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徽师范大学!

 首 页 课程说明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1 授课教案2 习题 参考书目

   
 

绪 论

【重点难点】

关于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思路】

    重点说明古代汉语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的,从理论上讲,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我们学过现代汉语,知道现代汉语是指五四以后汉族人使用的共同语,依此类推可知,古代汉语就是指凡五四以前历代的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同其它语言一样,也有书面语、口语两种形式,但由于古代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没有录音设备,因而我们今天所能接触到的古代汉语,只是三千多年来的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

简单的说,古代汉语书面语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文言,它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形成的书面语言,它还包括后来历代作家作品中使用的语言;一是古白话,它是指以六朝以来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一定时代口语相接近的一种新的书面语言,如六朝的笔记、神话小说,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的话本、元明清的白话小说以及其它通俗文学作品,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古代汉语》课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文言,而且重点是先秦两汉的典范文言作品上。古白话不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因为它的主要部分和现代汉语相当接近,一般说来,能阅读文言作品,也就基本上能看懂古白话。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培养阅读古文言的能力,要求依靠古注和工具书能阅读文言文原著。

三、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

文选:培养阅读古文能力的基础材料;

通论:古汉语常识,主要是语法、词汇、文字,是独立阅读文言文不可缺少的。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总原则和指导方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感性认识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接触原始材料,大量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但这种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作为指导,并且要把阅读所得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文字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要有所了解,以便把读过的作品与常识部分互相印证,使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

这个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过程去达到:

1)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多记:如同掌握一门外语一样,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这就要记;

3)多练:多作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4)勤查:勤查是阅读古汉语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常用字还是偏僻字,都需要翻字典,以便增强自己的记忆。

5)熟悉一门外语,学习时能做到融会贯通。

注意: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课,阅读文言作品不能从文学的角度来读,而是从字词句入手,其它从略。

五、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代汉语课在高校越来越受到同学的轻视,觉得不学之乎者也也照样干工作,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其一,从功利的目的来说,师范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大部分要奔赴中学教育岗位。在中学语文教学里,文言文占了很大比重,要让学生能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否则难以担起教学重任。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有的没有注释,需要老师自己解决。

《孔雀东南飞》写焦仲卿恳求焦母留下刘兰芝时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复”下无注。“复”作副词的常用义是“又、再”,如本文“终老不复取”。这里讲成“又、再”不妥。“又、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而焦仲卿只娶了刘兰芝一人,也只娶了她一次。“复”实际是词缀。“幸复得此妇”即幸好能得到这个妇人。

《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高中课本“极”下无注。在这段文字中,“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劳苦”“疾痛”“倦极”“惨怛”都当为同义结构,“极”不能理解为“极点”。“倦”“极”同义。《广雅·释诂》:“疲、惫,极也。”西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对文,“极”亦“倦”。南朝·梁·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其中“不极”一本作“不劳”,可见“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又《世说新语》中常见“小极”一词,有时亦作“小倦”。可见,“极”就是“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故臣复取璧。”“以戏弄臣”一说“戏”为动词,一说“戏弄”为动词。两种说法于上下文意均欠稳妥。《艺文类聚》卷17“人”部引《史记》作“今大王见臣,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故臣复取璧。”又卷84“宝玉”部引作“今大王见臣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为戏弄,无偿赵王城意,故臣复取璧。”用此校勘今本《史记》,得知“臣”是因下文而衍。原来戏弄的是玉璧而非相如。秦王因骗得稀世珍宝而喜形于色,又将之传给妃嫔赏玩,这才是文意重心所在,而非着意玩弄相如。

其二,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是学习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入门钥匙,学不好古代汉语,想研究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只能是天方夜谭,闹出笑话:

19561230日《光明日报》刊登过一篇《闻一多先生“诗新鸿台字说”辨证》(王伦)的文章,把《尔雅·释鸟》的“凫,雁丑”误读为“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误解为“凫和雁都很丑(不漂亮)”,不知“丑”有“类、同类”的意思。

《尔雅·释木》槐棘醜乔;桑柳醜条,……桃李醜核。

丑,类;乔指高耸;条,郭璞解释为“阿那垂条”,婀娜多姿,枝条下垂;核指子中有核仁,《曲礼》云“其有核者怀其核”。

同样是一个很简单的词语,如果不了解古代的词义,还是不能理解原文:

《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处分”现在是“处罚”的意思,但在诗里却是“处理、处置”的意思,有人把它译作“哥哥高兴怎样处罚就怎样处罚我”,这就是误解了文意。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如果上文断句不对,即会造成史实错误。

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楚楚可怜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对于古典作品的理解,不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不行的。如:

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李白:送祝八)

粗看起来,两句是说,从未入吴王宫殿的时候,浣纱古石今犹在。但这样意思讲不通。其实上句是“浣纱古石”的定语,是说: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的古石至今犹在。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郑谷:慈恩寺偶题)

“林下听经”、“江边扫叶” 分别作“秋苑鹿”、“夕阳僧”的定语,从意义上说,应是“秋苑鹿林下听经,夕阳僧江边扫叶”。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岑参:夜过盘石)

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杜甫:小园)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岸上细草如茵,微风吹拂;舟中危樯高耸,独自夜泊。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其三,更好地理解某些方言现象:今天的安庆话“间、今、拣、睡觉、街、角、讲、家、夹、解、届、豇豆、嫁、界”,徽州的“江”都读K声,广州、梅县把“下雨”叫“落水”,潮州、梅县说“我要去”作“我爱去”,广州话“跑”叫“走”,“房子”叫“屋子”;厦门话叫“拖鞋”叫“鞋拖”,“日历”叫“历日”,广州、厦门“脸”叫“面”,“吃”叫“食”,“穿”叫“着”,“眼睛”叫“目”。要弄清这些现象,不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是难以理解的。

《红楼梦》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二人正说着, 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 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这里湘云将“二”说成“爱”,即[ai],照理应是[ar],老北京话“二”念[γr],所以才有“爱呀厄的”。

其四,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现象,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词语、语法规则、修辞手法。还保留着表现力极强的成语、格言、诗文名句。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限于篇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时不我待、莫此为甚;一锅饭能吃十个人;一条凳子能坐五、六人;痛心疾首、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坚壁清野;鱼肉百姓、草菅人命;莺歌燕舞、鬼哭狼嚎、鳞次栉比;你又能奈我何?//老师、教师;同屋、同房;牛津、社戏

 


 

第一章    怎样查字典辞书

【重点难点】

常用古汉语工具书的性质、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方法。

【教学思路

本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初学者解决一个查检方法问题,并非要对有关工具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价,故本讲拟用两学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介绍几种常用工具书。  

第一节   查检字音、字义的工具书

 

一、汉语字典检字法

1音序排列法

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词)典(如杨树达的《词诠》)按照注音字母ㄅ(b)ㄆ(p)ㄇ(m)ㄈ(f)的顺序排列。

在古代,也有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排列的。以《广韵》为代表的古代韵书,就是采用这种声韵排列法。《广韵》先以中古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字类,再按各字的不同韵部分为206韵,同韵部的字再依声母的不同排列先后。按106韵排列的,如宋1252年江北平水刘渊编成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现在一般所谓“诗韵”,又叫“平水韵”,指的就是这106韵)。

音序检字法虽讯捷方便,但在不明字音或字音不准时难以查找。

2、部首和笔划排列法

部首检字法,是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划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划为序。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把起比分点、横、直、撇或点、横、直、撇、折几种)如同是口部六画,“咬”在“哂”前。

部首检字法不受读音限制,但速度较慢。有的字究竟归于哪一部首,不易确定。汉字简化后,笔划变化很大,其中有些字的归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此外,有些旧的部首删掉了,有的部首分化了。

笔划排列法,一般先按笔划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顺序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再按第二笔的笔形顺序排列,依此类推。《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后附此种检字法。其优点是仍不受读音限制,但笔划多的字查找甚不方便。

3、编码排列法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有十种,用09十个号码来代表。四角的顺序: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小角。每字得四码。

   检字口诀: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

如:我(2355)、们(2722)、上(2110)、古(4060)、代(2324)、汉(3418)、语(0166)。

编码检字法查找便捷,但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些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说文解字注》后附《说文解字四角号码通检》。

 

二、介绍几部常用的字典

《康熙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

(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说文》的“文”和“字”含义有别,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1.撰者、内容、体例

撰者:东汉许慎撰。许慎,汝南郡召陵县万岁里(今河南郾城县)人。〉《后汉书》有

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重。”

《说文解字》原本早已失传,世所通行的是宋初徐铉的校定本,称为“大徐本”。(南唐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 大徐本增列了四百〇二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时依据《唐韵》给每个字加了反切。

内容:《说文》全书正文共十四篇,五百四十部,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加上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共收字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全书的叙排在正文之后,分前后二叙,中间列五百四十部目录。这个目录实际上就是后世字典的部首表。

体例:《说文》的编排体系非常严整,许慎在《说文叙》里谈到:

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其从汉字中归纳出五百四十个部首,将所收字按五百四十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五百四十个部首的排列顺序是“据形系联”,即大致以部首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字的意义,将表示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

其建首也,立一为端……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联,引而申之……毕终于亥……。

这是说部首与部首之间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汉朝阴阳五行家的说法,万物生于一,所以建立部首从“一”开始。末了一个部首是“亥”,体现了“亥而生子,复从一起”的意思。“一”以下各部大体上是根据形体联起来。

这部书以解释小篆为主,收字先小篆,继之以古文、籀文。

在对字的形、音、义的处理上,《说文》每篆之下先释义,后按“六书”分析字形结构,部分字还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读音这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本义和形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极有帮助。

2.价值

《说文》最大贡献在于它完善了汉字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说文》用“六书”的理论来分析汉字。“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的理论贯穿在整个《说文》中,根据六书理论从汉字结构部件入手分析汉字,取得的成绩是不可估量的。

《说文》在辞书学上有重要的贡献。

许慎从汉字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编写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字典编纂的理论,这些理论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说文叙》说:

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

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发明。按照部首编排汉字,使众多的汉字各有归宿。此后部首编排法成为汉字字典编排的一种重要方式。

3.《说文》四大家

1)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

此书问世以后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王念孙为此书作序指出“盖千百年来无此作矣”。

《段注》对《说文》一书作了全面精细的校勘。其注注重阐明许书的体例、申说引申义和假借义、推求形音义的互相关系以及辨析同义词。全书于每字之后都注明了其在上古的所属韵部,书后附有他的音韵学著作《六书音韵表》。

2)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

《义证》旨在为《说文》的说解做取证群书的工作,其主要特点是胪列群书资料以证明许书,不下主观断语。具体内容有二,一是引证群书资料证明许慎的说解,二是诠释每字的字义。所引的材料极为广博,包括经、史、子、集、传注、字书乃至钟鼎彝器铭文。

3)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

《句读》汇辑段玉裁、桂馥、严可均等人及作者自己多年研究《说文》的成果而成,类似“集解”,旨在为初学者指示学习和研究《说文》的门径,故名“句读”。这是当时《说文》注本中唯一有句读的一种,简明扼要,极便初学。

《说文释例》是一部专门探讨《说文》体例的专著。

4)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所谓“说文”,即以许慎《说文》为本,说明字形和字的本义。所谓“通训”,即通释训诂。这是全书的重点所在。所谓“定声”,即确定此字在古音系统中的地位。

4.《说文解字诂林》

近人丁福保等编。丁福保(1878—1952),江苏无锡人。此书汇辑《说文》徐铉、徐锴校订本及清人研究《说文》的著作共二百余种为一书,故名“诂林”。

(二)《康熙字典》

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撰。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康熙字典》是在明《字汇》和《正字通》两部字书的基础上增订而成,收字四万七千〇三十五个。全书按《字汇》首创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字,同部首的字以笔划的多少为次,共分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书前附有“部首索引”。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清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其中的各种错误达二千五百八十八条。一九八一年,王力着《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订正出五千二百个字的错误音读。

(三)《中华大字典》

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纂,一九一五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出一千多字。全书以部首笔划列字。部首承用的是《康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但次序与《康熙字典》略有不同。

在注音上,它一改《康熙字典》罗列韵书反切的作法,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它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在释义方面,它避免了《康熙字典》诸义杂陈的缺点而分条释义,眉目清晰,且引例简明,一个义项只一般举一条书证。各义项顺序大致是先本义,后引申义,最后是假借义。在收字方面,它能注意收录俗字、方言用字和反映当时科学发展状况的用字。此外,书中还兼收了相当数量的复音词,分别列于单字义项之后。

(四)《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从1986年起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陆续出版,共八卷,至1990年全部出齐。其后又分别于199219952001年出了缩印本、三卷本和四卷本。

《汉语大字典》共收列古今单字五万六千左右,是迄今为止收单字最多的汉语字典。全书按部首笔划编排,所用部首同于《汉语大词典》,共二百部。同部首的字按除去部首以外的笔划数排列,同笔划的字再按起笔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五种笔形的顺序排列。

《汉语大字典》对单字的说解一般包括解形、注音、释义、引证四项。各字头之下首先列出该字可能有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及出处,接着引《说文》以说明其本义和构型,然后依次注出该字的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在释义方面,对字义一般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顺序排列义项。所分义项较细,兼收了一些生僻字的义项和常用字的生僻义项以及复音词中的词素义。对义项的确定既注重继承前人已有的成果,也重视吸收今人新的研究成果。引证标明了书名、篇名或卷次,便于查检。

《汉语大字典》力求全面地、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面貌和发展状况,它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是到目前为止质量最高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

(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写,1979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93年出版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2005年第四版。

这部字典是专为初学古汉语的人掌握常用字的常用义而编写的,其第四版所收古汉语常用字已增加到六千四百多个,

其最大的特点是,义项基本上按本义、近引申义、远引申义、假借义的顺序列次,释义简明,用例典型,对用例中的有关词语随文作了注释,释义中指明了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等等。另外,在一些字条之后还对同义词进行了简要的辨析。这些特点也就是这部字典的优点,它为初学者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六)《王力古汉语字典》

