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络课堂 > 实践部分 > 羽毛球 >

羽毛球运动概述

来源:精品课程大学体育 作者:大学体育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概述

 

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

    19世纪中叶,在英国出现了用羽毛和软木制成的球和用弦穿的球拍击球的活动。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附近的鲍弗特公爵的伯明顿庄园里举办了一次游园活动,由于下起了大雨,便改在室内进行羽毛球游戏,场地呈“葫芦形”,中间狭窄处挂着网,由于这项游戏的趣味性强,参与者个个尽兴而归,于是这项游戏活动便逐渐风行起来,并以“伯明顿”命名。英语中的羽毛球运动名称“BADMINTON”便由此而得。

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20世纪20年代初,羽毛球运动传人我国,解放前,只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城市的一些教会学校开展羽毛球运动,从未举办过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

19875月,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我国羽毛球健儿囊括了全部五项冠军。19885月,国家羽毛球队又获得了第十五届汤姆斯杯赛和第十二届尤伯杯赛桂冠,同年8月,在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世界杯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又囊括了全部五项冠军。19895月,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了首届男、女混合团体赛——苏迪曼杯,由于主力队员受伤病困扰,我国选手只屈居第三名。然而,在紧接着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我国选手勇夺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冠军,同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羽毛球锦标赛上,我选手又获得了男子单打、女子双打两项冠军和女子单打亚军。1990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国羽毛球队在团体、单项赛上又取得优异的成绩,充分显示了中国羽毛球队的实力。然而,随着以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玲蔚、韩爱萍等优秀运动员的相继退役,我国羽毛球队一批年轻选手迅速挑起大梁,不但夺回了失去多年的汤姆斯杯,而且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3枚金牌。当今世界各国羽毛球强队的实力旗鼓相当,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也不例外,各有特点;难分伯仲。

三、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强,基本技术较易掌握,规则简单,场地较小,器材简便,易于开展的球类运动。两个人两只球拍一个球,在大厅、礼堂、过道、广场、校园、公园或一片小空地等处便可挥拍进行打球。因此,羽毛球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极易普及推广。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是:不受性别、年龄、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运动量可大可小,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情况进行锻炼或比赛。

    根据有关技术统计资料分析,一场三局二胜,激烈的羽毛球比赛需要耗时5090min,运动员要在35m2的场地上完成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不断变向奔跑3000m左、右,挥拍击球500次左右,有时为了一球的剧烈争夺需要来回数十拍,心跳剧增达到180次/分,心脏排出的血液和肺部的呼吸次数比平时大为增多,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很大,往往会出现生理上的“极点”现象。

    众所周知,羽毛球拍虽轻,仅120g左右。然而,要用球拍把重量仅5g左右的羽毛球从场地一端线击到另一边端线,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尤其在被动情况下只能用低手击球时,要摆脱困境打一个高远球到对方底线,则更不容易了。羽毛球比赛中球的飞行方向变化莫测,要求运动员在本方场区内不断地随球跑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有时还要重复奔跑,甚至边跑边跳边挥拍击球,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和灵敏素质。若双方实力相当,一分一球争夺激烈,往往需要鏖战几百个回合,历时八九十分钟方能决出胜负,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

    经常打羽毛球,可以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速度和上、下肢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经常打羽毛球,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敢于胜利、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