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分析范例
作品表现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白求恩大夫于1939年在雁宿崖,黄土岭对日寇进行歼灭战前线,在离战场只有四五里地的炮声隆隆的黄土岭土地庙里,沉着地为八路军伤员施行急救手术的情形。
作者吴印咸,为了表现这位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战士,他跟随白求恩在晋察冀前线一段时间,拍摄白求恩在战火纷飞中和中国医生、八路军、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八路军将土和老百姓治伤治病的事迹,以及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吴印咸和白求思相处的日子里,也建立起亲密的友情。《白求恩大夫》就是吴印咸与白求恩建立深厚的情谊,为白求恩大夫高尚的品德所感染而拍摄的。作品展示了吴印咸高超的技术和技巧:
光线的选择及人物的表现。为了突出白求恩大夫,作者选用了较高的正侧光,使白求恩全身处于亮处,表现他身穿灰色八路军服装,脚踏草鞋,在简陋的、几乎没有什么设备和缺乏消毒条件下,以他高超的手术技术和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伤员极端热忱的形象。对三名协助手术的中国医生,处理也很巧妙:两名处于庙堂手术台的暗处,与白求恩形成明暗对比;另一名虽然和白求恩都处于亮处,而且与白求恩处于对称地位,为了避免他抢画面,作者选择了这名医生背向镜头,俯首弯腰之际接下快门。这样,三名中国医生均处于陪体地位,烘托出白求恩的伟大形象。
环境的选择和画面的构图。白求恩大夫急救伤员是不分时间和环境条件的。这幅作品是作者在黄土岭的一个土地庙里,把具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庙房檐作前景,以隐约可见的庙内佛龛、佛像为背景,用庙里的门板和白求恩用的马鞍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将白求恩和中国医生的全景安排在画面的正中,使这个有中国农村庙宇特点和战争中的艰苦环境,结合在一起,表现强烈时代特点和时代人物的真情实感。
典型动作的抓取和表现。画面的构思、选择、构图以致光线的处理等等,上面已作了论述。而画面拍摄瞬间的选择,作者也费了很大的工夫。根据白求恩大夫手术的环境和他沉着地、全神贯注地、准确地动刀的关键部位,以及三位中国医生专心致志地保证大夫开刀的瞬间,按下快门,充分表现出白求恩的高大形象,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大夫的文章提出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评价。
《白求恩大夫》这幅作品,享誉于国内外,而且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人们每当看到这幅作品,就受到一次深刻的共产主义精神的感染、启迪和教育,是一次极大的美的享受。它是摄影艺术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