第I区到第IX区,称为有效影调幅度;把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为第II区到第VIII区V区,称为纹理表达幅度。如下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