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艺术摄影派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其奠基者是亚当森和希尔,代表人物是雷兰德和鲁滨逊。他们模仿流行的“拉菲尔前派”绘画风格,运用导演摆布、剪辑、拼贴、叠印的手法表现宗教、文学故事题材,画面精心设计,构图严谨,具有绘画效果。
第一章 摄影发展简史 |
自然主义摄影是摄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艺术流派,它针对十九世纪末摄影界虚假、矫饰的守旧状况,强调主题的真实性,主张重视现实,回归自然,表现摄影主体意识。
其代表人物为英国摄影家爱默生(Peter Henry Emerson,1856—1936)。 印象主义摄影受西方印象派绘画影响较大,“印象派”这个名称是因美术批评家们对画家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的讥讽而得名,印象派重视印象,重视感觉。印象主义摄影产生的内因是卡梅伦的柔焦软调,强调瞬间印象,同时受到爱默生的视觉有限清晰论的影响。代表人物是戴维森和卡梅伦。 摄影决裂主义是1902年由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格利兹在全美艺术俱乐部举行自己和一批青年摄影家的摄影作品展——“摄影决裂主义者作品展”而正式掀开序幕的,其目的“是将那些献身于画意摄影的美国人松散的组织起来,通过努力使人们认识到画意摄影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表达个人的一种独特的手段”。摄影决裂主义明确树立了摄影的本体主义。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史太肯。 纯粹主义摄影派是世界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主张摄影应该纯纯粹粹的发挥自己的本质和特点,认为只有通过纯粹的真,才能得到最完善的美。摄影家往往采用大相机、大底片,用极小的光圈拍摄景深极大、影纹极清晰、层次丰富的作品。代表人物是斯特兰德和亚当斯。 象征主义摄影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摄影家运用暗示、含蓄、烘托、联想的表现手法,借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一种概括的思想情感、意境或抽象的概念、哲理。象征主义摄影强调形象的多义性与象征性,以此强化形象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读者积极参与想象,从而获得美感享受。
自1839年达盖尔的银板术诞生以来,相机已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图片在传媒中的作用比文字来的更快捷、简便与深刻,所以有人把现在称为“读图时代”。 摄影是英文PHOTOGRAPH的中文翻译,意思是用光线来绘画,故达盖尔在申请书中写道:“我已抓住了阳光来帮我作画”,其本义是客观地记录被摄体的过程。实质上的摄影并不是简单地按下快门,胶卷曝光,而是记录人的大脑意识的过程――即摄影者利用自己眼睛的视觉功能,利用客观工具相机来记录人的思维意识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