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在欧洲暴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原意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实际是指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
1,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2,人文主义文学
1)关于“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它的斗争锋芒直指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思想,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对“人”的肯定可以说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所在。
人文主义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1)提倡人性,反对神权
(2)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总之,人文主义对于打破封建束缚和宗教枷锁具有强大的冲击作用,虽然就其本质而言,它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文主义无疑起到了解放思想、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
2)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1)强烈的人本意识
(2)鲜明的反封建、反宗教色彩
(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体裁的创新
(5)民族文学的诞生
二、意大利文学
1,概况
1)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地,也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此,人文主义新文学也出现最早。其实,从前面一章的介绍中,我们应当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思想在但丁的作品当中就已经初露端倪,彼特拉克和卜伽丘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三人被誉为佛罗伦萨文坛上的“三杰”。
2)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著名诗人和人文主义学者,是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
(1)作为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首先提出“人学”来与“神学”相对抗,他的名言“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被法国史学家洛南称为“第一个近代人”的呼声。
与此同时,彼特拉克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比如他热烈追求自己的爱情,惊叹于自己的才能,崇尚个人荣誉,等等。
(2)彼特拉克文学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代表作《歌集》献给诗人的情人罗拉,是一部诗体日记,类似于但丁的《新生》(献给贝特丽丝)。不过,彼特拉克对罗拉的爱情并没有像但丁的诗作那样给人以神秘、圣洁之感,而是一种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的对美的追求,既与基督教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格格不入,也不同于古希腊的肉欲享乐,是一种灵与肉相统一的爱。
彼特拉克的抒情诗开启了欧洲近代抒情诗的先河,确立了十四行诗在欧洲诗坛的地位。
2,卜伽丘
1)生平与创作简介
(1313—1375)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杰出的小说家。他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支持城市共和制,曾经担任共和政府的外交官。卜伽丘和彼特拉克是好朋友,这两位卓越的人文主义者长期保持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
卜伽丘是一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其创作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
2)《十日谈》
写于1348—1353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对黑暗的中世纪的挑战和呐喊, 以完全崭新的面貌屹立于近代欧洲文坛的前沿。意大利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桑克提斯曾经把《十日谈》同《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如果但丁写的是一部神圣的喜剧,那么卜伽丘写的就是一部人间的喜剧。”)。此外,桑克提斯还把卜伽丘称为“十四世纪的伏尔泰”,因为卜伽丘同伏尔泰一样,对教会所庇护的封建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1)情节梗概
(2)批判性与战斗性
第一,抨击天主教会,挑战宗教神权
A、批判蒙昧主义
B、批判禁欲主义
C、反对思想专制,思想自由
第二,提倡人性,尊重妇女
第三,赞扬聪明机智和冒险进取精神
称颂积极进取精神,发挥聪明才智,相信人生的幸福是可以凭个人的努力争取来的,这同样《十日谈》中的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主题。为此,其中的不少故事都围绕“巧智”而展开,比如第三天故事的总题便是:“凭着个人的机智,终于如愿以偿或者是物归原主。”
最后,还想补充说明的是,作为一部诞生于文艺复兴运动初期斗争前沿的作品,《十日谈》中也难免夹杂着一些消极的成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3)艺术特色
A、写实手法的巧妙运用
B、严整的框形结构
C、高超的讽刺艺术
3,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曾经一度繁荣,但总体上看,成就不如早期。其中的重要作家有阿里奥斯托和塔索,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长篇叙事诗《疯狂的罗兰》和《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三、法国文学
1,概况
1)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在16世纪获得蓬勃发展。因为16世纪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崛起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央王权也得以巩固,两者相互支持、利用,共同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2)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的两种倾向:
(1)贵族倾向:
以“七星诗社”为代表。主要作家有龙沙、杜·贝雷等。
这些作家迎合贵族趣味,提出从古典作品寻找词汇来充实法国语言,排斥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建立上。
(2)平民倾向:
以拉伯雷为代表(下面我们将对拉伯雷作重点介绍)。他们大量运用民间语言和民间传说、故事,为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对封建势力和教会的批判更加尖锐、有力。
3)法国人文主义后期的代表作家是蒙田,他的《随笔集》奠定了欧洲近代散文的基础。
2,拉伯雷
(1494?—155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重要的作家。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外(——小说《巨人传》),拉伯雷还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人文主义学者,通晓医学、天文、地理、哲学、音乐、法律等多种知识,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希伯莱语等多种语言,被恩格斯誉为“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时代的巨人”。
