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Web Site   

体育统计学

 tiyutongjixue

 您的位置首页精品课程体育统计学-申请表  

 

编号

          

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推荐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

所属院系

体育学院

课程名称

体育统计学

课程层次(/)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体育学(所有二级学科)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200578

 

安徽省教育厅

二ΟΟ五年七月

 

    

 

一、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

基本

信息

魏登云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教授

13965190751

硕士

副院长

0553-3869346

所在院系

体育学院

E-mail

Dywei191@vip.sina.com.cn

通信地址(邮编)

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体育统计学:本科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1998级、1999级、2000级、2001级、2002级、2003级,学生总人数880人。硕士生基础课,周4学时,2001级、2002级、2003级、2004级,学生总人数85人。

2、实用多元统计分析:硕士生专业课;周4学时;2000级、2001级,2002级、2003级、2004级学生总人数15人。

3、体育计量学基础:硕士生专业课;周4学时;2000级、2001级,2002级、2003级、2004级学生总人数15人。

4、体育测量与评价:本科生专业课;周4学时; 1998级、1999级、2000级;学生总人数360人。研究生选修课;周2学时; 2001级、2002级、2003级;学生总人数50人。

5社会统计方法: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周3学时;2004级;学生总人数7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全日制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本科毕业论文:共26篇。

2、指导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共6篇,均获优等。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

1、素质教育观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01142),主持人

2、统计方法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优化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0ZX17),主持人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1-2

教学

情况

 

3、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建设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2001JW118) ,主持人

4、体育科研中统计方法应用的规范化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3jw049),第一完成人

5、学分制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JJY200506),第一完成人

四、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1、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体育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检测. 体育科学, 国家重点,2003.4

2、体育测量可靠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体育科学, 国家重点,2001.3

3、主观评分误差的非参数处理方法. 中国体育科技,国家重点,2001.3

4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 中国体育科技, 国家重点,2000.7

5、体育测量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对比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国家重点,2002.4

6、从体育科研的角度探讨方差分析的思想及应用. 四川体育科学, 国家级,2000.2

7、体育统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统计思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0.4

8、体育科学研究中数据变异的分类及处理. 四川体育科学, 国家级,2001.1

9、体育统计教材如何面向体育科研. 安徽体育科技,省级,2001. 1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改革研究. 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1

2、定量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安徽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

3、安徽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05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素质教育观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1142),主持人

2.    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建设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2001JW118) ,主持人

3.    统计方法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优化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0ZX17),主持人

4.    体育科研中统计方法应用的规范化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3jw049),第一完成人

5.    安徽省体育用品消费行为的城乡差异与营销策略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4sk040),第一完成人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

1.  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体育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检测[J]. 体育科学, 国家重点,2003.4, 第一作者

2.  体育测量可靠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 体育科学, 国家重点,2001.3第一作者

3.  主观评分误差的非参数处理方法[J]. 中国体育科技,国家重点,2001.3第一作者

4.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 国家重点,2000.7,第一作者

5.  体育测量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对比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国家重点,2002.4,第一作者

6.  从体育科研的角度探讨方差分析的思想及应用[J]. 四川体育科学, 国家级,2000.2, 第一作者

7.   体育统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统计思想[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0.4, 第一作者

8.   体育科学研究中数据变异的分类及处理[J]. 四川体育科学, 国家级,2001.1, 第一作者

9.  体育教学评价中指标误差的统计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5.6,第二作者

10. 马尔可夫(Markov)链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改进[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5.2,第三作者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体育测量可靠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2003,第一完成人

2.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改革研究. 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

3. 定量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安徽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第一完成人

4.重新认识体育测量的客观性.安徽省第三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

5.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体育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检测. 13届全国体育统计论文报告会一等奖,2002年,第一完成人

 

         2. 教学队伍情况

2-1

构成(含外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魏登云

1963.10

教授

体育统计学

主讲、教研

郭大伟

1946.11

教授

数理统计

教研

方  斌

1967.12

副教授

田  径

实践教学

刘钦龙

1973.11

副教授

体育计量学

主讲、教研

黄宝宏

1974.12

讲师

体育计量学

主讲、教研

王运良

1975.11

讲师

运动人体

教研、辅导

黄德春

1975.2

讲师

体育计量学

辅导

 