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全书共收古汉语常用字12500多个,同时酌收了一些双音词,以联绵字为主,书前设有拼音检字表。特点:(1)扩大词义的概括性。(2)僻义归入备考栏。(3)树立历史观点,注意词义的时代性。(4)标明古韵部。(5)注明联绵字。(6)在每部的前面先写一篇部首总论。(7)辨析同义词。(8)列举一些同源字。

 

第二节   查检词语和典故的工具书

 

(一)《辞源》

《辞源》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规模较大的语文词书,不仅收录普通词语,而且广泛收录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名词术语,因重在溯源,故名《辞源》。一九〇八年开始编纂,由陆尔奎、傅运森等人主编。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五年出正编,一九三一年出续编,一九三九年出正、续编合订本。自一九五八年起,国家开始了对《辞源》的修订工作,至一九八三年修订出版完毕。修订本《辞源》成了一部阅读古籍的专用工具书,故专收文言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方面的词目,而删去了旧《辞源》中有关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词语,收词下限是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修订本《辞源》分为四册, 一九八八年又出版了合订本。

修订本《辞源》共收单字一万二千八百九十个,词语八万四千一百三十四条。在编排上采用《康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单字字头。说解包括注音、释义、书证。全书采用繁体字排印,附有部首、音序和四角号码三种索引,使用方便。和原本相比,修订本《辞源》既继承了旧《辞源》“强调实用,重在溯源”的基本特色,又改正了其错误,弥补了其不足。

(二)《辞海》

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中华书局一九三六年出版。这部书的内容、体例当初与《辞源》基本相同,属于兼收百科知识的大型综合性语文工具书。

旧《辞海》的内容和旧《辞源》一样显得很陈旧,亟需修订。修订工作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直到“文革“结束后的一九七九年才完成。于当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共三册。一九八〇年又出了缩印本。修订版《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词典,故仍然兼收语词和百科词语。

《辞海》用简体字排印,按部首笔划编排,单字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比较冷僻的字又加直音,释义和引证都很准确。书中附有“笔划查字表”和“汉语拼音索引”,其后又出了单行本《辞海四角号码检字表》。

(三)《汉语大词典》

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共收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联合编纂,罗竹风任主编。《汉语大词典》的编辑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在词目的收录上,突出语文性和历史性。全书单字条目按部首笔划编排,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方式列于单字条目之下。采用繁体、简体字并用的排印方式。立目、引用古代书籍用繁体;释义行文、引用现代书籍(1912年以后的)用简体。

《汉语大词典》的释义确切,层次清楚,引例丰富,文字简练,检索方便,而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收词多,是迄今为止收词最多的汉语语文词典。古书中的词语一般在这部词典中都能找到。

     第三节    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的工具书

 

(一)《经传释词》

清人王引之(公元1766-1834)着,我国第一部专讲虚词的著作,书成于嘉庆三年(1798年)初刻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王引之,王念孙之子,嘉庆进士。曾从学于阮元,精通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另着有《经义述闻》、《字典考证》等书。

该书选取周、秦、西汉古书中虚字一百六十个,一一解释其用法及源流情况。体例严密,说解详备,论断多正确,影响很大。

按照喉、牙、舌、具、唇等发音部位和方法,以唐释守温的36字母为序编次。作者讲解虚词以声音为线索,探明虚字间同音通假的关系。它对前人未论及的虚词补之,误解的正之,对于人所易晓的一般用法,作者视为“常语”,只作一般的解释;对于特殊用法,则精审考察,“心知其意”,提出许多创见,并引用大量书证,揆之本文,难之他卷,得出确诂。

高邮王氏四书。江苏高邮人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以下简称《疏证》《杂志》《述闻》《释词》,或总称为高邮王氏四种)。是王氏父子校读经史书,探索古语词形音义关系的研究成果的记录。

(二)《词诠》

近人杨树达着,十卷,是一部专门解释古汉语虚词的词典全书用注音字母编排,书前附有“部首目录”,一九五四年中华书局用原版重印时在书后增附了汉语拼音索引。

《词诠》释词范围包括古籍中常见的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以及部分代词、内动词和副词的用法。释词体例是先指出词性,其次释义,最后举例。其主要特点是释义准确,引例得当,引例丰富,给每个词都标明了词性,便于初学,是一部很严谨的专著。

(三)《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一九九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旨在反映虚词历史面貌的古汉语虚词词典。编者从汉语史的角度出发,对每个虚词进行了历史的研究,力求既能反映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又能反映虚词的历史变化。所收词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感叹词、助动词、代词、不定数词等。特点:

第一、对复音虚词与单音虚词同等重视。

第二、重视虚词“史”的说明。对于单音虚词,在释义之前一般都先勾画出了其虚化过程,指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用法。例如:

    于  yú  《说文》:“于,于也。象气之舒。”段注:“然则以于释于,亦取其助气。”本义为叹词,音xū。“于”的其它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于”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于”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于”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字就很少出现了。“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以后逐渐消失了。

第三、释义力求摆脱传统的辞训式的解说,尽量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描写。

第四、有些词条设有辨析一栏,用来辨析该词和其它词古今用法或意义的差异等。

 (四)《助字辨略》

清人刘淇撰,清代第一部研究虚词的词典。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共五卷。全书收虚字四百七十六个,复音词六百三十多个,按用法分为重言、省文、助词、断词、疑词、泳叹词、急词、缓词、发语词等三十类。取材相当丰富,引证除经、传、事、史以外,尚旁及到诗词、方言、俗语等。该书对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奠基之功。

(五)《诗词曲语辞汇释》

是近人张相着。这是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义的一部专著。书中一般是解释单词或词组的意义,有时还由意义的解释推及于词源(或语源)的探讨和语法的分析。被解释的单词或词组,都是唐宋元明间留行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

(六)《经籍诂》

大型训诂纂集专书。籑:乃“馔”之异体,在此通“撰”。书名为“籑诂”,就是把古代经籍的训诂纂集到一起。清人阮元主编,一〇六卷。始编于嘉庆二年(1797年),于次年秋完成。全书汇辑了唐代以前经史子集和训诂专书中的各种训诂资料,按平水韵韵目排列。每字之下,分义项释义,引例丰富,并详细注明了出处。

这部书为检寻故训和考察字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有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影印本和成都古籍书店一九八二年影印本,均附有笔划索引。

(七)《故训汇纂》

    此书是继《经籍籑诂》之后对我国两千余年训诂研究成果的又一次整理与总结。其价值远远超过《经籍籑诂》。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故训汇纂》是一部以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古训数据为目的的大型语言工具书。引用典籍的时代比《经籍籑诂》多出千余年,范围不但收全了十部“小学”专书的义训条目,而且在经史子集故训之外,扩充到近代笔记和佛经注释。


 

第二章    

【重点难点】

“六书”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部首与本义,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教学思路】

从把握“六书”出发,让学生感知文字形体演变对我们了解字义(词义)的影响;在掌握常用汉字的造字方法的基础上,了解古书用字的复杂情况。

 

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与结构

一、汉字的产生

1、原始记事方式

《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可见,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是以结绳记事的。

结绳记事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后期。当时绳索是原始人生活中的重要发明和重要用品,不但用来捆束东西、捆扎武器、捆绑野兽、遮盖装饰身体,而且用来记录大事。古代没有“记”字,最早的“记”字是“纪”,古字为      ,这就是结绳记事的象形。今天的怒族、秘鲁的印第安人均还使用这种方法。

刻划(契刻)记事有三种情况,一是他们把特定的记号和数标刻在兽骨、器皿上;二是用彩石、木炭、红土等画在岩或刻在石壁上;三是氏族和部落出现了专门记事用的刻划木桩。

图画记事是用图画的方式记事,有的本身就是原始的表意图示,有的已是图示文字,但大量的还是最原始的记事图画,大都是用赭石土、红土、泥炭、木灰、白垩等材料涂在石壁上,所以又称做岩画。其内容可以是记录一次完整的活动、一次联合围猎的各个方面、一次盛大的庆典、一次隆重的祭祀;也可以是记录和表现较全面的原始氏族生活;也可以是对神灵、图腾、族徽、号标的描绘,有的已有原始文字的形态。这些符号有的后来固定下来,成为表意符号。

陶器纹饰的发展,丰富的文身黥面纹样,象形图腾的发展,形成了带有纹饰痕迹的文字雏形。在纹文形成的同一时期,人们出自记事的需要创造出许多抽象的符号纹记,它是符号文字产生的基础,有的后来直接演变为正式文字,主要有占卜用符号纹记、记数纹记、天干地支符号等。

2、关于汉字产生的传说

中国古代传说对于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和革新都有一个具体的传说人物。字盘古氏开天地以后,便有了女娲造人;有巢氏发明巢居,教民造物;燧人氏发明钻木取或,教民熟食;嫘祖(黄帝妃)发明织布养蚕,教民穿衣;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教民农耕。关于文字,则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伏羲造字:《史记》云:“人生之始也,与禽兽无异。知有母不知其父;知有爱而不知其礼。卧则吱吱,起则吁吁;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网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故曰伏羲氏。养牺牲充庖,又曰庖羲氏。”又云:“太昊(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纹)章,地应以龙马负图。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通鉴纲目》云“画八卦,造书契”。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的先于黄帝和神农氏的君主,其领地区域在中原东部和黄淮流域(图腾为“凤”),后来征服最早发明弓和箭的东夷人(夷字像一个特大的人形,腰中挎以弓箭),而成为一个统一的联盟体。

仓颉造字:伏羲氏部落衰落以后,神农氏部落又从长江中游北岸和中原南方兴起,首领是炎帝,它后来被北方的有熊氏吞并。

南方:伏羲 —— 神农

北方:少典氏(狄戎)—— 有熊氏(黄帝)

东方:东夷、九黎

后来黄帝统一了中原。

关于仓颉造字,有两种传说:一是说仓颉是伏羲时代的记事官,伏羲造书契,仓颉即是创造文字的专职官员;另一种说法是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这一传说后来得到了充分而详尽的杜撰。传说中的仓颉面生四目,上能观天象,下能察山川风雨之演相,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合类会意而造字。又经历代人们的多次神化和杜撰,仓颉的传说越来越具体,并有了他的家乡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并且有人杜撰出仓颉所造的24个古文字,全国的仓颉墓地就有三处:白水县、山东东阿(今阳谷)、寿光。仓颉被神化和对仓颉传说的大量杜撰是在西汉,如《史记·五帝本纪》、《汉书·艺文志》等史书中着录有《仓颉传》,扬雄、杜林均有《仓颉训纂》,白水县的仓颉庙始建于汉代。由于秦王朝对以儒家为代表的古文化的抄灭,在古文字存留上形成了断层。汉朝对汉文化全面进行了中兴,可惜的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的失传,使人们对汉字的起源迷惑不解,于是对仓颉造字的情节大加虚构,补充文字起源的空白,甚至杜撰了许多所谓的古字,创造了一些古书体如虫书、鸟篆等。

二、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其性质就要由记录语言的方法来决定。世界上的文字尽管各不相同,但文字都采用两种最基本的方法:表音与表意。根据记录语言的方法不同,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又叫拼音文字,它采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里每个字的声音,通过表示字的声音来表现词义。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文字是表音文字,其最大特点是文字符号和语音密切结合。

表意文字采用一系列符号来表示语言里完整的词或者它的独立部分,符号和语音并不发生直接联系,一般说来,只有知道某个字代表语言里某个词以后才知道它的读音。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早期汉字的表意性质是明显的。在汉字产生的初级阶段,以形表意是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纯表意字占了汉字的绝大多数,这些表意字都是以它们形象性的符号表示语意的,都有见形知义的特点。进入隶楷阶段以后,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到汉字性质的认识:

1)汉字表音趋势加强,带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占了汉字总数的90%以上,构成汉字主体;

2)随着字体的演变,汉字的字形逐步丧失象形性,趋于符号化。

但这并不能改变汉字的表意性质,从1)来说,形声字是在表意字基础上产生,表音成分就是表意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而且在别的情况下又是表意成分,而且这些形声字表示的意义明显的要依赖于表意偏旁,如“洋、沐”中的“羊、木”是表音的,但在“羚、梅”中的“羊、木”却又是表意的。另外,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大多数形声字的表音成分与所在字的读音不同,失去表音成分,成为表意符号,这些字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按照表意字使用的,如“江”,以“工”为声。从2)来说,字体的演变固然是大大削弱了汉字形体结构来显示语意的作用,但从记录语言的方法来看,汉字仍然是用一个个形体各别的字表示语言里的词和语素,汉字的同音字正赖此才得以生存(标志的语素有别)。

三、汉字的形音义

任何文字都是以它的形体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词。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都是词所具有的,文字本身并不存在自身固有的音和义。只有字读出相应的词或语素的音时,才能成为记录词或语素的书写符号,加上汉字又是表意文字,不同程度的以字形标示语音,这便使人们感觉到一个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1、形与音即字与词的读音的关系

A、每个汉字都有固定的读音,但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的形体并不能直接、准确地表示出所记录的词的读音来。因此,同表音文字相比,汉字的读音无法从形体上简便地得知,而要一个一个形体的死记。即使象形声字,形音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复杂:第一,表音偏旁仍是表意字,对这个表音偏旁原本不认识,便无从认字,而且这种表音偏旁数量繁多,认记不便;其次,语音由于古今或地域的变化,具有同一表音偏旁的字,读音往往不同,如它:佗蛇驼陀;江、间/鞋子:孩子(地域)。