《巨人传》
1)情节结构
2)思想意义
整部作品看似荒诞不经,其实蕴含着作者拉伯雷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他在小说当中以老大不敬的态度几乎“亵渎”了社会上一切似乎威严神圣的东西,上至教皇、君主,下至教士、法官,一个一个丑态毕露,其思想之解放,揭露之大胆,挖苦之深刻,可谓前所未有。正因为此,小说一出版被宣布为禁书,拉伯雷本人也屡遭迫害,但他从未屈服,而是坚持抗争,至死不渝。
具体分析如下:
(1)批判宗教神权
(2)揭露黑暗现实
(3)渴求文化科学知识
(4)歌颂人文主义理想
3)艺术特点
(1)夸张奇特,讽刺辛辣
(2)语言通俗易懂,富于民间特色
(3)寓崇高于粗鄙的艺术风格
总之,《巨人传》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尽管在结构上显得比较松散,但总体而言可谓瑕不掩瑜,备受世人尊崇。
第二节? 塞万提斯
一、西班牙文学概况:
1,历史背景
1)西班牙从15世纪末走向统一,以后依靠殖民掠夺,逐渐成为称霸于欧美的强大王国。
2)西班牙的强盛时期极为短暂,从16世纪中叶以后就走上衰落的道路。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反之,专制王权与教会相勾结,镇压进步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文艺复兴运动发展迟缓,人文主义文学也相对落后。直到16、17世纪之间,西班牙文学才进入“黄金时代”,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2,文学概况
1)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济开始衰落,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无业游民,流浪汉小说即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兴起。这类小说大多描写城市下层平民(即无业游民或者说流浪汉)的生活,既表现了他们的贫困状况,也反映了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以及种种恶作剧。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按照主人公活动的足迹及其视角来布局谋篇,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1553?),作者不详。小说由主公拉撒路(绰号“小癞子”)自述他一生的经历所组成。
2)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戏剧相当繁荣,涌现出大量的戏剧佳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洛卜·德·维加(1562—1635),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羊泉村》是维加的代表作。
维加的戏剧奠定了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基础,对17、18世纪的欧洲戏剧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发展的顶峰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二、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一生历尽坎坷,从小便跟随行医的父亲四处漂泊,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
在塞万提斯五十多岁的时候(1605年),他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发表,从此一举成名,一年之内连续七次再版。后来,有人冒名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歪曲主人公形象,并对作者塞万提斯进行恶毒的攻击。塞万提斯愤慨之余,带病赶写《堂吉诃德》的第二部,并终于在他去世前一年(1615年)出版。
除了《堂吉诃德》处,塞万提斯的主要作品还包括剧本《努曼西亚》、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又名《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巴尔纳斯游记》等,当然,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下面,我们就将重点介绍《堂吉诃德》这部作品。
《堂吉诃德》
1,情节梗概
2,形象分析
1)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典型形象之一,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在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既是个疯子,又是个理想主义者。
(1)脱离实际,耽于幻想
(2)怀有伸张正义、济世救人的善良愿望
(3)具有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献身精神
(4)寄托着人文主义理想
总之,堂吉诃德既可笑可怜,又可爱可敬,他穿的是古代骑士的甲胄,要恢复的是中世纪的骑士制度,头脑里却不时闪现着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悲喜交融的矛盾复合体。
2)桑丘·潘萨
作为堂吉诃德形象的对照,桑丘·潘萨也是小说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形象。他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同时也是矛盾、复杂的。
(1)狭隘自私,胆小贪财
(2)注重实际,聪明机智
(3)积极乐观,正直善良
总之,随着情节的发展,桑丘·潘萨性格中的正直、智慧、善良等方面特征逐渐展露出来,他也由此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敬。这一形象有血有肉,鲜明饱满,和堂吉诃德形象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此,海涅曾经指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3,艺术特色
1)以“戏拟”的手法进行嘲讽
2)以“游历”的形式反映现实
3)以“对比”的方式塑造形象
几百年来,各国评论家从各自的立场观点、时代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文学风尚和美学标准等等出发,对小说《堂吉诃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至今天,人们对《堂吉诃德》仍然兴趣不减,积极对之进行研究和评论。那么,其深远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呢?也许别林斯基的一番话能够给我们以一定的启迪:“在一切著名的欧洲文学作品中,像这样把严肃与滑稽、悲剧与喜剧、生活中的庸俗糟粕与伟大美丽的东西交融在一起的例子,甚至还是不完善的例子,只能在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里找到。”
第三节? 莎士比亚
一、英国文学概况
1,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兴起于14世纪,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发展至繁荣时期。
2,杰弗利·乔叟(1340?—1400):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
乔叟的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3,托马斯·莫尔(1478—1435)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乌托邦》。
4,斯宾塞(1552—1599):
伊丽莎白时代的重要诗人,代表作是长诗《仙后》。
5,“大学才子派”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成就是人文主义戏剧,在莎士比亚之前的主要剧作家便是“大学才子派”。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莎士比亚正是在他们成就的基础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推向了高峰。
大学才子派中最为著名的作家是马洛(1564—1593),他的代表作品有《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