1980.1

助教

体育计量学

辅导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一、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

知识结构:本课程负责人魏登云教授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为数学教育,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为统计学,其他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本科专业有体育学(体育理论)、体育学(武术)、体育学(田径)、教育学、医学等。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方向均为体育计量学,多学科融合,知识面宽,对本课程的教学非常有利。

年龄结构:教师队伍中,年龄在45岁以上1人,3545岁之间2人, 3035岁之间4人,30岁以下1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目前本科生一届近300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约125

二、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及中青年教师培养

1、本课程教学主要成员均具有硕士学位(体育计量学研究方向),受到过高层次严格的学术和教学训练,学术视野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强。每人均主讲1~2门基础课和1~2门选修课。整体教学效果突出,受到历年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年终教学考核成绩平均92分,最高95分。其中魏登云教授有18年教龄,主讲5门课程,2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次校级教学优秀奖;刘钦龙副教授有10年教龄,主讲3门课程,2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奖。

2、本课程青年教师均为体育计量学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就跟随导师随堂听课,承担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并参与部分内容的主讲工作,同时每学期以书面形式作一次学习总结;科研方面,由导师和学术造诣深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科研从确立方向、学术选题到科研立项及研究过程予以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教师参加立项课题的研究。这种双重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在教学上能在高起点上进入角色,青年教师的教学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在科研上同样也在高起点上进入角色,本课程主讲教师均获一项以上省教育厅立项资助的科研项目。

3本课程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两位为在读博士生,其他的具备硕士学历的教师也将继续深造,预计5年之内青年教师将全部“博士化”。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一、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情况

教师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主要是体育计量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包括体育统计学的学科定位、体育统计学教材建设、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体育统计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统计方法的应用优化研究等。   提出的教改项目有:体育统计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体育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统计方法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优化研究,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建设研究。教改成果:完成了体育统计学科的定位,提出体育统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是统计思想,指出体育统计教材如何面向体育科研,强调统计总体在教学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了体育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提出体育统计教学以统计思想为平台,注重统计思维过程,既不忽视统计思想原理,又不拘泥于教学。  这些成果均已应用于本课程的教学。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1、 刘钦龙. 统计推断与辩证思维.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3.3

2、 刘钦龙. 体育科研中多元统计总体均值的推断分析. 四川体育科学,国家级,2004.4

3、 刘钦龙. 从体育统计处理系统的角度重新认识统计总体. 国家级,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 刘钦龙. 关于体育科研中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思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国家重点, 2003.5

5、 刘钦龙. 普通高校太极拳的优化教学研究. 四川体育科学,国家级,2002.4

6、 刘钦龙.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修教学优化的实验研究. 四川体育科学,国家级,2004.10

7、 黄宝宏. 马尔可夫(Markov)链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改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5.2

8、 黄宝宏. 体育教学评价中指标误差的统计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国家级,2005.6

三、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

1、魏登云. 体育测量学基本理论体系改革研究.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

2、魏登云. 定量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校级一等奖,2005年,第一完成人,。

3、刘钦龙. 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2001

4、刘钦龙. 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2004

 

            3.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一、统计方法时代(20世纪80年代)

体育统计学在其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引入、推广和广泛应用几个时期,最初是为了解决一些体育实际问题而引入数理统计的方法,到了19846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我国体育统计学科才真正兴起,举办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和学习班,各种体育统计教材公开出版发行,体育统计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体育科研。然而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体育统计学都是以移植数理统计学的方法为主要内容,课程的理论体系很不完善,有关学科的定义、性质和任务等尚未定论,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表现在:应用程序不规范,统计方法经常被孤立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与实际缺乏联系,前提条件和结果分析等重要环节经常被忽视;应用效果不理想,很多方法的应用过于肤浅,甚至牵强,不具有针对性,处理结果的有效程度低,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等等。因此,体育统计学科面临着加快自身建设以及如何使统计方法的应用规范化等问题。