B、汉字的形与音的对应也并非整齐的一对一的关系:1)一音多形:现代汉语的音节大约有400个,而汉字有六万多,平均一个音节约有150多个不同形体的字来书写,从常用这个角度来说,一个音节也代表十几个,ji37个,gongshi,公式、公事、攻势、工事、宫室,共事、公使、工时。2)一形多音:由于词汇的发展,字所记录的词或语素增多,产生了一形多音现象,如差别cha,参差ci,差使chai,差不多chà;和气hé,和面huó,和诗hè,赌博和hu了,和药(搅拌)huò。另外,有些人名、地名、物名、称谓、译音词都有特殊音读,郦食其liyiji,龟兹qiuci,冒顿modu,单于chanyu,牺尊suozun(古酒器名)。

2、形与义即字形与词义的关系

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之初,因形示义,所以字形与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具体说是:

A、字形结构与词义联系明显:日、月、益

B、字形与意义有一定关联,但不明确:基,墙始也,从土其声;讲,和解也,从言冓声。

注意:所谓“字形与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a、是指一个具体字的结构整体与它所表示的词义而言,并不意味着某个形体或形体成分同语义之间有联系,如田,口表示一定范围的土地,“十”表示象土地中纵横的田埂;果,田表示草木的果实;毕,打猎的网,田表示用来捕捉鸟兽的网;番,兽足,田表示野兽的脚掌。这说明某些形体或形体成分同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并无固定不移的联系;b、所谓“字形与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是就一个字的形体同它所表示的词的本义的关系来说的,而对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如“益”的“增加”、“好处”等义,“雅”的“雅正”、“高雅”等义,字形便反映不出来,这些意义只能通过本义的桥梁加以一定的说明才可理解。

3、音与义的关系

文字本身不存在固有的音和义,而且语言产生之初,音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人们认识了一个事物,在语言上用词来标志它,既可采用这样的声音形式,也可采用那样的声音形式,也就是说不是必然的某义必用某音,某音必表某义,但是既已发生联系,并约定俗成之后,某些语音和某些语义往往形成稳定的关系,成为人们进一步造词指物的基础,而且不少词有音义相关的现象。如,,单、零、不成对,在这个意义基础上发展,一足偏废也叫奇,写作,动物的角一俯一仰不对称叫,残余零星的田叫

四、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这里是指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结构可以从书写角度去分析,如:立早章,是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立、早,这是对章字结构的一种通俗解释。汉字编码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纵列、横列、包围、穿插结构,章字是纵列结构,我们说的不是这些结构,而是造字结构。古代分析字形时有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六书。

1、六书

简言之,六书就是六种字类的意思,它是汉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汉字结构类别,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汉字结构及其使用的理论,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来源

六书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古代职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周礼》只有六书总名,究竟指什么,没有具体说明。到汉代解释六书的有三家: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周礼》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来源于刘歆《七略》,郑众的父亲郑兴是刘歆的学生,许慎是贾逵的学生,贾逵之父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郑众和许慎都是刘歆的再传弟子,汉人最重师承家法,因此一般认为,上述三家说法虽在名称和次第上略有出入,但来源相同,都是西汉末年古文经学大师刘歆所传:

            郑兴 —— 郑众

刘歆——    班固

            贾徽 —— 贾逵 —— 许慎

清代以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次第依据班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作为分析汉字构造的理论,是在分析汉字的学术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据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说解文字的风气就已流行。《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左传·宣十二年》“止戈为武”;《宣十五年》“反正为乏”;《昭公元年》“皿虫为蛊”。但这时说明的文字多为还多为表意字,其目的大都是用来附会一定的政治主张或哲学见解,而非纯文字意义上的分析。到汉代说解文字的风气很盛,《汉志》和《说文叙》都记载西汉末年平帝时曾征召爰礼等百余人在未央宫讨论文字,所以我们说,六书条例是在广泛汲取汉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形成为较系统的理论。

3、六书内容分析

A、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这是说,把事物的形态描绘下来,其书写特点是随着事物形体的不同而曲折变化,亦即随物赋形。解释象形字的条例是:某,某也,象形;某,某也,……象形;某,某也,象……之形。如,

吕,脊骨也,象形;

斗,十升也,有柄,象形;

牙,壮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可见,象形是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构造字形以体现词义的造字方法。其特点是:

1)它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字形体现具体物象;

2)结构自由,只要不失对象的特征,正反、正侧、繁简皆可:月:人

3)整体性:不能从中剖析出两个独立的字;

4)纯表意字,无任何表音成分。

注意:1)象形字与图画的联系:一般说来,象形字都是从图画演变来的,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形象性符号,作为文字,它是与语言中的词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固定的读音,并表示一定的概念,而图画不具备这些特征。

2)不同的象形字产生的时代有先有后。总的说来,象形字是文字发展初期的产物,在甲骨金文中,象形字占的比重不小,后来不少甲金文中的象形字被后起的形声字代替了,据清代学者王筠统计,《说文》中的象形字只有264个,仅占其正篆总数的4%左右。

3)重要性与局限性:象形居六书之首,是一种很重要的造字方法,虽然不多,却是大多数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构造组件,整个汉字体系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应看到,用象形的方法造字有很大的局限性,语言中大量的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无形可象,而有些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虽然有形,却又难以取象:如刃、本、末等字,这就远远不能适应记录词的需要,因而古人又同时创造出另一种造字方法——指事。

B、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看到它的外形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仔细辨察它的结构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了。训释条例是:某,某也……指事也。但这种很少,一般用“象……之形”或“从某从某”来说明,如:

上,高也……指事也。

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许氏这种解释是从识字角度提出的,但定义并不明确,易与象形、会意混淆。“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王筠)。

指事是指用抽象的线条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注指示性符号来构造形体,以表示抽象概念或不能用象形符号来表示的具体事物的一种造字方法。

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而且都具有视而可识的直观性,它们的区别在于:1)象形字是画成其物的,因而具有图画的特征;指事字则主要是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注指示性的符号来造的字,它的指示性笔画是字形表示词义的关键;2)象形表示具体的物,所记录的词都是表示实物的名词,而指事大都表示抽象概念。

指事字可以分为四类:

A、纯符号性指事字,即用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的抽象线条来表示字义:一               ,上              、缀     、回

B、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注指示性符号的指事字:本     、末   、刃  、亦

C、用具体图形表示抽象概念的指事字:

     :象台观之形;大       、夭右偏头,屈也   

D、改变原有文字的方向或增减其笔画的指事字:

      ,可     ,木、片

指事字在汉字总量中很少,有些抽象概念无法用符号来指,局限性很大,后来一般不采用此法造字。

C、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谊即义,指撝即指挥,指相关的二字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新的意义。全句指比并几个表示物类、事类的字或形符,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它们所指向的新的意义。概括地说,会意就是组合几个单纯表意符号,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体现新义的造字方法。其训释条例是:“某,某也,从某从某”;“某,某也,从某某”;“某,某也,从某……。”如:

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      坚,土刚也,从臣又土;

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杲,明也,从日在木上;

杳,冥也,从日在木下。

许慎举例有误:武,认为是止、戈二字合成,止戈意味停止争斗,是武(用兵)的最终目的,所以武由两字构成。其实,武古文作     ,一只脚(止),一件戈,表征讨义。信,或形声字。

构造特点:1)必须“比类”,即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它是合体结构;2)一定要“合谊”后,才能从中产生出新的意义来。

根据构成会意字偏旁是否相同,可把会意字分为:

A、同体会意:即构成会意字的几个偏旁相同:

     ,相听也,从二人。以一人跟随一人表相从。

     ,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用两木表示丛木相依的树林。

     ,众石也,从三石。三石即多石。

     ,群车声也,从三车。三车即多车,表示群车行驶的巨大声响。

B、异体会意:构成会意字的几个偏旁不同:

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人靠在树旁正表示停止劳作休息之意。

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示是神,表示一人跪在神前膜拜,开口祝祷。

暴:晞也,从日出廾米。

根据构成会意字偏旁的多寡,又可把会意字分为二体会意、三体会意、四体以上会意。

在数量上会意字比象形、指事字多得多,据王筠统计,《说文》会意字有1260个,将近《说文》象形字的五倍,指事字的十倍,但它们都不表音。

D、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根据要表示的事物类别特点确立一个意符,再取一个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与意符相结合,构成一个新字。“事”是指字所要表示的事物特点,“名”即字,此指意符,“譬”指譬况,汉代表示音读的一种方法,声符表示形声字的音读也是譬况性的。所谓形声,是用表意偏旁与表音偏旁两部分相结合而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意符也叫形符。

意(形)符是形声字的表义偏旁,但绝大多数义符并不能确切地表示具体的字义,而只能表示字的意义范畴或事物的类属,如以“人”为意符的字,“儒、侠”等属于人的类别,“倨、傲、俭、侈”等属于人的德行,“俯、仆、偃、僵”等则属于人的动作。同是以“人”为意符,意义上就要分属好几个大的类别。当我们看到以“人”为意符的形声字时,就只知道这个字与人有关,至于究竟表示什么,那是不确知的。可见,意符只是给形声字的意义划定一个相当笼统的范围。

形声字的声符是用来表示字的读音的,但也只是相近,并不十分准确。由于语音是不断变化的,使得形声字的声符与字音的对应关系并不那么整齐划一,同从一声的字,有时相去很远,同时又因语音变化是有规律的,形声字的读音与声符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如分,盼,粉纷芬氛,贫扮坌;岂:觊,凯铠恺,桤。

形声字由意符和声符组成,而意符和声符的配置方式多种多样,粗分一下,大概有8种类型:

左形右声:河板祥织         右形左声:故期邹领

上形下声:宵葛霜筒         下形上声:贫柴烈恕

外形内声:闺衷术围         内形外声:哀辨闻鳳

声占一角:旌徒听寐         形占一角:疆腾荆赖圣颖

常见的是前四种,而以左形右声为最基本的方式。

有些形声字有两种以上的配置方式,从而异体:峰=峯,惭=惭,拿=合手,鹅==鸟我,古文字因为形体尚未固定,所以意符和声符的配置要自由得多,因而异体字也特别多。小篆以后,汉字形体趋于固定,意符和声符位置一般不再变动,但也有因配置方式不同,就成为不同的形声字:吟——含,忡——忠,裹——裸,晾——景,犹——猷,怡——怠,晖——晕,鏕—— 鏖;杳——杲

《说文》形声字说解体例是:1)从某,某声:这是一般的形声字,“河,从水可声”;“旭,从日九声”。2)从某,某省声指构成形声字的声符有部分省略:这是省声字,即声符被省去了一部分,目的是使新造字笔画简化,结构匀称。珊:从玉删省声;薨,从死瞢省声;3)从某省,某声:这是省形字,即意符被省去了一部分,其目的与省声字同。耆,从老省,旨声;屦,从履省,娄声;4)从某从某,某亦声:指声符除表音外,还兼有表意作用词义引申以后,为引申义所造的字如果是以表示本义的字为声符而构成的形声字,其声符即同时具有表意作用,如取,从又从耳,捕取——取妇:娶 ,如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声;阱,从阜从井,井亦声;仲排行第二,处于长少之间,中也,从人从中,中亦声。在“从某,某声”例中,有些声符也兼表一定的意义,如驷,一乘也上古一车四马,从马四声;诽:谤也,从言非声。非有责难义。诤:《说文》“止也,从言争声。”争有争辩义,故声兼义。正因为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义作用,所以有人提出音近义通的理论。

形声字既表义又表音的特点是象形、指事、会意等表意字所不具备的,它的产生使汉字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汉字发展的新阶段。形声字的最大优点是突破表意字表意不表音的缺陷,用声符同语音取得联系,这就使它能充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同时,形声字是利用现存的表意字作为它的构造组件而制造的,这就使得形声成为最能产的造字方法,凡是用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来表示的词,都可用形声字来记录。但形声字仍存在缺陷,意符表意和声符表音都不能完全准确、具体,形体上义符与声符又难以辨认,尤其是隶变以后,有些字的声符与义符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来。

E、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对这一类如何理解,最有争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许慎的话:1)形体上共享一个部首,“老”是部首,“考”属之,写时省掉下半部,而加了“丂”这个声符;2)考老意义相同(同义词);3)老考声音相近,韵部相同,今天仍属迭韵字。应该指出的是,《说文》并没有指出一个转注字来。

F、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指原来没有这个字,找一个同音字来代替表示某一词义。也就是说,语言中有的词并没有专门为之造字,于是就根据这个词的声音,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如,“我”本是一种有锯齿形刃的斧形武器,借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焉”本表示一种鸟,《说文》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借用作虚词。由上可见,假借有两个特点:

1)本无其字,即用假借字表示的词,事先一定没有表示它的本字,这是造成假借的原因;

2)假借字的读音与所需要表示的语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只有“依声”,才能“托事”,这是造成假借的条件。

假借在古代书面语言里使用得十分广泛,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有五个假借字,这是为什幺呢?除了大量的表示抽象概念的词,特别是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气的虚词很难为它们造表意字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里词汇量太大,如果每一个词都要规定一个专用符号,汉字的数量就会大到令人无法掌握的地步,但是书面上又要求每个词都要有记录它的符号,这就导致了用字与造字的矛盾,作为表意文字,克服这种矛盾,只有采用借字标音的办法,扩大现有文字记录语词的职能。假借的广泛使用,正是为了弥补造字的不足,以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而产生的。

上面说的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还有一种所谓本有其字的假借,又称通假,指的是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有记录它的字,但书写或传抄的人却写了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那个本来应该写的字叫做本字,那个同音或音近的字就叫通假字,也叫借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来自谢项王。(鸿门宴)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八月剥枣。(豳风·七月)杜甫《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郊,无食无衣一妇人。