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便是莎士比亚。
二、莎士比亚(1564—1616)
1,生平与创作
1)生平简介
2)创作分期
莎士比亚一生大约创作了37部剧本、两部长诗和150多首十四行诗,按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创作时期。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期,专制王朝与资产阶级、亲贵族之间结成联盟,国内政局稳定,工商业迅速发展。对外,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民族自信心高涨,加上对殖民地的掠夺,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当时的英国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青年莎士比亚被这种繁荣的景象所鼓舞,对社会、人生以及人类的前景充满乐观,相信社会矛盾能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得到解决,人文主义的理想能够在现实中获得实现。因此,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
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悲喜剧创作时期,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高峰时期。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进入晚期,英国社会由繁荣转入动乱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盟开始破裂。伊丽莎白女王去世以后,詹姆斯一世继位,王权的政策更加保守、落后、不得人心。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贪官污吏横行,利己主义泛滥,各种社会罪恶应运而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莎士比亚对现实悲观失望,也使他认识到现实矛盾的深刻性。这种思想上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他的戏剧创作,他从大量写历史剧、喜剧,转为主要写悲剧,从歌颂人文主义的理想,转为对现实进行严峻的批判。悲剧的主要内容是写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写理想的幻灭。作品的揭露性、批判性大大增强,创作基调是悲愤、沉郁。
这一时期的创作无论是思想的深刻性还是艺术的完美性,都达到了莎士比亚创作的最辉煌时期,代表作品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创作时期。
这一时期,詹姆斯一世的统治更趋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文坛上颓废之风盛行。此时的莎士比亚退居于故乡的田园,从事传奇剧的创作,他从现实世界转向幻想世界,把人文主义的理想寄托于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创作基调是虚无、悠远。
这期间莎士比亚创作了四部传奇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带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悲剧情节在其发展过程中突然转向喜剧的结局,带有空想性质的乐观精神和积极信念,宽恕与和解的和题表达等。其中尤以《暴风雨》最为著名,被称为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
2,作品选讲:
《威尼斯商人》
1)情节简介
2)对比艺术
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作者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性格,同时有效渲染了一定的环境氛围,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具体分析如下:
(1)人物形象的对比
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代表正义、仁慈、慷慨、无私的社会进步因素;一类是代表邪恶、残暴、贪婪、自私的社会罪恶因素。前者以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为代表,是作品所肯定、赞美的对象;后者以夏洛克为代表,是作品所否定、批判的对象。
总之,通过上述两类人物的对比,作者宣扬了待人以诚、与人为善的人生理想,对贪婪、自私的卑劣小人,则给予无情的嘲弄和批判。
(2)环境的对比
《威尼期商人》一剧中主要安排了两处环境——威尼斯和贝尔蒙特。在前者那里,人与人之间剑拔弩张,充满了欺诈与冷酷;在后者那里,则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洋溢着真诚与温馨。
全剧通过两处环境的交错登场,揭露了金钱至上所带给人的冷酷与伤害,相反,人们只有本着和善、宽容之心,才能彼此相融,共同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
(3)风格的对比
作为一部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虽然保留了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特征,比如歌颂爱情与友谊,结局完满,女性形象(鲍西娅)光彩照人等等。但与此同时,该剧在喜剧性情节当中又贯穿着相当程度的悲剧性因素,表现为民族歧视、欺诈、报复等反映社会以及人性当中阴暗面的东西,由引形成较为明显的悲喜交融的艺术风格。
总之,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几条情节线索相互牵连,致使全剧艺术风格亦喜亦悲,悲喜交融,张驰有致,作品主题由此得以丰富、深化。
3)夏洛克形象分析
夏洛克同福斯塔夫、哈姆莱特等都被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复杂的典型形象。其形象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嗜财如命、狠毒狡猾的高利贷者(主导方面)
(2)勇于反抗的民族复仇者(次要方面)
《哈姆莱特》
1)情节简介
2)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1)性格的变化、发展:积极乐观—→忧郁犹豫—→勇敢果断
(2)形象的典型意义
A、时代的悲剧
B、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C、人性的悲剧
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正因为其悲剧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才产生了永恒的魅力(别林斯基称《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王冠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颗宝石)。
3)语言特色
(1)个性化
《哈姆莱特》人物众多(光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17个),这些人物无论主角抑或配角,往往了了数语,便活化出其性格特征,可谓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艺术效果,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其语言的个性化色彩。
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常常采用独白的方式,让人物直抒胸臆,其内心的所思所感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或热烈或深沉,由此产生直击心灵的力量。
总之,语言的个性化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且使作品主题得以丰富、深化。
(2)哲理化
哲理化的语言既符合哈姆莱特勤学敏思的王子的身份,也使得整部作品思想深邃,意味深远,发人深思。
(3)诗化
莎士比亚的戏剧主要是用无韵诗体写成(诗剧),富于音韵节奏之美,再加上生动的形象和浓郁的感情,给人以诗的熏陶和享受。
由此可见,莎士比亚不愧为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表现在《哈姆莱特》这部作品当中,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再融之以浓厚的哲理与诗情,大大加强了悲剧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