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书

安徽师范大学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

         申报单位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学

课程负责人 王家庆

         课程建设时间 2004-2006 年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二 OO 四年 2 月 24 日填报

•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王 家 庆

年       龄

59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公共物理教研室主任

学历及学位

学士

大学教龄

29 年

 

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

•  数学物理方法、专业必修课、周学时 6 、

2001 级 物理学专生本科生 50 人,

                             2001 级物理学函授本、 120 人,

                             2002 级物理学函授本、 150 人;

•  大学物理学、专业必修课、周学时 4 、

2001 级数学专业本科生、 120 人,

                             2002 级数学专业本科生、 120 人,

                             2002 级电子专业本科生、 120 人;

•  大学物理选论、教育硕士专业课程、

  2001 级物理学教育硕士、 10 人,

                             2002 级物理学教育硕士、 18 人。

 

 

 

 

 

 

 

二、主要教师情况

 

年龄

学历及学位

职称

大学教龄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王家庆

59

学士

教授

29 年

主讲及辅导

黄时中

47

博士

教授

23 年

主讲及辅导

凤尔银

41

博士

教授

14 年

主讲及辅导

张先燚

36

博士

副教授

12 年

主讲及辅导

许新胜

31

博士

讲师

6 年

主讲及辅导

黄武英

33

学士、在读博士

讲师

8 年

主讲及辅导

姚 关心

31

硕士

讲师

6 年

主讲及辅导

王大理

28

硕士

讲师

5 年

主讲及辅导

宫明艳

27

学士、在读硕士

讲师

5 年

主讲及辅导

刘广菊

25

学士、在读硕士

助教

3 年

主讲及辅导

李宽国

25

学士、在读硕士

讲师

3 年

主讲及辅导

•  课程描述

现状(含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

大学物理 ( 或称公共物理 ) 课是理工类专业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量子物理等 , 所需基础知识为中学物理及高等数学。本课程也是我院传统课程之一,目前它已覆盖了 全校除 物理专业之外的几乎所有理工类专业,并可能延伸到文科专业,成为文科选修课程。

目前我院经常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有十一人,已经成为一支年龄跨度大,多层次,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总体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多年来他们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本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采用的教材是程守 诛 主编的《普通物理学》,这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普遍采用的一种教材。

本课程的实验由 物电学院普物 教研室专业教师承担,实验条件良好。   本课程已制作部分课件,且已局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目前总体

上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本课程经多年积累,教学管理渐趋规范,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进度安排、课堂教学、作业、考试等环节 均运作 有序,教学效果较好,基本上能够满足本校有关专业对本课程的教学需求。

四.课程总体建设目标、步骤及主要措施

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本课程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锐意改革,优化教学资源,精化教学条件,努力在教学中吸取新颖科技信息与人文素材,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使本课程在建设期内全面达到学校精品课程验收指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改形势,满足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

建设步骤: 本课程的建设步骤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成立以公共物理教研室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小组,广泛吸收有 关 老师参     与本课程建设,将工作项目归类分工,落实到人。

2 .对现有大纲、教材、管理模式等重新审视评价,做出必要调整。

3 .加强教学诸环节的管理检查,使之更规范完善。

4 .建立、充实教学资料库,特别是课件的制备、收集、整理。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价值最大化。

5 .建立大学物理学试题库,规范本课程的考试和考查工作。

6 .强化相互交流,使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7 .积极组织、鼓励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施,及时加以评价、总结、推广。

第二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主要对第一阶段的工作加强落实,检查总结。进一步深化、细化。建设成果主要在这一阶段逐步体现。

 

                                 课程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2005年10月23日 星期日 1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