这种放着本字不写,而用同音或音近字来代替,就象今天的人写错别字。不过这在古代特别是上古时期文字缺乏规范的情况下是允许的。汉代以前没有产生促进文字规范化的字典,书写工具又有许多不便,书面材料辗转传抄,就容易采取同音替代的办法,而且往往用笔画较简的字来代替笔画较繁的字,这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趋向,也是先秦两汉古书中通假现象较常见的原因。

本有其字的假借是放着本字不用而写上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无其字的假借是因为没有本字,不得不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这是二者的根本不同。

假借与引申的关系:借字标音纯粹是使用文字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而词义引申则是一种语言现象,词义发展以后,仍旧沿用字形,不另造新字来表示,这与依声托事的假借很不相同的,当一个字用来表示与本义有关的意义时,那就是引申,与本义无关的时候那就是假借。根据这种区别,许慎举例是错误的,“令长”是引申而并非假借,令本是指命令,引申为发命令的人,即长官;长本是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长官的长。

4、六书简评

A、六书是前人在整理汉字的过程中,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汉字构造与运用的条例,而并不是什幺人先制订好这六种条例而后来造字。

B、六书中只有前四书与形体构造有关,后二书与前四书性质不同:前四书是造字规则,后二书是用字规则。戴震说:“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这就是“四体二用”之说。四体又可以分为两类:象形、指事为一类,属于独体字或基本上属于独体字;会意、形声为一类,其基本特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成的。

C、六书中最重要的是象形、形声、假借:象形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形声字是在它的基础上制造的,一部分指事字也是以它为基础而造出来的;形声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法;假借扩大了汉字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造字初期,汉字字数比较少,没有假借这种方法,汉字就难以发挥它记录汉语的作用;另外,假借虽是用字问题,不造成新字,但它是创造新字的桥梁。

D、六书中问题最大的是指事、转注。后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指事易同象形、会意混淆;转注义例不清,是六书说的主要不足。

E、六书说并不局限于文字形体的分类,从许慎的义例以及有关部门的说明来看,六书已涉及到汉字的产生、演化和运用等重大问题,从而构成了汉字形体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本义的探求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作为一种完备的文字系统,汉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汉字有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甲骨、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主要书体,其演变以秦隶为转折点,可分为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古文字阶段起自殷商,迄于秦代,包括甲骨、金文、篆文;隶楷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至今,包括隶书、楷书以及与此并行的草书和行书。

1、甲骨文

甲指龟甲,骨指兽骨,指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汉字,发现于清代末年(1899),地点是殷商国都今河南安阳,因商朝灭亡,都城沦为废墟,因而早期古文字学家又称甲骨文为殷墟书契或殷契。

目前已出土甲骨约十六、七万片,已知甲骨文单字近五千个,经各家考释,确认的只有一千个左右。

形体特点:1)四体均已具备;

2)广泛使用假借,大多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其自东来雨?:该是从东边来雨吧?

除了雨字外,其余四字均是假借用法:    (其)指畚箕,一种撮土工具,此用作虚拟语气词;    (自)指鼻子,此作介词;   东指类似口袋的东西,此指方位;来    指小麦,此指来去的来。据统计,甲文时期按假借用字的占90%以上;

3)合文很多,即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形式上象一个字,实际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4)多异体:同一个字的方向或部位无定,结构比较自由,如卜字,有反写、正写、倒写各体;义近的偏旁可以互相代替,如从牛的牝、牡可从羊、从豕、从犬、从鹿等;同一字的繁简也无定,如“羊”字就有四十个繁简不同的异体;还有造字方法不同而成为异体的,如凤、星、囿,有形声、象形两体;

5)线条瘦硬,笔画多方折:甲文是用刀刻在甲骨上的,笔画细瘦,以方折为多,使得相当一部分象形字失去了象形的意味。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称铜为金,故得名。商代后期开始流行,至周朝达到高峰。传至今的七千三百多件,字数四千左右,已认识的约有两千多个。形体特征大体类似甲文,后期金文形声字明显增加,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渐趋定型,合文也大为减少。由于金文是用模铸在青铜器上的,尽可以慢慢加工以求美观,所以金文笔画总特点是整齐、匀称、粗圆、肥厚。

3、篆文

大小篆的合称。大篆即籀文,一般认为籀文是春秋至战国之际的文字,它上承西周金文,下启小篆。今天能见到是前八世纪秦所立十个鼓形石碣上的刻石文字——石鼓文。

小篆又叫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的标准字体,其特点是,字形较之以前的古文字都要整齐匀称,简单而定型,异体字大大减少,合文被淘汰,是我国古文字发展到最后也是最进步的书体。

4、隶书

秦代通行小篆的同时,又有隶书通行。它是一种比较简便易于书写的字体,隶是徒隶的意思,最初使用的是一些徒隶,因而得名。

隶书分为两种:秦隶和汉隶。秦隶也称古隶,通行时代是从秦末到汉末,笔法方折平直;汉隶又称今隶,从秦隶直接演变而来,其通行时代是从东汉初年直到晋初,笔法扁方而规整,用笔有一套成规,有所谓波势挑法。

5、楷书

又叫真书、正书,是自东汉末一直到现在通行的字体,由汉隶直接演变而来,结构与汉隶基本相同,只是稍有简省。它萌芽于东汉,成熟于魏晋。魏晋南北朝的碑刻,也属于早期楷书,结体和用笔仍留有隶法,通常被人称为魏碑体,到了唐初,隶意全部消失。楷书的笔画结构很严谨,可为楷模,所以唐以来就用楷书去指称“真书”或“正书”了。

6、草书

草,借名于草稿,起源于书法的简捷明快,作为一种字体而正式具有其名,还是东汉章帝时的事情。草书有三种类型:章草、今草、狂草。章草就是汉隶加以简化,从东汉章帝的时候提倡起来的,它以隶书作底子,飞写起来,仍然字字独立,只是笔画中已有萦带。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加快行笔,增多圆环,钩连变化,一挥而就。上下字之间,笔画往往相连,偏旁往往相借,书写流连,但求略具楷书轮廓,尚能辨认而已。狂草就是大草,最草的草书,从今草变化而来,它难写、难认、难学,已脱离了文字的实用性,成为一种艺术品了。

7、古今文字形体的差异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笔势与结构两方面。所谓笔势,指的是字的笔画形态,结构是指字的组装结构(组成方式)。

从笔画形态上说,古文字用的是线条,是以弧线为主的线条,其特点是曲折圆转,具有浓厚的象形意味;楷书使用的是点、横、竖、撇、捺等笔画,其特点是平直方正。

组装结构是指字的各部分之间是如何搭配的。从结构上说,古文字主要从表意的原则来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楷书的结构主要服从于书写的方便和形体的统一规范。

8、汉字形体的变化对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A、形体笔画逐渐符号化、线条化:所谓符号化,是指与文字形体笔画的形象性而言的。表意文字起初是力图以字形结构体现词义,形体笔画的象形性较强;但不便书写。于是在发展中便逐渐舍弃形象意味,趋向符号化,使得原来能够比较清晰地表现字义的字形走了样。后来由篆而隶,汉字经历了一次更大的变化,字形便完全改观,由原来的几百个基本符号组成,一变而为点、横、竖、撇、捺等十来个基本点画组成,字形的象形意味便荡然无存,以字形结构体现词义的特征也就丧失殆尽。

女:       女子静坐形              象一人敛手跪跽之形或背后缚手之形(掠夺婚),隶定时字形左转为“女”

首:

企:   象人踮脚跟     人直立之形:企鹅;踮脚直立之形,渴求得到某种东西的姿态:企求(望)

B、笔画或部件的省变与累增也会影响字形结构的分析:

车:

果:       象木上果实繁多                   与“田”字相混

直:     表一目而视,一线正直

乐:    从丝从木       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或增   以象调弦之器

C、向表音发展而引起的字形构造方式的转化,影响字形结构分析: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形声字占全部汉字的比例不断上升,不仅新造字多用形声法,而且还有许多象形、指事、会意字变换结构方式,转化为形声字。

囿:                            甲象苑囿中有林木,金文为形声

刖:      甲表示一手持刑具在断人一足,小篆成了形声字

D、字形讹变影响字形结构分析。汉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后世不少字的写法,不合原有结构,也就是对原有结构作了错误改变:

奔:     金,上象一人挥臂疾走,下加三止,表示奔跑迅速      从夭贲省声

字形讹变,又导致一些形体不同的字在结构上有所混同,这就增加了字形分析的障碍:

执:      表示人伸出双手被戴上刑具

艺:    金,表示伸双手培土

小篆将这两种不同的偏旁全写成了     ),《说文》持也,隶书又将其写成“丸”。

春泰舂奏奉:在小篆里上部都不相同:

春:    从艹从日,屯声,指草木春时生长;   泰:    从廾从水,大声

舂:    从廾持杵临臼,捣粟也(上午,杵省)

奏:    从夲tao(行趋义)从    从屮che(初生的草),进

奉:承也,从手从廾,丰声。丰象一串玉或树栽子。

 

二、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作用

1、求本义

古汉字在造字之初,一般是因形示义,不管是纯表意字还是形声字,词的较初始的意义都不同程度地寄寓在字形结构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求词的本义。根据字形得出的意义,一般来说,就是字的本义。当然本义的推求,需将字形分析与文献资料的考证结合进行,可是一个词的众多意义都获得文献资料的证明时,只有与其文字的形体结构相吻合的义项才是该词的本义。所以字形结构的分析是论定本义的首要前提。

2、掌握本义的意义

A、字的本义多数情况下也是词的本义,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所熟知的通常是文字后起的意义。但先秦古籍用的往往是字的本义、古义。不了解古义,囿于后起意义,阅读时就会遇到困难;反之,了解本义,就能事半功倍。如

《诗·七月》塞向墐户。

“向”在今天一般指介词,但在句中显然不是,与“户”相对,它也应是一个名词。《说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宀   ,交覆深屋也,象形。口是窗,向就是住房北面朝阴的窗子。农历十月以后,黄河流域时常刮西北风,所以要把朝北的窗子堵塞起来,以免寒气侵入。本句用的正是本义。

《左传·成公二年》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这句话是说物色(选择)土壤合适的地方,使之生产粮食。利,《说文》       

象镰刀收割农作物之形,因而“利”的本义应是收获的粮食,本句用的正是本义。

B、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推求字的本义,有利于我们按照本义的特点把众多的引申义贯穿起来,这对于掌握引申义无疑是有益的。

率:《说文》    捕鸟毕也,象丝网,上下其杆柄也。即训“率”为捕鸟网。《左·襄公十年》:“女成二事而后告余……牵率老夫以至于此”。指荀偃和士匄预先策划好灭偪阳以封宋国的向戍,然后请求荀罃发兵,荀罃反对,可是无效,只好随它们到了偪阳,围攻偪阳数月,雨季到了,二人又请求撤退回国,荀罃恼怒,说了这番话。这里“牵率”就是“牵网”,即“如同捕鸟牵网一样把我拉到这里”——网可以牵,所以率可以引申为率领,《淮南子·时则》“天子亲率三公九卿”;领导军队的人也叫率,《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率也有绳索的意义,因为网就是结绳制成的,古代用绳作为衡量土地的标记,所谓“疆以周索”,就是以周代法定的绳子量边境。因此就有“准绳”这个词,“准绳”就是法则或限度,因此率又训法则、限度。

3、怎样分析字形结构

1对于分析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来说,掌握部首可以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部首是字书用来归属汉字的一种体例,字书把具有相同的偏旁的字归纳在一起,立为一部,每部的第一字,通常是该部所属字共有的偏旁,就称之为部首。部首的概念最早是由许慎在《说文》中提出的,他运用六书原则,把汉字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归类,结果从九千多个汉字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作为部首,如“礼禧禄福祥祭”等字都带有“示”字;“瑾瑜琼瑛琳环璧”等几个都带有“玉”,于是就将礼等、瑾等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而把示、玉等抽出来置于每部的前面,让它们对部内的字起统率作用,这样“示、玉”等就被立为部首。

部首的建立既然是概括汉字偏旁的结果,那么部首与汉字就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形声字的意符同时又是形体构造上的偏旁,所以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为部首,不过我们应认识到,意符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它局限在形声字的内部;部首是对所统属的各个字而言的,它局限在部属字的内部,但是由于形声字占了汉字总数的绝大多数,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说:部首就是意符。

对于了解文字的本义来说,部首与义符同等重要,它标志着该部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围,《说文》540部一般都体现了这种情况。如,

又部:叔形声及右友会意:叔     ,拾也;       ,同志为友,从二手相交

       ,逮也,从又从人

       ,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后作“佑”。

注意:A、对部首注意从类别上去考察,如:

斤是一种砍伐工具,所以从斤的字与砍伐、截断有关:斧斩斫断所斯

页指头,从页的字与头有关:颈 题额 额俗称脑门子 项领颜颠顶硕颁大头 颇头偏 顾回头看 顿磕头 颗小头 颔面黄 烦热头痛也

宀指房屋,含宀的字大都与宫屋有关:宗祖庙官官府宇屋檐安宅家宫室

欠指人呵气,从欠的字大都与吸气、呵气有关:吹歌欢欣歙鼻子吸气

酉古象酒樽,借为酒字,凡从酉之字都与酒有关:酋掌管酒的长官 醴名酒 配酒色醇酒质厚 酹以酒沃地 酣酒喝得很畅快 酷酒味浓

B、有些楷书部首不能独立成字,注意这些部首的变形:

方人旗帜飘扬       :旗旌旗族旄旎

阝(左):阜,大山,从阜之字多与山有关:陵 阿大陵 隅山角 隘险要的地方 阻山路难走 阴阳陟降 [ 陆阶除陛——高]

阝(右):邑,居民点。从邑之字多与行政区划或地理名称有关:鄙五百家 邻五家

C、有些部首在楷书里形体相近,甚至混淆,要注意区别:

月:朔期望朦胧;  肉:胃腴膏膳修;           示(礻)衣(衤)

