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
1,历史背景
总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2,关于“启蒙运动”
1)实质
启蒙运动的实质,简而言之,即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
2)主张
(1)反封建
(2)反教会
(3)理性至上
3,启蒙文学的特征
1)政论性和哲理性
2)平民性(民主性)
3)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方法
4)文学形式的创新
二、英国文学
1,概况
英国早在17世纪(1648年)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革命并不彻底,建立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相妥协的君主立宪政体。面对这一社会状况,有的启蒙者表现出温和的倾向,认为既然已经进行过革命,只要采取某些局部的改革就够了;有的启蒙者则表现得较为激进,主张彻底进行资产阶级民主化革命;还有的则感伤于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存制度,转而去追求虚幻的理想。
与此相应,英国启蒙文学分为三派:温和派、激进派和感伤派。
-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出身于清教徒家庭,一生主要从事商业活动,此外也曾经有过短期的从政经历,写过不少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小册子,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歧视,并为此而多次被捕入狱。五十九岁时(1719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读者欢迎,从此一举成名。除此之外,笛福的主要作品还包括长篇小说《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花德斯》等。
《鲁滨逊漂流记》:
- 内容简介:
2)鲁滨逊形象分析
一个新兴资产者形象。
(1)冒险进取,不屈不挠
(2)热爱劳动,坚韧顽强
(3)富于殖民精神
3)关于“自然人”
无论在行为、举止方面,还是在思想、精神方面,鲁滨逊都绝非一个真正与世隔绝的“孤家寡人”,而与整个社会有着不能割舍的联系,并且,在不懈的努力下,他最终得以离开孤岛,回到故乡,还把那个原本荒无人烟的海岛改造成了一个人气日渐旺盛的领地。
3,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享利·菲尔丁(1707—1754)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早年从事戏剧创作,尤其致力于喜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希望像以往的喜剧大师那样,以喜剧的形式达到讽刺现实、针砭时弊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他的剧作虽然广受好评,却由于抨击朝政而被禁止上演,菲尔丁本人也由此遭受迫害,结束了他的戏剧生涯,生活陷于困顿之中。为了养家糊口,菲尔丁曾经从事律师、编辑等职业,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小说创作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
菲尔丁一生共创作了四部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约瑟夫·安德鲁斯》、《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阿米莉亚》),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这样评价菲尔丁:“菲尔丁被挤出莫里哀和阿里斯托芬一行之后,就转向塞万提斯一行;从此英国小说成为文学的光荣,而英国戏剧则成为文学的耻辱。”诚如萧伯纳所言,菲尔丁的小说创作对英国18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他集讽刺小说、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感伤小说等之大成,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反映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整体风貌,被称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此外,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菲尔丁是一位有着鲜明的创作自觉意识的作家,对此,我们可以从散见于他的小说序言或卷首的理论主张中获得明确的认识,这些理论主张对此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的是菲尔丁小说最杰出的代表《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1)内容简介
2)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小说达到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峰。
3)美丑对照的人物性格
作者有意识地在美与丑的相互对照中刻画人物性格,既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又突显了人物性格。
4)独特的序章
三、法国文学
1,概况
“十八世纪是法国的世纪。”(——恩格斯)法国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
2,四大启蒙思想家
1)孟德斯鸠(1689—1755)
孟德斯鸠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制理论。
就文学而言,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
《波斯人信札》没有具体、完整的情节,只是通过波斯人的来往信件,叙述一些零星故事,谈论一些人物,借以传达作者的启蒙思想。它为18世纪哲理小说开辟了道路。
2)伏尔泰(1694—1778)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之王”、“哲学家的家长”等。不过,伏尔泰的思想相对而言比较温和、保守,比如在政治上,他主张开明君主制,在宗教上,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
伏尔泰是个多产作家,著作涉及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全集达70余卷。就文学而言,他在诗歌、戏剧、哲理小说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哲理小说,代表作品有《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等。
《老实人》
(1)内容简介
(2)思想意义
A,揭露现实罪恶,批判乐观主义哲学
B,通过“黄金国”,表达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C,宣扬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
