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申报表 师资队伍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思考练习 模拟试题 实验教学 视频教学 课程资源 课件资源 课程论坛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

张新明

     

37

    

副教授

职务

 

学历及学位

研究生、学士

大学教龄

15

从事

专业

教育技术学

 

 

 

 

 

 

 

 

 

1)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

3)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4)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教学系统设计》        专业课(本科)        3      4      260

《教育技术学》          公共课(教育硕士)    4      3      578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专业课(本科)        4      2      120

《网络广告设计》        专业课(本科)         3       2      6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毕业论文   学生类别        届数        学生总人数

                 本科生           4              26

  指导教学实习   本科生            3              64

  指导教学实验   本科生            2              120

 

3主持或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高等学校师范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   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重点  2001-2003  参与

 

4教学相关论文

1.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国远程教育》 国家级  2001.1

2.基于Web的动态数据与教学资源开发  《中国远程教育》国家 2001.6

3.基于远程网络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探讨  《电大教学 省级  2002.4        

4. 基于信息问题解决的网络学习模式设计  《网络科技时代省级  2002.12

 

5获得奖励和表彰

1.教科院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比二等奖             2001

2.安徽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安徽省          2001年(3

3.全国网络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奖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001年(1

4.安徽省教育厅多媒体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省教厅    2001年(1

 

 

 

 

1)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下项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1)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家教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 教育部 20022005 主持

2.《青少年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省教厅人文重点项目 省教厅 20022004主持

 

2)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1.《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对策》

《电化教育研究》   国家级   2001.10   第一作者

2.《试论网络课程的艺术设计》     

《中国远程教育》   国家级   2002.3   独撰

3.《论认知结构与网上学习》

《远程教育研究》  省级    2002.2   独撰

4.《关于构建学习型网络社区的几点思考》

《中国远程教育》  国家级   2002.9   独撰

5.《网络学习社区的概念演变及构建》 

《比较教育研究》  国家重点  2003.6   独撰

6.《远程学习者认知需求与学习模式建构》

              《成人教育学刊》(人大)国家级  2002.11  独撰

7.《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综述》

              《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级  2003.3  第一作者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论文《基于信息问题解决的网络学习模式设计》获中全国第五届多媒体论文大奖赛评选三等奖    2002

2.  被选为安徽省电化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   2001

3.  论文《Web动态数据处理与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获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二等奖;获全国网络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奖   2001

 

 

 

二、主要教师情况

 

年龄

学历及学位

 

大学教龄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张克松

38

硕士

副教授

18

主讲、辅导

汪四清

39

学士

讲师

18

主讲、辅导

聂竹明

23

学士

助教

2

辅导、课件制作

刘和海

30

学士

讲师

8

辅导

王清

37

硕士

副教授

14

主讲、辅导

袁晓斌

37

学士

副教授

15

主讲、课件制作

谷伟

28

学士

助教

5

网页制作

黄炜

24

学士

助教

2

实践辅导、网页制作

蔡冠群

30

硕士

讲师

8

主讲、辅导

 

 

 

 

 

 

 

 

 

 

 

 

 

 

 

 

 

 

 

 

 

 

 

 

 

 

 

 

 

 

 

 

 

 

 

 

 

三、课程描述

现状(含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并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成为共识。然而,要真正占领这个制高点,使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师资队伍的培养。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并熟练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师范教育必须要努力达到的重要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正是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与“学”的活动有效地开辟途径、创设模式、开发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内涵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不断地充实和拓展,是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掌握需要多学科理论和多种艺术和技能的支撑,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适应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结合教师教育对“教育技术”技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务处组织对99级、00级、01级全日制本科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学习课程,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使师范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并熟练地应用于教学实习(或教学实践)。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没有把“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教学内容以实践性的为主,课堂讲授涉及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教学媒体的介绍三部分,实践内容涉及多媒体素材的制作、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教案和课件,总学时为20至30不等。但总体上仍处于培训师范生教学课件制作技能的状态,经过校教务处、教科院等多方努力,学校决定在新一轮学分制教学计划制定中将其列入师范专业科类基础课(2学分,34学时),并从03级以后的学生实施。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安排:

本课程教学内容在对中小学正在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教育技术的要求,经过认真论证,我们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现代教育技术学》教材,在加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师范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突破传统局限,改革教材体系和结构,全面更新教材内容,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将中小学教改、课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上,课程内容做到在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等方面关系处理得当。拟改革的教学内容如下:

 

  (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课例研究

     包括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信息技术与与语文等各学科整合案例研究等。

 (3)网络环境下教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例)的设计、开发

 

    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

实验性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为主,集中式、模块化设计,全部在多媒体网络机房完成,共8个。实验一,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实验二,数字图片处理;实验三,非线性编辑;实验四,电子教案及演示课件制作;实验五,平面动画制作;实验六,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实验七,网络教学课件制作;实验八,课堂教学实录课件制作。