D、部首有两类:一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一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说文》540部属前者,《字汇》214部属后者。与前者相比,214部无论是部首的分合,还是字的归部都有较大的不同,它只检字方便,不考虑部首是否能标示所统属的字的意义范畴。部首的归并,有的还不至于影响字形结构的分析,如刀,刃韧归刀部;但有的就影响结构分析,如把匕(化)、北、匕归为匕部,部首就不能再标示所属字的意义范畴。

2)分析字形结构,还应参考《说文》,这是研究汉字形体的重要参考书,它保留了许多古代的文字训诂材料,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文字学理论,是研究甲骨金文的不可缺少的桥梁。

《说文》共15卷,分540部,入于正篆者9353字,入于重文者1163字,合计10516字,说解用字133441字。全书以说解文字形体为主,同时兼明文字的本义本音,其特点是文简义奥,初学者需要参考清人注本:段玉裁《说文注》、桂馥《义证》、王筠《句读》、《释例》、朱骏声《通训定声》,俗称《说文》四大家。

 

 

第三节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一、古今字

1、定义

所谓古今字,是对前代数词数义共享的统用字与后世为示区别而出现的分化字的称呼。

上古汉字数量少,常有一字书写多词的兼职现象,但若干不同的词在文字符号上没有区别,影响书面交际,后世为了加以区别,便给其中的某些词再造新字。如:

说:说明、解释:《论语·八佾》:成事不说。/ 喜悦:《左·僖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责: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债务:《战·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贾:商人:《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价格:《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后来造出的区别字是:悦、债、价。分化字与原字出现的时间必然有先有后,原字出现在前,被称为古字,分化字出现在后,被称为今字。

2、今字产生的途径

1)通过字义的假借而产生:

采彩:采的本义是摘取,《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用的是本义。在古书中“采”又用来表示文彩、色彩的意思:《史·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采表示色彩义,这是假借用法,后来为了区别,为色彩义造了一个“彩”字。

莫暮:莫的本义是日落黄昏之时,会意字,古书借用来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为了区别,便又造“暮”来表示黄昏义。

象这样通过文字的假借而产生的古今字,在古今字中所占比例很大。由假借而分化出后起字,细加分别,又有两种情况:a)为假借义另造新字,如采彩;b)为本义另造新字,如莫暮。

2)通过词义的引申来产生

赴讣:赴本义是奔向,《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引申为奔告丧事,《战·楚策》周怒,赴于齐。为了区别,后来便造了讣字来表示奔告丧事。

益溢:益,小篆象水漫出器皿之形,本义为水漫出来,《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引申为增加,利益。《孟子·告子下》曾益其所不能。益为增加。《左传·僖三十年》若亡郑而益于君。益为利益。后来为“水漫出来”的意义造了“溢”,引申义仍作“益”。

由引申而分化出的后起字,也有两种情况:a)为引申义另造新字,如赴讣;b)为本义另造新字,如益溢。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

3、古今字举例(古字在前,今字在后)

取娶   竟境   昏婚   孰熟   亨烹   禽擒   卒猝   刑型   虚墟  暴曝

景影   县悬   共供   属嘱   式轼   错措   伯霸   战颤   被披  奉捧

风讽   或惑   反返   队坠   要腰   知智   名铭   敛殓   邪耶  然燃

适嫡   田畋   其箕   戚戚   见现   道导   监鉴   舍捨   展辗  丽俪

辟僻避辟譬嬖

4、今字的特征

今字同古字比较,无论在字形、字义上都有显着的特征:a)字形上,今字一般是在古字基础上增加意符或更换意符构成的;b)从所表示的词义来看,今字所表示的只是古字所兼表的数词数义中的一项,因而有些兼职较多的古字会有若干今字,古字在今字产生后并没有被废除,它移交给今字的只是它所担负的几个职务中的一个,还有别的职务没有被卸掉。

古今字

A、由假借产生

a、今字(表本义)—— 古字(表假借义)

b、今字(表假借义)—— 古字(表本义)

B、由引申产生

a、今字(表本义)—— 古字(表引申义)

b、今字(表引申义)—— 古字(表本义)

5、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通假字是一个历史横断面上的共时现象,通假之时,本字与借字都存在着,因而在同一时期的作品中相代替。古今字是历史发展中的异时现象,统用之初,只有古字,并不存在今字。通假字中借字对于本字是文字书写中的简单替代,它与本字的联系是临时的;古今字中今字对于古字是文字制造上的有目的的分化,它与古字的联系是确定的。今字出现后,今字与古字各司其职。有人不写今字,仍写古字,那是后世文人好古,也与通假有别。

何荷:在背负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个字,但在意义上却是假借关系,如果认为何是荷的通假字,那就错了,因为何的本义是负荷,只因后来假借为疑问代词,久假不归,才造了一个字表示本义,说“何”通“荷”是本末倒置。

二、异体字

1、定义

异体字就是形体不同,但记录着同一个词,即音义皆同的一组字。因为记录同一个词,所以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转换。

2、异体字从来就存在,在甲、金文中,一个字常有二三十种写法,到战国时代,更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异体多必然影响到正常交际,秦始皇统一文字,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废除异体,但经过整理的小篆,《说文》中仍然收录了不少异体字。楷书通行以后,虽然历代都实行文字规范,也有了字书,但民间的异体字仍有增无减,历代的字书、韵书都收录了不少异体字。《康熙字典》收字近五万,但异体字占了近三分之一。1955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共810组,每组中选定一个比较通行而又笔画简单的字,其余的停止使用,共废除异体字1055个,但要读通古书,就必须多识点异体字。

3、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A、文字是人创造的,造字时并没有谁订出统一的规范,因此在字的形体方面就不可能那么整齐划一,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是难免的。

B、异体字的产生与汉字的性质密切相关,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个字的制造既可以采用会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形声的方法;同是形声字,采用什幺意符或声符,也有多种可能性;人们可以按自己的主观想象为一个字造出多种形体;

C、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地域分散性和文化的不普及是异体字不断产生并存在的社会原因。

4、异体字形体差异的主要表现

A、造字方法不同:主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如岳、

B、形声字所使用的偏旁不同,其中有意符的不同,有声符的不同,也有意符声符都不相同。驩欢,儋擔,驱敺,裤袴,昵暱,村邨,蹟迹

C、偏旁位置的不同:峰峯、蹴蹵、惭慙、鹅

鸟我;

5、异体字与非异体字的不同

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互换即彼此职能相同,这是异体字的实质,由此我们可划分异体字与非异体字的分别:

a)寘置:虽然意义相近,后世读音也相同,但两者职能并不完全相等,且古音也不一样,因此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b)雕凋:古代读音相同,在某些意义上也互相通用,但有些地方并不相通,而且本义不同,这些字不能看作异体字;

c)有些字属假借用法,如亡和无:其通用是临时性的,在一般情况下仍各司其职,并且古音也不同,更非异体字。

6、历史地看待异体字

异体字也是发展的,要历史地看待。有些字在上古是异体字,到后世却分化开来,不是异体字了:喻谕:原为异体字,是造字中义近意符互通而形成的义符不同的异体字,在上古文献中可以互换,后世它们都分化开来,不再是异体字,“晓谕、诏谕”之谕不能写作喻,比喻之喻不能写作谕,其它如:讶迓、孩咳、份彬、濒滨,同。

 

三、繁简字

1、定义

它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在表示同一个词和意义的字中,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繁体字被简化后笔画少的叫做简体字。

2、繁简字内部的对应关系

A、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简化字的职能相等于与之对应的一个繁体字的职能,其来源有五:1)将繁体字的笔画或偏旁加以省改或删减:黏粘、憐怜、僅仅、開开、處处、劇剧、聲声、廣广、飛飞、標标、燭烛、婦妇、習习、點点;2)草书楷化:东、门、书、会、伟、乐、辦办、學学、為为、當当、盡尽、歸归;3)采用古异体字中笔画较简的字:雲云、採采捨舍、氣气、從从、網网;采用古体字:禮礼、趕赶、無无、棄弃、萬万、燈灯、辭辞、遷迁、筆笔、亂乱、傑杰;4)符號替代:鷄鸡、鳳凤、歡欢、嘆叹、對对、戲戏、鄧邓、這这、樹树、聶聂、轟轰;5)新造字:遠远、態态、認认、補补、竊窃、滅灭、寶宝

B、少数简化字与繁体字是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就是说,一个简化字兼代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来意义有出入的繁体字。这类简化字,从来源上看有两种情况:1通过归并表义上有联系的古今字、通用字而来的简化字:復複复(说文:行故道也):復是复的累增字,表示回复(回来/去、恢复);複是复意义引申的分别字,表繁复(夹衣/层),古籍中複復并不等同;舍捨:古今字,古舍字只将舍弃义交给“捨”字承担,其它义如房舍、馆舍、居室仍由舍表示,不能写作捨,二者不等同。2用同音替代的办法归并意义上原本毫无关系的几个繁体字而来的简化字:

后後:后指君王、王后,後指前后的后;

余餘:余第一人称代词,餘指丰足、剩余;

饥饑:前指饥荒,后指年成不好;

干盾牌 乾干湿 幹才干 榦树干;升容量单位,量器 昇升起 陞提拔

丑干支醜;仆跌到僕奴隶;几;谷;里乡里、里程;征-伐徵-求;

鐘鼓鍾容器;猎获穫收获;臓 -府髒肮脏;曆日历法歴经历

纤:纖纤细,xian 縴 -绳qian

雁鸟也;鴈鹅也;、鬬斗

《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第三章     词 汇

【重点难点】

古今词汇与词义的异同,联绵词,偏义复词,词的本义及其探求,词义的引申系列,同义词辨析。

【教学思路】

让学生感知古今汉语在词汇、词义方面存在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借助工具书,能够建立词的意义发展线索;掌握辨别词与词组的方法。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不同时期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们在词汇方面既有发展与演变的关系,又有继承与沿袭的关系。古今词汇比较起来,其发展变化有三种情况:

1、大量新词不断产生出来;2、旧词消失;3、基本词汇保存下来

前两点指的是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后一点指的是词汇的继承。

1、新词的产生

词汇是语言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中对于现实生活的变动最敏感的部分,也是变化最快的部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习俗等等的不断发展,人类本身思维的深化,思想、新概念也大量地产生出来,这些都要求语言能够满足适应新的交际需要,因而也就推动了新词的大量产生,比方我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建立,汉唐时期跟西域、南海民族的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流传、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一些民族的迁徙与融合、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这些大的社会变动、无一不在汉语词汇史上留下很深的痕迹。

据统计,甲骨文时期用以表达衣食住行的只创造了15字,金文时期就创造了71字,而《说文》时期就增至297字。我国的医学、生理卫生学到了战国时期有了较大的进步,因此有许多新词也随着产生:疡疮、痹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痈毒疮、疥疮、炙烤、肌、脂、腹、肾,这些字在金文中才出现;桌、椅、侍中、孝廉、葡萄、塔等词出现,是社会习俗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扩大出现的。

桌:古代无此,用的是几、案,案本指食盘,成语有“举案齐眉”,引申为食桌—→ 桌子。桌字本写作卓,后改为棹,到宋代才改为桌字;

椅:到宋代才出现此字,本写作倚;侍中、孝廉:到秦汉时才出现的官制名,侍中是丞相属官,任务是侍从皇帝,顾问应答;孝廉本是汉代选拔官吏两种科目的名称,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到汉武帝元光元年,才出现“孝廉”。

葡萄是张骞通西域后才出现的,本写作“浦桃”;

塔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出现的,本写作窣堵坡、塔波,后省作塔。

《说文》收字9353字,《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从中可以看出汉语新词产生的概貌。

从甲骨文以来,汉语词汇是以新词不断增加的总趋势向前发展的,按有关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的词汇、抽象名词、概括性的词汇(意识形态方面词汇)、虚词的顺序发展新词。在春秋战国时期,新词的增加以单音节为主,唐宋以后以增加双音节词为主。语言的音节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单音节词增加到一定限度后,就会造成很多的同音词,用双音节构成新词,就能在不增加音节的基础上造出大量的新词来,而且,一个单音节词所能容纳的义项也是有限的,包含的义项太多了,就会造成表达、交际上的混乱,于是由两个意义相关的单音节词组合为一个双音节词,就成为构成新词的主要途径。

2、旧词的消亡

新词在产生的同时,旧词也就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有的事物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却被历史淘汰,表示这些事物的词也就不再被人们使用,如与某种社会制度有特殊联系的词汇,由于社会制度的变更,在后代的社会中已经陈旧,不再使用:太监、妃子、员外、诏书:《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皂舆隶僚仆台是奴隶社会对奴隶的等级划分,随着奴隶制度的消亡,这些词也就消失了(指在原有意义上而言)。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古代需要区别的事物,后代也就不再需要区别了,如在以畜牧生活为主的社会里,騩(gui51,浅黑色)、驖(tie214,赤黑色)、驪(深黑色)、驄(青白杂毛)、駹(mang35,面颡皆白)、騢(xia35,赤白杂毛)、馰(di55,白额)、駓(pi55,黄马白毛),牜巿(pei两岁半)、牜参(san三岁半)、牭si、骛(下为羊,wu出生六个月的羊羔)、羜(zhu出生五个月的羊羔)、豯xi出生三个月的小猪、豵zong出生六个月的小猪、豣jian三岁猪,它们的区别很明显,表明人们对牲畜的认识,但当社会发展到农耕生活为主的时代,这些词就渐渐失去了它们的重要意义。

古代男子均蓄胡子,而且讲究保养,借以装饰容貌,因而对胡子根据长的部位不同加以区分:嘴巴下面的叫鬚,嘴唇上方的叫髭(--须皆白),两旁脸颊上的叫髯。

还有一些词,所表达的概念古今相同,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概念已改变了名称,如先秦时期称屦,秦汉以来称履,现代称鞋;古代称辛,现代叫辣。

