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化学
首页课程介绍申报表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试卷师资队伍参考文献教学录像教学课件课程评价

3-1
人员
构成
(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倪永红

1969.11

教授

无机化学

主讲无机合成化学

商永嘉

1970.9

教授

有机化学

主讲有机合成化学

魏先文

1964.8

教授

无机化学

主讲无机合成化学

杨高升

1965.2

教授

有机化学

主讲有机合成化学

王正华

1974.8

副教授

无机化学

辅导

程林

1974.10

副教授

有机化学

辅导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合成化学是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基础课,共有主讲教师4人,辅导教师2人,全部是博士,其中4人为教授,2人为副教授。学缘结构也十分合理,6人中毕业于南京大学两人、中国科技大学两人、浙江大学一人、复旦大学一人,4人有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经历。在岗教师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0岁,年富力强,朝气蓬勃。许多教师不仅从事合成化学的教学,还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纳米材料学、结晶化学、配位化学等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自2004年开课以来,平均每届招收学生70人,生师比约为12:1。

3-3
教学改
革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自2004年首次将合成化学作为全体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
1.在原来无机合成化学与有机合成化学的基础上,调整了课程的内容体系,更新了教学内容,加强了与无机、有机、材料等专业课程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等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新的知识体系与本科所学有联系、有提高。
2.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探讨了无机合成、有机合成在新材料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兴趣的培养,并逐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3.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摒弃“满堂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主要教他们进行科学思维的方法。对重点、难点的内容,采用精讲,以突出背景、主线、转折与发散,难点要剖析到位。而涉及的理论、原理,一般采用讨论,教师先理思考题让学生查阅文献准备,讨论课采用主题发言和自由发言,并由教师总结,以积极发挥研究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
4.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逐步完善了多媒体教学。由于研究生具有高于本科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他们希望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不仅容纳了更多的信息量,而且多姿多彩,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5. 注重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能力的培养。培养研究生主要是对其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从文献中获取思想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有意识地讲解最新的文献资料,布置阅读文献和撰写心得体会及课程论文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文献,成功地解决了学生见英文文献头皮发麻的现象。
通过上述一些改革措施,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通俗性,同时也紧密结合了本世纪科学前沿的发展。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 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学术水平。
2. 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这种教学一线培养措施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
3. 鼓励青年教师进课题组开展科研,并把科研成果用于教学。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电话:0553-3869303 邮编:241000 电子邮箱:niyh@mail.ahnu.edu.cn

网页设计:倪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