关于小说结语(“种咱们的园地要紧。”),人们一直存有争论。
小说《老实人》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比如其语言精炼而生动,情节跌宕起伏,看似荒诞不经,却饱含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堪称哲理小说的典范之作。
3)狄德罗(1713—1784)
狄德罗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现实主义美学家和作家,“百科全书派”的创始人和中坚力量。
狄德罗的主要文学著作有戏剧《私生子》、《一家之主》,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等。
《拉摩的侄儿》
这是一部对话体小说。
主人公系畸形社会所造就的畸形形象,具有巨大的揭露性和批判性。
4)卢梭(1712—1778)
卢梭是四大启蒙思想家中最富有民主思想的一位(关于卢梭,我们将在下一节做详细介绍)。
四、德国文学
1,历史背景
2,文学发展概况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18世纪初、中期)
这一时期先以高特舍特为代表,后以莱辛为代表。
2)中期(18世纪中后期)
这一时期的德国启蒙文学在“狂飙突进”运动中得到迅猛发展。
其中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1749—1832,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关于歌德,我们将在后面做专节介绍)和席勒(1759—1805,戏剧《强盗》、《阴谋与爱情》)。
3)后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
这一时期是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德国古典文学与古典哲学、古典音乐一起,形成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德国古典文化时代。
这一时期的作家对法国大革命胜利以后的现实感到不满,认为革命的胜利并没有能够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启蒙思想家们所宣扬的“理性王国”也并没有真正到来,相反,种种社会矛盾还在不断地涌现、甚至于激化。于是,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对革命持欢欣鼓舞的态度,而是带着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理性的怀疑,转而向古典艺术中寻求出路和寄托。为此,他们崇拜古希腊艺术,宣扬人道主义,追求和谐之美。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晚年的歌德(《浮士德》)和席勒(戏剧《华伦斯坦》三部曲)等。
第二节? 卢梭
一、生平与创作
1,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民主派的代表,他既是伟大的启蒙主义作家,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2,卢梭出身贫苦,父亲是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他一生动荡漂泊,历尽磨难,曾当过学徒、店员、仆人、家庭教师等,了解、同情并且热爱下层人民,对于“只讲利害与虚荣”的上层阶级则极为鄙视、厌恶。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现实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颇为激进的启蒙思想。他不但反对封建制度,而且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的文明。(参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关于“回到自然”思想的辨析。
3,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他谴责专制暴政,提出以暴力推翻暴力的思想。但是,他虽然抨击私有制,却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只是希望制订法律限制财富的大量集中,体现出他的小资产阶级立场。(参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4,卢梭还提出用“社会契约”来解决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主张国家应以人间的社会契约为支柱,实行民主共和国形式的政权。这一国家学说对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政治发展起过巨大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雅各宾派政治纲领的基础。(参卢梭:《社会契约论》)
5,在文学方面,卢梭的代表作有:《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等。
《爱弥儿》
这是一部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
小说《爱弥儿》体现了卢梭的“自然人”理论,其中的教育思想是对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的强有力的冲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在小说当中,卢梭指出,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这在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小说《爱弥儿》也因此成为一部重要的教育学著作。而按照卢梭的教育思想所培养出来的像主人公爱弥儿这样的“新人”,对康德、歌德等著名哲人、作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不过,就当时的情况看,卢梭的教育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其实,即便就今天的情况看,我们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也有违卢梭的教育理想,换言之,卢梭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工作在很多方面仍有其借鉴意义)。并且,不容忽视的是,在妇女教育问题上,卢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在他看来,妇女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取悦于男人,要“对他们有用,使自己被男人所爱、所敬重。在男人年轻时教育他们,在他们成年后照顾他们,安慰他们,使他们的生活甜蜜、惬意”。这一将女性置于男性附庸地位的思想无疑是保守、落后的。
《忏悔录》
这是一部卢梭的自传,分为上、下两部。《爱弥儿》出版后,卢梭被封建政府和教会迫害,四处流亡,与此同时,启蒙者阵营中也出现了对他的激烈诽谤(卢梭与“百科全书”派由团结合作走向分道扬镖,进而相互攻击)。这样,卢梭腹背受敌,处境极为艰难。在流亡期间,卢梭眼看自己有被诬蔑为千古罪人的危险,于是,怀着悲愤的心情,着手写作《忏悔录》。这本书名为忏悔罪过,实为对敌人的控诉和对自我的辩护,正如他不无骄傲地宣称:“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更好!’”