3、基本词汇的保存

语言中有很大一部分词从古到今保存了下来,这就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最稳定的部分,它们全民通用,历史悠久,并且是构造新词的基础,如天地山水、风雨雷电、长短新旧、大小生死、东南西北、人手牛羊、一二三四等,这些词从古到今沿用下来,很少有变化,并且以这些词为基础,产生了许多双音节以至多音节词,如人:甲文中就已存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双音节词:人才、人称、人道、人丁、人防、人格、人工、人机、人杰、人家、人间、人口、人类、人力、人马、人民、人情、人物、人中;鄙人、个人、常人、安人、白人、病人、仇人、成人、恩人、爱人、矮人、大人、工人、贱人、泪人、良人、丽人、路人、恋人、佳人、高人、红人、客人、怪人、坏人、奸人、巨人、活人、富人、忙人、每人、美人、媒人、拟人、女人、能人、仆人、奇人、亲人、情人、穷人、私人、死人、小人、生人、熟人、圣人、伟人、异人、佣人、主人、丈人。(71)说基本词汇是稳定的,但并不是说这些词一点变化都没有,有些基本词的使用范围有变化,如日古有二义:太阳和时间(24小时),并且都可以单独使用:《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孟子·离娄》子来几日矣。今天“太阳”这个意义上已不能单独使用,自唐宋以后人们在口语中就使用“太阳”一词而不用“日”,但“日”这个词并没有消失,首先在表示时间这个意义上,“日”仍单独沿用;其次在表示“太阳”这个意义上,虽然不单独使用,但它仍保存在一些词、词组或成语中:红日、日光(灯)、日食、日薄西山、日月如梭。

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就其总的趋势来看,大体上可以说,从数量上看,由少变多;从表达思想的功能看,由粗疏到精密,从语音形式看,从以单音节词为主变为以多音词为主(主要是双音节词)。

二、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而字是记录词或语音的书写形式。字和词不能划等号,有时,一个字记录的是一个词,有时,一个字记录的不是词,而是一个音,如玻、葡,它们是有音无义的。同一个字,可以代表几个毫无关系的词,如咳:ké咳嗽,hái小儿笑;反之,同一个词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形式来记录,如奔可作犇,哲可作喆。

古代汉语词汇,按语音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两大类;按词素来分,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所谓单音词,就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字,单音词当然只有一个词素,所以就必然是单纯词。

(一)单音词

1、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与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不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在词汇中占绝对优势,如《曹刿论战》“齐师伐我”中,是由四个单音词组成的,翻译时就都变成了复音词,即“齐国的军队进攻我国”。这就是译文比原文多的缘故。

2、古代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对比关系

A、换了完全不同的词:《战国策·齐策四》“岁亦无恙耶?”岁:年成;恙:灾害。

B加字增字:附加词头与词尾:《战国策·楚策》“虎求百兽而食之”:虎:老虎。/ 《战国策·齐策》“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兔:兔子。

C、利用古代两个单音词作为词素合成一个复音词:《左传·僖四》“齐侯陈诸侯之师”。陈:陈列。古汉语里有些单音词,作为词来说,它已经死亡了,但它的意义仍通过词素的形式保存在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中。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帮助我们加深对古代汉语单音词某一个不太为我们熟悉的意义的理解。

微:(古)精妙,《史记·屈贾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保存这个古义的现代复音词有微妙、精微。

【奴】佐丹奴、美尔奴、依米奴、马沙奴、米兰奴、积姬丹奴、天奴、马天奴、圣天奴、华伦天奴、姿姐奴、曼娅奴、敦奴、欧柏兰奴、多利安奴(服装);节奴

【霸】彩霸、厨霸、凉霸(空调)、浴霸、面霸、词霸、电霸、水霸、车霸、鱼霸、油霸、波霸、声霸

【吧】陶吧、网吧、箭吧、迪吧、冰吧、氧吧、泡吧、怀吧、书吧、

【族】追星族、装嫩族、上班族、红唇族、推销族、打工族、工薪族

【改】工改、房改、医改//  卡、工(钟点工)

【坛】体坛 歌坛 影坛 泳坛 足坛 网坛

【星】歌星 明星 笑星 舞星 泳星 新星

【阳光】阳光――企业、工程、医院、小区、体育、家教、男孩、丽人

【极品】极品――五笔、飞车、家丁、无赖、恶男、身材、诱惑、偷拍、名牌、笑话、脓包、鱼头煲、丑女、足浴、菜鸟、车模、师奶、流氓

【休闲】休闲――酒吧、歌厅、舞厅、火锅、足底按摩

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的“旧词新解”:
贤惠:闲在家什么都不会。可爱:可怜没人爱。偶象:叫人呕吐的对象。
奸情:坚定不移的友情。不错:长的那么丑不是她的错。
天才:天上掉下来的蠢才。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3、阅读古书时对古代单音词在训释上应注意的问题

A、不能把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当作现代汉语的复音词

1)盖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史·司马相如列传)

2)璧有瑕,请指示王。(史·廉蔺列传)连动结构

3)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塘,堤岸,偏正;今有海—、河—、钱—、瞿—。

6)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晋书·羊祜传)  景,日光。联合词组

7)开卷得意,忽如会面。(白居易:与元九书)

8)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白居易:琵琶行序)

由此可见,古代单音词连用时构成某种关系的词组,这些词组有的到后来凝固成词,且有固定的形式,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所继承,由于两个单音词的连用和一个双音词在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上完全相同,因而易引起混淆。

9周、田皆以政治着称,递迁大位。(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政,政治;治,治理得好。动补

10赵王埽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史·魏公子列传)动宾

11先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结成儿女亲家(结为婚姻关系)

12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左·宣15)动补

13案事发奸,穷竟事情。(汉·尹翁归传)案,查明;竟,追究;事,案件。

14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丰)

消,消减;息,增长。消长,并列结构

15荀卿最为老师。(史·孟荀列传)年(辈)长,偏正

16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五蠹)

寻,八尺;常,两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17)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今)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产生好感。感,情动与中;激,流水受阻而腾跃。受感动而振奋,动补。

18)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三国志·董卓传)

19)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长恨歌)

20)鹰乃学习。(礼记·月令)

B、注意古汉语里的词头词尾,它们都没有具体意义

2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王风·君子于役)

22)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以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23)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24)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二)复音词

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可分为两大类: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

1、单纯复音词

A、迭音词

迭音词指两个相同的音节重迭而成的词,有叫重言词,如《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夭夭,其少壮也;灼灼,华之盛也。

从迭音词与单音词的意义关系来看,可分为两类:一是迭音词同单音词的意义毫无关系;一是迭音词与单音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不过迭音词多带有描写性质:《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迭音词所表示的意义绝大多数是用来象声和绘景的,所以在韵文中运用的很多。

B、联绵词

又叫骈词、联(连)语、联绵字,这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宋代张有《复古编》首创“联绵字”名称,并举58例,元曹本《续复古编》收107条,王国维《联绵字谱》(观堂集林)收700多条,符定一有《联绵字典》。

联绵字的特点:1)从语音形式看,绝大多数联绵字的两个音节在语音上都是有联系的,有双声:参差、匍匐、犹豫、倜傥、仓猝;有迭韵:即韵部相同,而不考虑韵头:望洋、逍遥、窈窕、绸缪、逶迤、殷勤;有双声兼迭韵的:辗转、缱绻、燕婉;有既非双声又非迭韵的:陵夷(亦作陵迟,衰落义)、权舆、跋扈、狼藉、滂沱、扶摇;2)从意义上看,表示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解释,实际上只是纪录音节的标音符号:马虎:办事不认真;萧瑟:景色凄凉或指风吹树木的声音(萧,艾蒿;瑟,古代弦乐器);艾蒿:一种含有香味的草本植物。琵琶,一种乐器;3)从书写形式上看,联绵词的写法比较自由,从无定字;由于联绵词本身的音变,也由于时代、地域等造成的书写习惯的不同,一个联绵词常有多种写法:

匍匐、扶服、蒲扶、匍伏、蒲服、蒲伏、俯伏

委蛇、逶迤、逶蛇、逶移、威夷,《联绵字典》:“委蛇83体,音同而义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殊。”

憔悴、顦顇、焦瘁;踟蹰、踟躇、踯躅

联绵词的训释:一要把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作为意义的整体来看,不能强加分拆;一方面要摆脱字形束缚,因声求义,因为联绵词字无定形,王念孙《广雅疏证》云:“夫双声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多凿也。”又《读书杂志·汉书卷十六》:“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

犹豫:迟疑不决,又作由豫、犹与、夷由/犹、容与、冘/冗豫、淫预、滟滪。《颜氏家训·书证篇》云:“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孔颖达《礼记·曲礼疏》、司马贞《史记索隐》、颜师古《汉书注》皆主此说。其实,犹豫是一个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解释。

C、音译词

师——狮——狮子;

浦陶—蒲桃—蒲萄—葡萄;末利—末丽、末罗、摩利、茉莉。

袈裟:毠沙/

和尚毗岚、偈[]、魔[]、钵[多罗]、塔[]、僧[]、禅[]、旦那-旦越-檀越dānapati布施

Buddhā,(一)浮屠,浮图,浮陀,浮头,佛陀,佛驮,(b>f);(二)勃陀,馞陀,步他,勃驮,部陀(b>b);(三)母陀,没驮;休屠(b>m)。矛盾:何以先有(一),后有佛?汉明帝永平八年给楚王英诏书有“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絜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按,即优婆塞,upāsaka,在家的男性信徒)桑门(śramana,P.samana,息,贫道,静志)之盛馔。

拉萨:罗些,高適七绝《九曲词之三》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2242)

2、合成双音词(复合词)

1)定义:两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法组合而成的词。

2)形成过程:复合词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先是单音词的临时组合,有些单音词经常在一起连用,构成词组。这些词组逐渐凝固成词,为社会所接受;而在复合词产生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单音词与复合词并存。

古文中在一起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怎样判定它是词还是词组呢?一般说来,如果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它们的意义只是这两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各自仍具有独立的意义,那么这两字是词组;如果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那幺这两字就是词。这“新的意义”是指两字组合以后跟各自单用时的意义不同,有了改变。如:

社稷:国家/ 社,土地神;稷,谷神:《左传·僖4》“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汉书·龚遂传》“臣痛社稷危也。

矛盾:《高僧传》首尾之言,自为矛盾。

寻常:八尺为一寻,两寻为常。《国语·周语》其察色也,不过墨(五尺)丈寻常之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这三句的“作息”、“公姥”、“父兄”中, 只有“作”“姥”“兄”有实际意义。

或叫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关、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在表达上只用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的意义消失,只起陪衬作用,凑一个音节,如缓急、动静、成败、夷险、长短、安危、善恶、冥昭、祸福、风雨、车马、轩冕、得失、爱憎、作息、进退等。

“复词偏义”这种说法,是由黎锦熙在《国语中复合词的歧义和偏义》一文中首先提出,以后学界沿用至今。最早注意到复词偏义现象的是唐代孔颖达。《左传·襄公二年》“以索牛马皆百匹。”疏:“牛当称‘头’,而亦云‘匹’者,因马而名牛曰‘匹’,兼言之耳。经传之文,此类多矣。《易·系辞》云‘润之以风雨’,《玉藻》云‘大夫不得造车马’,皆从一而省文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云:

“虞翻作表示吕岱,为爱憎所白。”注曰:“谗佞之人有爱有憎,而无公是非,故谓之爱憎。”愚谓爱憎,憎也。言憎而并及爱,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又如:得失,失也。《史记·刺客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利害,害也。《史记·吴王濞传》:“擅兵而别,多他利害。”缓急,急也。《史记·仓公传》:“缓急无可使者。”《游侠传》:“缓急,人之所时有也。”成败,败也。《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异同,异也。《吴志·孙皓传》注:“荡异同如反掌。”《晋书·王彬传》:“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异同。”赢(盈)缩,缩也。《吴志·诸葛恪传》:“一朝赢缩,人情万端。”祸福,祸也。晋欧阳建《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皆此类。

1)今有一人,入人园(种树)圃(种菜),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吉兆)祲降于天。(战·魏)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汉书·窦融传)(骂其妻曰:生女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5)司马迁触天子喜怒。(柳宗元:答韩愈论史官书)

目前有关“偏义复词”的实质,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从语用角度看是一种修辞手段。传统所谓的偏义复词,多数并没有固定成词,“偏义”是一种临时性的语用现象。

(2)从语义角度看是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语义选择不同。偏义现象在同义、近义复合词中都是存在的,只是在反义复合词中比较突出,因而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客观上造成一个语境,二者之间起到相互制约或限制的关系,不表义语素具有显示表义语素意义的作用。

但这些说法在研究中也还存在着问题。第一,如果仅从语用的角度,认为偏义复词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或某种修辞手段,那么它就不是复合词,而是短语,这就不在词汇学研究的范围内了。第二,应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偏义复词,探讨其内部的语义构成,找出语素义与概括义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三,对传统的研究成果不可一概否定,应该承认偏义复词的存在。最好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历时性的研究,注意其语义的发展变化在偏义复合词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鉴于有些词只是临时运用,有人提出偏义复词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偏义复词首先必须是一个词,并且是一个并列式的复合词;2)偏义复词的词义等于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义;3)偏义复词所偏的意义必须已经成为该词的一个义项,即已经进入词义系统,而不能只是临时性的修辞用法。见肖晓晖《浅谈“偏义复词”的几个问题》(《唐都学刊》20032期),杜纯梓《论“偏义复词”》(古汉语研究20043期,71-79

