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6月,美国的伊斯曼制造出第一部手持照相机— —“柯达”照相机。“柯达”照相机体积小,便于携带,能拿在手中拍摄。曝光速度为1/25秒,固定焦距,光圈为f/9,2·5米以外的景物都能拍清晰。上好弦后,拍摄者只要取景按快门就可以了。软片胶卷是事先装在照相机里的,拍完后可将照相机送回伊斯曼公司,由伊斯曼公司来取出胶卷冲印,再给相机装上新软片。1891年,柯达公司制造出摄影者自己能装卸的胶卷。
60年代以后,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镜头有了新的发展,除标准镜头外,又研制了鱼眼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及中长焦和各种变焦镜头等组成的镜头群等。
到了70年代,自动曝光、自动调焦、自动卷片等电子功能全面进入照相领域。80年代,数码照相机问世。90年代中期,柯达公司制造出高档的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开始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深刻的影响了摄影的发展。
从50年代后期起,日本开始注重于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开发。他们在聚焦屏上装上一个五棱镜(pentaprism),使照相机可以平视取景,同时使用焦点平面快门,这样就能更换镜头。1960年,日本旭光公司在德国世界照相机博览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测光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名为“潘泰克斯”(SPPentax SP),实现了照相机电子控制与制式组合匹配的目标。
1945年,瑞典生产了一种高档的120胶卷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名为“哈色布拉德”。1949年,德国的蔡司·伊康公司生产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泰克斯”(Contax),开创了现代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新模式。1949年,美国发明了变焦距镜头。
1928年,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生产了一种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罗莱反光照相机(twinlens reflex camera)。它能拍摄6厘米×6厘米的方形底片,并能在拍摄机顶部的磨砂玻璃上进行取景和聚焦。1932年生产的“标准型罗莱反光照相机”使用更为流行的120胶卷,并用摇柄代替了原来的输片纽,这个特点后来成为差不多每个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标准装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几年,摄影家们使用的基本上是莱卡或罗莱这两类的照相机。
1914年,在德国“莱兹”(Leitz)显微镜制造厂的一位设计师巴那克(Oscar Barnack),他为自己制造了一台用35毫米宽的电影胶片拍摄24毫米×36毫米的照片小型的照相机。10年后,“莱兹”厂将这经不断改进的照相机在市场上出售,命名为“莱卡”照相机(Leica cam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