二、统计思想时代(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和难度的加大,仅仅介绍统计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因为很多体育实际工作者并不具备所需的数学基础,应用的质量也无法保证,从而统计思想的介绍成了主流,这便是统计思想时代。到了90年代后期,就体育统计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已达成共识,关于课程的性质、任务以及发展的立足点等得到了明确,认为体育统计是研究体育领域内随机现象内在规律的基础应用学科,学科的根本任务是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具备越来越高的统计素质,从而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体育统计是体育学与数理统计学的有机结合体,学科的发展要从体育实际出发,强化统计思想,注重实际应用,以统计思想指导应用,通过广泛运用来丰富和发展体育统计学的内容。在体育统计教材和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统计方法的思想性和一般性,在保证统计原理的科学性前提下,突出实际运用的前提条件和结果分析,强调在体育科研中运用统计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新的体育统计教材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

三、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21世纪初)

由于体育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介绍现成的统计思想还是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首先,统计思想与实际问题毕竟有一段距离,如何将统计的思想运用到实际中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任何一种统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统计处理结果应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其中就包括对统计方法本身的深刻认识,不仅仅是该方法的思想;再次,随着体育科学的快速发展,新问题不断出现,现成的统计方法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从体育科学的长远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局来看,提高定量思维能力是体育统计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体育统计教学的根本宗旨。

体育统计课程教学,以统计方法为载体,从应用的角度揭示统计学的思维方法,不回避数学的思想,但不拘泥于数学的形式,使学生掌握统计学思考问题的具体过程,将其思维方法融入到具体问题中去,在应用中培养和提高统计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体育统计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现有的教科书已不再适应实际需要,而且各地所用教材很不统一。参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本门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和现有的部分教材,结合本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组的教学体会,选择如下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体育统计的学科性质及其特点

第二节 学习体育统计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要求和方法

第二章:体育统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总体与样本

第二节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第三节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第四节 正态分布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四章:常用统计量及其应用

第一节 平均数与标准差的概念

第二节 平均数与标准差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三节 百分位数及其应用

第五章:随机样本与抽样分布

第一节 随机样本

第二节 常见的几种分布

第六章:参数估计

第一节 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第二节 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第三节 均数的区间估计

第七章: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第四节 标准差的假设检验

第五节 率的假设检验

 

第八章: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四节 多重比较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第一节 相关与回归的概念

第二节 相关分析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第四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章:实验设计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中样本含量的估计

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本课程内容是依据统计内容的内在体系和应用学科的性质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而组织的。宏观上看,有4部分内容:基础知识、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实验设计。微观角度看,“体育统计基本知识”是本课程的基础,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后面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总体与样本、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小概率原则和正态分布。“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方法似乎简单,但科学性很强;“常用统计量”既是描述统计的指标,又是统计推断的工具,在体育科研中有很多直接应用;“随机样本与抽样分布”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对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决定了统计推断的学习效果;“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相关与回归”以介绍简单相关和一元回归为主,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应用中一般都是多元回归,而多元回归不是本课程的内容;“实验设计”与前面内容均有紧密联系,属于综合性的内容,放在课程教学的最后。教学过程中有2次讨论课,分别安排在“假设检验” 和“方差分析”之后,目的是巩固所学的内容,讨论形式是:先分组课外讨论,集中问题和学习体会,再在课堂上报告、交流、讨论。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均安排在课外进行,教师作阶段性布置,由学生课外进行具体设计,辅导教师作课外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交实践报告或课程论文,作为评定学期成绩的一部分。

学生们通过实践,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本课程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质量较高,已在正式刊物上发表。

 

3-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从数理基础到数理统计,再到体育统计学,我校有关本课程教学已有14年历史。从注重数理方法,到强调方法的应用;从注重“探索式”“直观化”教学,到提倡统计思想进而发展到统计思维,课题负责人在不断的摸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目前,正拟编写统计专著,弥补现教材(《体育统计学》,2000年版)的不足。

二、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  结合体育领域的实际问题,运用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思维能力。

2、  在讲授课过程中,针对授课内容提供本专题科研论文,并作阅读指导或讨论。

3、  开列精要的“参考书目”,并作具体的阅读指导。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

1、  每年的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期间,组织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组织学生对我校的学生达标成绩进行收集、整理,要求学生结合我校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四、网络教学环境

目前,学校分三个校区,校园网已基本建成,网络直达教室、学生宿舍和教师家中。

 

 

 

 

 

 