《隋书·高颎传》我于高胜儿子,虽或不见,常似目前。

《隋书·蔡王智积传》有五男,止教读《论语》、《孝经》而已,亦不令交通宾客。或问其故,智积答曰:“卿非知我者。”其意恐儿子有才能,以致祸也。

《隋书·文四子传》朕近览《齐书》,见高欢纵其儿子,不胜忿愤,安可效尤邪!……庶人勇既废,秦王已薨,陛下儿子无多,何至如是?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继承与发展

1、古今词义异同情况

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多、减少和形式的变化上,而且很重要的一面,是表现在意义的变化上。社会现象的发展,导致词义演变的结果,使得古今汉语词义存在着差别。关于古今词义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A、词义基本相同,没有变化的,这主要属于基本词汇:风雨雷电、日月风霜、东西南北,但也不限于基本词汇,有些一般词汇也没有改变,下面这些词《说文》与《新华字典》解释就基本相同:

    尘也            灰尘         秕      不成粟        子实不饱满

    鸟在木上曰巢    鸟搭的窝     尝      口味之也      辨别滋味

    清也            水清

    恐也            恐惧         慈      爱也          仁爱

    庖屋也          厨房,做饭菜的地方

另外,象复音词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苍蝇、参差、窈窕、踊跃、逍遥、翱翔,意义没有变化。

B、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是指一个词的现代意义和它的古代意义毫无关系,如抢:今指抢劫,古指突过:《庄子·逍遥游》抢榆枋檀树;撞击:《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

C、古今词义的同中有异

这是指古今词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一些不同之处。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是从古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古之间必然要发生联系。有些关系比较明显,有些关系比较隐晦;有些关系非常密切,致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词义的细微区别;有些关系比较疏远,却又令人误以为没有关系。

以上三种情况,AB情况的字很少,一般情况是同中有异,对于阅读古书来说,难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古今词义微殊很容易导致误解。

《左传·桓三》凡公女嫁于敌国。敌国,不是指与我相为仇敌的国家,而是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成语有“势均力敌”。

《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舍不得。

2、古今词义演变的几种情况

古今演变的问题,人们常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比较研究。西方关于词义变化的分类有三种方法:

A发生学的分类法:从意义变化的原因出发的分类法,可分为由语言外部的原因引起的变化和由语言内部的原因引起的变化。外部原因指思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变化:灯:油灯—→电灯,英语pen(<Lat.penna羽毛):鹅毛笔—→ 钢笔;布:麻布或葛布—→ 棉布。

B心理学的分类法:根据参与意义变化过程的联想作用的类型来进行分类的方法。相似联想的意义转移就是比喻metaphor):

黄:居五色(青赤黄白黑)之中央,为中央正色,跟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央的“土”相配,在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摇篮),土地是黄色的,河水是黄色的,人的肤色是黄色的,因此,黄色被选作帝王之色,代表帝王。近代以后,“黄色”产生了淫秽、下流之类的比喻义:黄色书刊(画报、小说、歌曲)、扫黄(英语以blue表示)。

“黑”在汉语里通常作贬义性比喻,源于“黑”有“不洁”的比喻义:黑心、黑话、黑市、黑钱、黑手、黑名单

“白”常给人带来一种空白感,因而有“没有”的比喻义:白搭、白食、白卷、白丁、白饭、白开水、白费心;还能联想起“反动”:白区、白色恐怖

龙;本是神灵之物,后用来象征帝王:龙颜、龙种、龙庭、龙飞

凤:《说文》“神鸟也,凤飞,神鸟从以数万。”(民乐有《百鸟朝凤》)后也象征帝王:凤诏、凤池(凤凰池之略,特指古代中书省内贴近皇帝的要职)、凤车、凤辇、凤阙/邸;凤子龙孙、龙肝凤髓、龙凤呈祥、龙兴凤举、龙飞凤舞、凤冠霞帔、攀龙附凤、凤表龙姿、凤食鸾栖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凤歌鸾舞、凤愁鸾怨、凤眼、颠鸾倒凤

麟凤龟龙,在古代被称为四灵,所以唐人有李龟年、陆龟蒙,龟年鹤寿、唐代以后,龟趋向贬义,沦为詈词:称妻子红杏出墙的人辍耕录: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旧时称开妓院的男子;那个龟儿子又在说老子的闲话巴金:猪与狗;龟儿:白居易有《闻龟儿咏诗》诗,乃其弟行简之子字阿龟,后因以称年幼的侄子,今作詈词(龟儿子、龟孙子)、龟缩唐诗:万事如今龟缩头。日本姓名中龟字常见,仍是褒义。

仙:从人从山,人在山中。《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仙”既是超脱人世的,所以必然是虚幻缥缈的。在语义上,语素“仙”有若有若无义:仙人/女/侣/境/游/去/逝、飘飘欲仙

接近联想的意义转移就是借代(metonymy);

另外还有通感(synesthesia):尖表示触觉(刀锋很尖),也表示视觉(眼尖、尖塔)、听觉(耳朵尖、尖声)、嗅觉(鼻子尖);亮表示视觉(灯不亮、天亮了),也表示听觉(响亮、洪亮)。

圆:表示视觉(长河落日圆),听觉(牡丹亭·惊梦: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C)逻辑分类法: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1846-1921)在其《语言史原理》里首先提出来的,上世纪又通过房德里耶斯的《语言论》得到广泛传播。

按照这种分类,可以将词义的变化分为四类: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与轻重的变化,这是从一个词的前后意义互相串联的逻辑关系也即依据词义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这一角度来加以分析研究的。

1)词义扩大

指一个词今义比古义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大,内涵小。(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外延: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pipe笛子 —→ 管子;journey一天的旅行 —→ 旅行

河:(古)黄河的专称。《左传·僖公33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江:(古)长江。

皮:(古)带毛的兽皮,去毛的叫革。人皮叫肤。《左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诗·卫·硕人》肤如凝脂。今表层的都叫皮。

醒:指酒醉后恢复常态,今有酒醒。《楚辞·渔父》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在本义基础上的一种比喻用法;今主要指睡眠状态的结束:元稹《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睡:(古)坐着打磕睡(打盹儿):《史记·商君列传》时时睡,弗听

2)词义缩小

指一个词的今义比古义所表达的概念外延小,而内涵大。如fowl鸟→家禽;     deer兽—→ 鹿;girl小孩—→ 女孩儿;hound狗—→ 猎狗;[ tide本有时间、小时、季节、潮汐等意义,后来在出于同一词根的time(时间)以及借自法语的seasonhour的影响下,tide的意义起了变化,把“时间”义让给time,“季节”给了season,“小时”给了hour,而其本身只有“潮汐、潮水”义]

子:小孩的通称,包括男孩和女孩。《礼记·曲礼》子于父母,则自名也/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论语·公冶长》以其子妻之。(女孩)

金:泛指金属。《说文》银,白金;铜,赤金;铁,黑金。《左传·僖18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亲戚:既指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外,还可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虽欲孝,谁孝?—— 父母;/《战国策·秦策》富贵则亲戚畏惧。—— 妻、嫂(苏秦)。

报复:酬报;报答。《汉书·朱买臣传》:“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湌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特指指报积怨、愤恨。

3)词义转移

指一个词的今义和古义所表达的概念完全改变,前后两个概念之间在外延和内涵上都不一样。比较多的是有关身体、天象、动物、服装的名词,如头、心、心腹、爪牙、耳目、骨干、骨肉、血肉;风雨、风声、冻结、卫星;豺狼、狐狸、老虎、走狗;领袖、帽子、小鞋。knave男孩子—→ 仆人、无赖、坏蛋、流氓;blackguard仆人—→坏蛋、流氓;villain田庄上的农民—→ 乡巴佬。

府:(古)藏钱财宝物的地方。《谷·僖2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引申为官府:《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本义逐渐消失。

寺:(古)官署。《后汉书·刘般传》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太常寺,鸿胪寺:东汉时佛经传入中原,建白马寺置经,后来“寺”演变为佛寺。

脚:(古)胫(小腿),(今)足。

替:(古)衰微;废弃。《左传·僖33》不替孟明。/兴替。/(今)代替:《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对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了古人和今人对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的态度。这种差异有两种表现形式:词义褒贬的变化和词义轻重的不同。
     (1)
词义褒贬的变化

由于社会习俗和人们认识变化的影响,词义的褒贬扬抑也会随之改变,有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有的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有的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等等。

复辟:(古)失去君位的帝王重新上台掌权恢复统治,褒义。《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今义则指“国家政权落到旧制度的代表手里”,即被推翻的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是个贬义词。

明目张胆:(古)有胆识,敢作敢为,褒义。《宋史·刘安世传》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今)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贬义。

爪牙:(古)武臣,泛指辅佐君主的人,褒义。《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今)指亲信、党羽,即供人驱使的人、坏人的帮凶、走狗,贬义。

锻炼:(古)冶金;还有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贬义。《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现代则是褒义词,指通过体育运动来强健体魄,或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来提高觉悟、增强能力。

(2)词义轻重的变化

有些词,古义所表程度轻,今义变重;有些词,古义程度重,今义变轻。词义的这种古今变化,也是值得注意的。例如:
    诛:古义较轻,表示用言词责备。《周礼·天官·大宰》:“
八曰诛,以驭其过。”郑玄注:“诛,责让也。”贾公彦疏:“诛以驭其过者,臣有过失非故为之者,诛,责也,则以言语责让之,故云以驭其过也。”《广雅·释诂》:“诛,责也。”成语“口诛笔伐”之“诛”,即此义。后来“诛”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今义多用,并形成“诛戮”一词。

诬:古义本指讲话夸大其辞,虚妄不实,词义较轻。《说文》:“诬,加也。”段玉裁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之曰:此诬言也。”后来发展出“诬蔑”、“毁谤”、“诬陷”之义。《汉书·孙宝传》:“吏民未敢诬明府也。”颜师古注:“诬,谤也。”今义为捏造事实冤枉人,词义重。

 

上文说过,对词义演变的这种分法本是西方语言学的说法,首先把它引进到汉语里的是王力先生,其局限性是明显的。前三者之间界限不明,几十年来这种说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如,快,古汉语只有“愉快”义,后来新生出“迅速”的意义;慢,古汉语有缓慢、怠慢两义,后来“怠慢”义消失(至少口语中如此),这是不是扩大或缩小呢?我们认为,这可以称之为词义的增加或减少,而非扩大或缩小。增加或减少是就某一个词的全部意义而言的;而扩大或缩小是就某一个词的某一个意义而言的,即从甲义引申为乙义,如果甲义的外延可以包含在乙义中,就是词义的扩大;如果乙义的外延可包含在甲义之中,就是词义的缩小;转移就是由甲义引申出乙义,而当乙义产生之后,甲义就不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有人试图采用新的方法以取代这种传统分法:

1)新义产生:一个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出新的意义,它主要是通过词义引申来实现的。

穷:古人穴居时代洞窟的顶端或尽头,《说文》穷,极也,从穴躬声。引申为动词,追究,用尽:《孟子·公孙丑下》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再引申为困苦,不得志,没有出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引申特指生活艰难,缺乏钱财:《淮南子·主术训》无三年之蓄,谓之穷乏。后三义都是“穷”后来产生的新义。

2)旧义的消亡: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其它种种原因,词的某些意义在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了,也就是说消失了。

吴:(古)大声说话(《诗·周颂·丝衣》不吴不敖[不喧哗不敖慢])、大、古国名、古地名、姓等义,今其本义“大声说话”、引申义“大”都消失了。

3)词义改变:指一个词原来表达某一意义,后来表达了另一意义,而词义的数目并未增多或减少。

脸:(古)目下颊上,即妇女擦胭脂的那个部位。白居易《昭君怨》满面胡沙满面风,眉消残黛脸消红。今表头的前部,面孔。今天的“脸”古叫面。

臭:(古)气味。《易·系辞》其臭如兰[香气] / 曹植《与杨德祖书》海畔有逐臭之夫(臭气)。《左·僖4》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既表香的气味,又表臭的气味)。今只有“臭味”义。

涕:眼泪。《庄子·大宗师》哭泣无涕。引申为鼻涕。王褒《僮约》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这种对古今词义演变作的分类,是从词义增减的角度来讲的,所谓新义的产生是指旧义保留而增加新义;旧义消亡,是仅仅指旧义消亡而未产生新义;词义改变则是指旧义消亡同时产生新义。如果从词汇学与逻辑学关系的角度来说,所谓新义产生,是指一个词所表达的义项的数目增多了;旧义消亡,是指一个词所表达的义项的数目减少了;词义的改变,是指一个词所表达的义项的数目并未增减,只是它原来表达一个概念,而后来表达另一个不同的概念罢了。

3、词义变化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古今是一个历史概念,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但古代汉语本身也有一个时代先后问题,词义中也有一个时代层次性问题。同是古代汉语,先秦与汉魏六朝不同,汉魏六朝与唐宋不同,有些词义在古代汉语里仍有重要变化。

币:(先秦)指一种丝织品,《左传·襄公八年》敬供币帛,以待来者。由于丝织物很贵重,经常用作礼品,币便引申指一般的礼物:《左·僖公十年》币重而甘言,诱我也。作为礼物赠送的玉、皮、圭、马等,都可以统称作币,到汉代产生了“货币”义。

信:古代指“信使”、“使者”,即传递信息(含书信)的专人。《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句中“信”指使者,“书”指“信”带来的书信。现代指“书信”,

