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主讲课程有:《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教专业课,每周3学时,五届820人;《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学、经济、美术、音乐、文秘等专业公共课,每周3学时,五届1060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美术、体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公共课,每周4学时,四届620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法学、旅游管理、地理教育等专业公共课,一届240人;《毛泽东思想专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生专业课,每周4学时,五届66人;《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生专业课,每周4学时,五届66人。
实践性教学有:指导政教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五届50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生毕业论文,五届10人;指导政教本科生教育实习,一届8人;指导学校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一次20人。
教学研究课题有:
1.《毛泽东思想教学改革研究》,安徽省教研项目,2000—2002年主持;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关系研究》,安徽省教研重点项目,2005-2007年主持;
3.《毛泽东思想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安徽师范大学,2004-2006,主持;
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优强建设,安徽师范大学,2004-2007,主持;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一门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专项课题,2007,主持。
教研论文有:《“毛泽东思想概论”疑难问题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教学表彰: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构建邓小平理论新型教学模式,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安徽师范大学,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