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⑵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
⑶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⑷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
⑸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①《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研究生课程班、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课程,周学时分别为4节和3节,2届共100余人;②《经济学概论》:校内科类基础课,周学时2节,3届1000余人;③《人力资源管理》:北校区系列讲座,大约300余人;④《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周学时2节,2届300余人;⑤《发展经济学》:经济学专业,1届122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习20余人,毕业论文15篇,为一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50余人,研究生论文2篇。
(3)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目前只是参与了一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4年获得教务处教学建设基金一项,并于2004年12月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另外主编《经济学概论》教材一部,参与《公共管理概论》教材的编写工作。
(4)以第一署名人发表教学相关论文:《第七届全国经济学管理学大会综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以第二作者发表《从委托-代理理论看权力监督的理论依据与体系建构》,《求实》,2004年第9期;另外,还写了一篇关于“双轨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改革的教学研究论文。
(5)获得的教学表彰或奖励:2006年获得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奖,2005年获得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获得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