实验教学设计采用目标与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独立完成,以绩效评价为主。

 

 

 

(二)教材建设与教学条件

为了配合本课程教学的需要,我们积极争取校教材建设基金项目,于2002年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当年在99级、00级学生中使用。后考虑到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公共课教学的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再次进行修改,于03年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教材,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力求反映时代气息,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的发展动态,教学内容的组织由整体到局部合理展开。教材内容主要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和理论体系、教学设计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多媒体教学应用及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并从多角度介绍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以及网络资源建设管理与远程教学策略等前沿理论探索。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教育技术的学科特色。每一章开头有本章教学目标的说明,每一章结尾附有相应的问答题和练习题,以提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要点并有效收集学生们的学习反馈,也方便学生们自主学习时的复习与练习。本书适合作为师范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

已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与《现代教育技术学》相配套的扩充性资料有:《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等,这些资源均为本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实习基地(安徽芜湖地区)和专门的教学实验室。

网络教学环境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学科的人力和资源优势,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探索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了多渠道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在内容讲授、答疑、讨论、作业以及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都使用了网络技术,逐步形成了新型的教学新模式,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虚拟教学空间。该模式在深入分析了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两种模式取长补短,提出了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创设有利于学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学习环境的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思想,初步建构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设计理论体系。

随着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材建设等方面,我们将不断加大教材建设及教学设备建设的力度,使之日趋完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讲教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如要求学生通过参加学校基础学科论坛和科技节等活动,结合课程小论文的写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2)提高讲授艺术,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及时归纳总结,融会贯通,充分体现教育技术学发展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趋势下涵盖的同一性以及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4)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提交读书报告,组织交流或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发展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2.教学手段

1)申请人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该系统通过WordPowerPoint文件编制了课程介绍、教学内容的编排以及各章节的讲授脉络和详略要点,教学案例和相关数据图表的演示、CAI课件等。经过多次使用和修改,申请人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将论文报告会、基于校园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学生申请做论文报告和做探究性主题发言的积极性都很高。

3)立了网上工作室,通过e-mail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保持联系,解答相关问题。本学期已收到学生的电子邮件超过500封,这种交流形式便于沟通,在非常时期更显示出特殊的便利。

4)考核模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优化的考核模式,应确立科学的成绩考核目标体系,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机制,建立系统的成绩考核的管理规范。在具体操作上,将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讨论与作业、实践考核(电子作品)、课程论文、期末考试四项按照15%35%15%35%比例综合计算,其中适当降低了闭卷考试的总成绩,减少一次性期末考试所占权重,有利于更加客观、科学、全面地作出成绩评估。

 

(四)教学效果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建设,涉及到教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学生教学实验等教学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各个环节。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均能承担辅导、实验(践)环节教学,是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学队伍。这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取奠定了基础。由于本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与原理、掌握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先进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知识的生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教学效果优秀。

2.学生评价意见

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生评价本课程教学内容新颖、实用强,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效果优秀。

 

 

四、课程总体建设目标、步骤及主要措施

(一)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建设将进行多类型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快CAI辅助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和录像教材等的配置和研制,使用网络教学与管理,力争经过2年建设,使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现代教育技术学》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并为申报省级或国家精品课程作好准备。

(二)课程建设步骤

1.全面建设阶段(2003.12~2004.12)

主要内容为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重和加强教学研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案例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2.巩固完善阶段(2005.1~2005.12)

主要内容为网络教学的运行与管理,建立网站(或网页)作为学习者交流平台,搜集学生反馈信息,并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教改论文,全面建设成网络课程(课程介绍、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文字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作业与思考题、考核方法、参考文献、多媒体教学资源库、BBS讨论区等),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课程建设主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未来二年内要充实、调整师资队伍,吸纳优秀青年教师担任课程的辅导和实验工作,从课程建设基金中拔出专款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作访问学者,并外聘校外专家进行网上专题讨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调整,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一步修订完善;同时,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当今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借鉴同类教材的优点,调整教材内容,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配套编写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库、网络课程、实践指导书、优秀教学案例等,以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学》立体化教材。

3.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环节教学想结合的重要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原有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网络教学与管理,一年内争取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全部上网,2005年将网络课程与多媒体素材等上网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4.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研究

组建《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从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规范管理,扩大本课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课程负责人(签章)

                                  

 

五、推荐评审意见

学院意见

《现代教育技术学》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由我院队伍稳定、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承担教学、实践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知识与原理,形成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观、现代媒体观、新型师生观,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先进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教育技术学理论的积极性,提升了知识的生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教学效果优秀。

经学院审议,同意推荐教育技术学系的《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申报安徽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院长(签章)

                                                        

评审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章)

                                                             

学校意见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zhxming@wh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