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实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地图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以提高学生的地图学素养。本课程实验任务有:1)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辨识。2)地图概括--用等比数列法进行河流的选取。3)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制图。4)地形图的阅读与量算。5)计算机辅助专题地图制图。
二、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地图实践能力。
1、地图投影的判别。理解并掌握地图投影选择的原则、方法,并对相关地图的投影进行辨识。要求完成实验过程并写出实验报告。
2、地图概括--用等比数列法进行河流的选取。掌握水系概括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图概括理论的消化和理解。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3、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制图。理解并能区分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差异,并能基于统计数据特征选择正确的方法制图。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4、地形图的阅读与量算。理解并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阅读和量算的方法、步骤。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5、计算机辅助专题地图制图。1)学习制图软件的操作方法。2)初步掌握专题地图编制及设计过程。3)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序
号 |
实 验 名 称 |
学
时 |
必
开 |
选
开 |
实验类型 |
内 容 提 要 |
验
证 |
基本操作 |
综合 |
设计 |
1 |
地图投影的判别 |
2 |
√ |
|
√ |
|
|
|
理解并掌握地图投影选择的原则、方法,并对相关地图的投影进行辨识。 |
2 |
地图概括--用等比数列法进行河流的选取 |
3 |
|
√ |
√ |
|
|
|
掌握水系概括的方法、步骤。 |
3 |
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制图 |
3 |
|
√ |
√ |
|
|
|
理解并能区分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差异,并能基于统计数据特征选择正确的方法制图。 |
4 |
地形图的阅读与量算 |
2 |
√ |
|
√ |
|
|
|
理解并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阅读和量算的方法、步骤。 |
5 |
计算机辅助专题地图制图 |
4 |
√ |
|
|
|
√ |
|
学习制图软件的操作方法。初步掌握专题地图编制及设计过程。 |
四、实验报告的形式
实验报告的形式:文本,主要内容包括:实验课程、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结论。
五、本课程实验考核方式、方法以及成绩评定方法
1.实验操作:60%,2.实验报告:40%
六、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台(套)数
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
80台,ARCGIS等软件,地形图等。
七、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教学参考书目】
[1]AH罗宾逊等.地图学原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2]JS基茨.地图设计与生产.北京:测绘出版社,1983年.
[3]金瑾乐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K·A·萨里谢夫.地图制图学概论.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
[5]张力果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6]吴忠信.地图投影.北京:测绘出版社,1980.
[7]陆漱芬等.地图学基础.北京:测绘出版社,1980.
[8]马永立.地图学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张克权等.专题地图编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10]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黄杏元等.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2]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