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形式与目的

体育统计学是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体育领域里随机现象的内在规律。在教学内容中,既有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又有在体育中的具体应用,考虑到体育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教学中既要讲清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又要突出应用,以学生能正确地将所学的统计方法应用于实际为目标。

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体院学生来说是较难的,如果陷入较深的理论推导,学生是难以接受的,达不到教学目的。为此,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产生的背景和作用,多举一些例题,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实际问题,以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教学方式包括四个部分:

1.      课堂讲授

这是主要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和有重点的精讲,让学生牢固把握本课程完整理论体系及统计方法。

2.      讨论

先分组课外讨论,集中问题和学习体会,再在课堂上报告、交流、讨论。

3.      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均安排在课外进行,教师作阶段性布置,由学生课外进行具体设计,辅导教师作课外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交实践报告或课程论文,作为评定学期成绩的一部分。

4.      课外阅读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统计应用文献,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经过上述四个教学环节,取得明显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和运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课堂上采取板书和教学课件演示相结合。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实践运用统计思想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3-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一、校内同事举证评价

近年来,本课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教学优秀奖、晋升职称以及教学检查时,均有校内同事参加听课、评课,同事们一致公认本课程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好。

2000年以来,本课程教师魏登云、刘钦龙先后获校级教学优秀奖。

二、校内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1.   本课程负责人魏登云教授于2001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效果受到校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2.   200312月,我校主办第14届全国体育统计学术论文报告会,来自全国体育统计界同行专家50多人,亲临教学现场参观,对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效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国内最强。

三、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

近三年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实行网上对本课程教师教学的评价为优秀,学生对本课程不同教师教学情况评价的平均分为92分,其中最高为95分。在安师大体育学院期中教学检查中,由学生座谈反馈本课程为优秀,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安徽师范大学学校的教学督导组对学生的调查反馈,结果为优秀。

四、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课堂教学录像资料经安师大体院同行评价认为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结构合理,逻辑性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目标明确,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在教学手段上,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简单化、直观化。校内专家认为该课程内容丰富,观念新颖,组织合理,艺术和实用性强,被评为优秀。

 

                4. 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教学理念上提倡定量思维能力:本课程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定量思维能力,以统计学内容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定性和定量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能不记得某些公式和定义,但是培养出的思维能力是永远的。

2、教学方法注重“思想解读”:由问题导入内容,运用统计思维的内在规律,明确目标,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统计方法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的定量思维能力,不回避重要的数理内容,对抽象的概念和公式给予思想解读,本课程所有的“难点”都有本教学组特有的“思想解读”。

3、教师队伍高学历化:本课程教师队伍中,所有成员均具有硕士学位,他们在本科阶段专业各异,研究生学习期间,都经过体育计量学的严格训练,在本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主要成员在体育统计学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较丰硕的成果,正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4-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有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计量学(国内首创)作为支撑,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为前提,在全国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本单位承办第14届全国体育统计论文报告会,同行专家一致公认)。

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1、         本课程现有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的讲稿尚未整理出版。

2、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5. 课程建设规划

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与步骤:

1、编写系列教学材料

以现有的《体育统计》教材为指导,有组织地编写与实践结合较强的统计教材,注意各章节知识的实用性,注意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补充,使教材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建构网状教学体系

在现行基础课的基础上,增加专题讲座与讨论,拟增设体育统计软件应用选修课的教学,使基础课、选修课和专题课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网状教学体系。以基础课为基点,以选修课为提高,以专题课为补充,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体育统计理论的知识结构。

3、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建立一个以报告讨论为主的培养模式。报告讨论为主的培养模式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知识优化层;中介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为提高教学效率,不同章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4、改善现有教学手段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运用,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以及统计软件来增加直观感,既便于理解,又节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二、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为了实现未来的远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组努力把所有授课教案制作成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供学生进行网上自学。其次,通过编写各章节的复习题和思考题构建成网上习题库,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测评和检测,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5-2  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本课程教学大纲

部分授课教案

部分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目录

部分教学课件

部分现场教学录像

        6. 说明栏

 

 

 

 

   回到顶部

      

分辨律:1024*768

2005体育统计学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魏登云地址: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体育学院

邮编:241000电话:(0553)5910706Email : dywei191@vip.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