尽管卢梭在《忏悔录》中主要是追叙其个人的历史,我们却得以从中广泛领略18世纪法国、乃至欧洲的多方面社会风貌。
当然,《忏悔录》感人最深、影响最大之处,还在于卢梭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在世人面前树立起了一个无比真切、又高度张扬的“自我”形象。
鉴于此,对于卢梭在《忏悔录》中所表露出来的“真”,我们不应当过分追求其中的历史“真相”,而应当理解为作者的一种真情,一种诚意。
应当承认,《忏悔录》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传记的范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二、《新爱洛伊丝》
1,内容简介
2,道德观分析
小说不仅描写了感人肺腑的爱情,而且,道德的影响、道德的力量也始终深深贯穿于其中。
1)两种道德
一种是植根于贵族偏见的世俗道德,一种是发启于人的善良、纯洁天性的自然道德。前者以朱莉的父亲德丹治南爵为代表,后者则突出体现在女主人公朱莉身上。
2)道德与爱情的关系(这里的道德指的是“自然道德”)
道德与爱情的关系是矛盾的,既有和谐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道德一方面是爱情的引导和安慰,另一方面又是爱情的约束和负累。
3)评价
A、关于“矛盾”
如上所述,小说所表现的道德与爱情的关系显然是矛盾的,但同时也是可以理解的。
B、关于“理想化”
3,小说《新爱洛伊丝》的艺术魅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它采用书信的叙述方式,将并不复杂的情节用人物发自肺腑的真情串联起来,其间更处处点缀着对自然美的发现和赞颂,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神往不已。卢梭对于情感的宣泄和对自然的赞美,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对浪漫主义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歌德
一、生平与创作
歌德(1749—1832)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拥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之一。
歌德的一生可大致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1,高贵的出身,良好的教育,不凡的政绩
2,漫长丰富的人生经历,超乎寻常的文学成就
歌德一生活了83岁,经历了两个世纪(18、19世纪)的许多重大事件,这些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生活基础。
歌德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领域,并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少年维特之烦恼》
1)内容简介
2)维特形象简析
(1)才华横溢的平民知识青年
(2)热爱自然
(3)善良而多情
(4)苦闷与绝望——“烦恼”
总之,从维特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维特的形象非常富有代表性,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痛苦与绝望,而且深刻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3,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不断探索的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天才诗人,歌德充满反叛精神,他一生不断地探索人生理想,追求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完善。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在封建政府任职,加上经常处在市民的生活圈中,歌德也难免有时流露出谨小慎微、庸俗保守的一面。(恩格斯:“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二、《浮士德》
《浮士德》的创作长达60年,贯穿于歌德的全部写作生涯,是歌德倾注比重的心血创作的一部伟大杰作,也是其一生思想发展和艺术创作的史诗般的总结,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同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戏剧同等崇高的地位。
1,情节结构
《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写成,共分两部,12000多行。第一部共25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为五幕。
在第一部的一开始,诗人写了《献诗》、《舞台序幕》、《天上序曲》。其中《献诗》是诗人追述往日、抒发感慨,《舞台序幕》阐发了作者对戏剧艺术的见解,这两部分与全诗的内容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天上序曲》是全诗真正的开端,也是全诗的总序。
浮士德的一生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全诗也相应地分为五大部分:
1)学者阶段
2)爱情阶段
3)政治阶段
4)追求古典美阶段
5)改造大自然阶段
2,思想意义
1)歌颂浮士德精神——积极进取、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
浮士德形象是18世纪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2)体现强烈的批判意识
这种批判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丑恶现实的揭露批判,如中世纪僵死的经院哲学、腐朽的封建王朝、庸俗的市民习气以及资产阶级的争钱夺利等;二是对主人公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的失误的批判。
3)贯穿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这种辩证法思想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于浮士德自身的两种矛盾倾向,他既有不断进取的一面,又有贪图安逸的一面(“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二是表现于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对比中,浮士德代表正面的、积极的、善的一面,靡非斯特代表反面的、消极的、恶的一面(“犯罪、毁灭、更简单一个‘恶’,这便是我的本质。”)。
3,艺术成就
《浮士德》不仅渗透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形象化与哲理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3)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
4)多种诗体的巧妙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