汉代有许多方言分歧,古今词义的变化在不同的方言里表现是不一致的。如,深潭:《荀子·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今湖北江陵仍称大而深的水潭为渊;,吃/ 喂,今北京延庆县山区喂羊叫啖羊;,热水,今河北、河南仍有此称;,广州叫镬,福州、厦门叫鼎;土匪:即强盗,广州叫贼;厦门脾气叫癖,脸叫面,翅膀叫翼,冷叫寒。杜甫《戏赠邓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给,与,今福州话同。福州话“”()义为软缠,元稹《遣悲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曹唐《小游仙98首之42无央公子停鸾辔,笑泥娇妃索玉鞭。底(tE),何:杜荀鹤《钓叟》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方言词总是慢慢向共同语靠拢:蓝缕:春秋时楚方言,《左·宣12》“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老子,“父亲”同义词,本是宋陕西南郑方言词,它如“摆设、拌嘴、巴结、奔头、鼓捣、草包、二流子、变卦、货色、把戏、名堂、耗子、打摆子”等原来均是方言词,今已进入普通话;还有些方言词,本被广泛应用,后又退回到方言中去:侬,作为人称代词,曾在诗文中盛行过;渠,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在六朝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亦盛行,而今天都退回到方言中去。

二、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的类型,比较常见的分类有:基本意义(本义)和引申意义,词源意义和现行意义,直接意义和转移意义(转义),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中心意义(主要意义)和边缘意义(次要意义),等等。

这些分类法的出发点是不尽相同的。从起源或发生的观点看,词的意义可以分为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或者词源意义和现行意义。这是历时的分类法。如果着眼于现代语言里词的各个意义之间的语义关系,那么就可以把词义分为直接意义和转移意义或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其中转移意义又可以分为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等。这是共时的分类法。此外,同一个词随着文体风格和应用场合的不同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产生了词义的第三种分类法,即风格学的分类法。按照这种分类法,词义可以分为不带风格色彩的意义(中性意义)和带风格色彩的意义,后者又可以分为术语意义、俗语意义、诗义等。总之,词的词汇意义的类型可以列表如下:

A、历时的分类

基本意义引申意义               词源意义 -- 现行意义

B、共时的分类

a、语义学的分类

直接意义 -- 转移意义    具体意义 -- 抽象意义   中心意义 -- 边缘意义

b、风格学的分类

中性意义 -- 带风格色彩的意义

香:本义“谷物和用谷物酿造的酒的气味”。引申义“气味好闻”,这是现行意义,这是历时的看法;从共时来看,“气味好闻”是香的直接意义,直接意义就是不依赖上下文就能被人们立刻想到的意义。此外,香还有“舒服”(睡得很香)、“亲密”(他俩香得很)、“受欢迎”(这种产品现在很香)等意义,都是香的转移意义,简称转义,而它们又都是从比喻用法来的,也可称为比喻义。从风格学角度看,“气味好闻”是中性意义,而“亲密”、“受欢迎”是带有口语或俗语风格色彩的意义。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一)定义

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这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的。从名称上看,它应该是最早的原始意义。但是汉语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字出现以前,汉语就已存在,可那时汉语词的意义我们已无法考知,所以我们今天说的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二)怎样寻求本义

寻求本义就是要从分析汉字入手,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分析字形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字的本义。

汉字中有不少表意字,即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这些字一般可以直接从字形分析中知道它们的本义。这一点我们在文字一章中已谈得很详细,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象一个人的脑袋

         表示树干

         表示牲畜的圈

         表示手里拿着的一把禾

只有字形证明不行,还需求得文献资料的印证:

1狄人归其元。(左·僖33,晋将军先轸的头)

2禽之而乘其车,系(拴、绑)桑本焉,以徇齐垒。(左·成2)把桑树树干拖在车后面,在齐军的营垒前面驱车示威。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楚)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小雅·大田)收割后剩在田里的禾把

形声字的义符虽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畴,但并没有说明这个字的具体意义,这就更需要古代文献资料的印证了。如,斯,义符是斤(斧子一类的工具),与斧斤的动作有关。《诗·陈·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斯,用斧子砍;廉的义符是广(yan),与房屋有关。贾谊《治安策》“陛高则廉远地”,陛指台阶,廉指厅堂的侧边。

词的本义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这就是说分析本义要依据材料,这种客观材料一是汉字,由汉字结构体现出来的意义;一是古文献,看古人是怎样用这个词的,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分析词的本义。

纲:提网的总绳。义符:纟

    《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丝的头绪>束丝的绳,网罟网的总称之有纲。

监:照看面影。                       对着盆里的水照看面影

    《尚书·酒诰》人君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后来在青铜器中字形讹变为:鉴、鉴,近代又变成镜。

(三)根据字形分析本义应注意的问题

寻求词的本义首先要从分析字形入手,重视字形的分析,因为如果一个词的意义与字形无关,这个意义就不太可能是本义;还要求得文献资料的验证,因为如果没有文献资料的印证,这个本义就不可靠,但凭字形的分析,有时就不能得出词的本义,而且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只有当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它才是造字时候的本义。但是由于古汉语里字和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样,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也不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

1六书假借中有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对于那些本无其字、借用别的字来表达的词,不能根据字形来探求本义。例如:

来:有往来的来、招徕、将来等义,这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应该说是产生很早,但“来”这个汉字,却不是为它造的。在甲骨文中,来作    ,象小麦的样子。“小麦”是这个字的本义:《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大麦”。“来往”是其假借义。

权:有黄华木、秤砣、权力、权衡、权术、权且等意义。“黄华木”这个意义在汉语中已消失了,于是借“权”来表示“秤砣”等一系列意义,这个词的本义是“秤砣”,也就是说,“权”字纪录了两个不同的词。

2有的字是为一个词的引申义而造的,也不能根据它来推求本义。

贯:从文献资料来看,其义有二:A、动词,贯串:《易·剥》“贯鱼”;B、名词,穿钱的绳子:《史记·平凖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从字形看,贯从贝,《说文》“钱贝之贯”。许氏以为“穿钱的绳子”是本义。《说文》还有“毌:穿物持之也”,甲骨文作              ,是“贯串”的意思,但它已在先秦的语言资料里消失了,“贯穿”义都写作“贯”,也有人认为古代只有“贯”无“毌”,贯是专为“毌”的引申义所造的字,后来“贯行而毌废”,毌的本义“贯串”也就用“贯”字表示了。从词的角度看,“贯串”是本义,“钱贯”是引申义,“毌”是为本义而造的古字,“贯”是为引申义而造的后起字,但是后来贯行而毌废。

3从字形来看,要注意字形传讹的情况,汉字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字形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变化,有些字发生讹变,这些都会给分析字形带来障碍,要避免就讹变的形体去分析本义:

为:《说文》母猴也,其为禽也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母猴就是马猴(猕猴),亦即大猴子,这是一种臆测,因为没有古文献资料可以印证。在甲骨文中,为作     ,象一只手牵一只象在劳动,即用手牵大象帮助人劳动,本义应是“作”,此义有大量文献可证明。

 

 

第四节  词的引申义

 

一、词的引申义

古汉语中,有些词只有一个意义,如祃ma:古代军队在驻扎地举行的一种祭祀;劓,古代酷刑,割去犯人鼻子;畚,用麻编织的筐子。只包含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这在古代汉语中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常用词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多义词或一词多义,如解:1)分割动物肢体;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分解,融化;4)和解,调解,排解;5)消除;6)解释;7)理解,懂得;8)懈怠,松弛。多义词最大特点是它的多义性,这一方面固然增加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掌握古汉语词义带来了困难。

多义词是词义发展变化的结果,而词义的引申则是词义发展变化的根本途径。

引申义就是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意义产生出另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也就是说,一个词在本义基础上发展衍化出来的其它意义,它是与本义相对而言的。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

引申义是由本义发展衍化而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许多引申义,这众多的引申义并不一定都与本义直接发生联系,本义固然可以衍化出新的引申义,而引申义有时也可以再衍化出新的引申义。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来看,词义引申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辐射式引申

这是指从本义出发,向着不同的方向引申新的意义,即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由本义引申出乙义、丙义,各种引申义环绕着本义这个中心词义向四周辐射,这些引申义与本义之间都是直接的关系。

节:本义是竹节,《说文》节,竹约也。《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由这个本义引申出下列引申义:

A、用于树木,指木节:《后汉书·虞诩传》“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符节:《汉书·苏武传》杖汉节牧羊。

B、用于动物,则指关节:《韩非子·解老》“人之身有三百六十节,四肢,七窍,其大具也。

C、用于时日,指节气、节令、季节:《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节日:重阳节、中秋节

D、用于音乐,指节奏、节拍:蔡琰《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兮节调音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一种用竹编成的可以起和弦作用的古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E用于社会制度,指法度:《礼记·曲礼》“礼不踰节”。

F、用于道德方面,指节操:文天祥《正气歌》“时运穷不得志,不显贵节乃见”。>贞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G、用于伦理方面,指礼节:《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三国志·魏·后妃传》“怒不变容,喜不失节”。(足不出户,笑不露齿)

H、用于规律,指节度:方苞《狱中杂记》“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故往往至死。

I、用于动作,指节制、节省:《左·昭19》“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

用图形表示:

 

 

再如比:从形体看,象两人排列在一起,本义应是排列、并列,如:比翼鸟、比目鱼、比肩接踵、比翼齐飞,从这个本义可以引申出:

1)把人或事物排列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差别,就有“比较”义:《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2)两人排列在一起,一个紧挨着一个,则有“紧密”义:《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粮垛的高象城墙,其密象木梳齿)。

3)两人排列在一起,距离近,则有“相近”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近邻)。

4)两人挨在一起,靠得很紧,关系密切,则有“勾结”义:《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朋比为奸)

5)两人排在一起,一个跟着一个,则有“接连”义:《史记·吕太后本纪》有比杀三赵王。

这种引申的方式是很灵活的,同一本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因而就有各种不同角度的引申。如“曲”的本义是弯曲,从一个角度看,曲与隅同义,偏于一隅就是局部、不全,如《商君书·更法》“曲学多辩巧辩”。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曲有曲折义,曲折而无不到之处,因此就引申为全部、周全:《荀·非十二子》“宗源应适应变,曲得其宜”。于是同一个词,就引申出了两个很不相同的意义。

左:象手形,手是帮助我们工作的重要器官,引申出“帮助”义:《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古人崇右贱左,认为左不好,官职下降叫左迁。古代居民区大门叫闾门,住在闾门右边的是富人,闾左是穷人,左右显示贫富的不同:《陈涉世家》“发闾左”。引申为差的、卑下的,做动词,指不帮助、反对:《国策·魏》“右韩而左魏”;《左·襄10》“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又指凭证,古代的券契分左右两半,双方各拿一片,左边一片叫左券,是债权人拿的,作为凭据,后来把做事有把握的叫稳操左券,因此左发展出“证据、证人”义。

2、链条式引申

指以本义为起点,向纵深发展,即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由甲义引申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出丙义,这样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词义系列。这些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除了甲义是直接的以外,其它都是间接的。

,是腰的古字,《墨子·兼爱》“昔楚灵王好士细腰”,这是本义,由此引申出:

1)中间:《战·秦》“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

2)半路拦截:《左·襄3吴人要而击之。——邀请(后起意义):《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3)要挟:《论语·宪问》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4)求得:《孟子·公孙丑上》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5)需要:白居易《红线毯》地不知寒人要暖,莫取人衣作地衣。

用图表示就是:

→中间 —→半路拦截 —→要挟 —→求得 —→需要

这种引申方式的特点是:其中一个意义只和它邻近的两个意义有直接联系,而与其它意义差得较远。以“要”为例,需要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它和腰的意义,初看起来是毫无关系的,但只要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就能清楚地看到其间词义引申发展的脉落,反过来说,有些词或字古今意义之间看不出任何联系,也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中间环节的缘故。

再如字:债的本字,本义是债务,《战·齐》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由此引申出:

1)索取:《左·桓30宋多责赂于郑。

2)要求:《荀子·宥坐》不教而责成功,虐也。

3)责备/指摘: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4)责罚:《新五代史·梁家人传》数加笞用鞭打责。

用图表示就是:

责(债)—→索取 —→要求 —→责备、指摘 —→责罚

当然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混合在一起的。在同一个词的词义引申系列中,既可以有辐射式引申,也可以有链条式引申。如:本义是问、询问,与“答”相对,《史记·管晏列传》晏子怪而问之。由此引申出:

1、追究:《左·僖4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干预:柳宗元《童区寄传》放任所为不问

2、询问—→打听、寻访:《礼记·曲礼》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金城《江行》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考察:王安石《上皇帝书》欲审知其德,问以行。(要想了解他的品德,就要考察他的行为。)

3、询问—→音讯:《晋书·苻丕载记》入据晋阳,始知坚死问。=→告诉:《战·齐》或以问孟尝君。

4、询问—→审问:《金史·世宗纪中》凡犯罪被问之官,虽遇赦,不得复职。=→判决:《万历野获编》事发问斩。

5、询问——问候:《三国志·吕蒙传》周游城中,家家致问。=→聘问(周诸侯国间互相访问的一种礼节):《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6、问候=→赠送:《诗·郑·女曰鸡鸣》杂佩以问之。左右佩玉。/《国语·晋6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赠礼(物)/品:《国语·晋6然战而擅舍国君,而受其问/《左·僖10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

用图表示就是:

 

 

 

 

 

四、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词义的引申变化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在古代汉语中,词义引申通常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

1、由具体到抽象

业:本义是一种方版,古人学习时把学到的东西写在上面,从老师那里接过知识叫受业,老师给学生知识叫授业,从事学习叫肄学习、练习业,学习完成了叫结业、毕业,这些业是学业义← 学习用的大版子。以前把教过自己的老师叫业师(我从那里接受过学习的大版子的老师,即曾授给我知识的老师)。

道:本义道路,《战·齐》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论语·雍也》中道而废/《泰伯》“任重而道远”。引申为途径、方法,《孟子·梁惠王上》交邻国有道乎/《离娄》“得天下有道”。又引申为学说、道理:《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里仁》吾道一以贯之

网(网):本义是用绳编织成的捕鱼和鸟兽的工具,字形     初形、   形声、

《周易·系辞》“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鱼”,引申广泛地搜求:《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故失旧闻”。

2、由个别到一般

汉语专有名词常可变成普通名词:龙井== 龙井茶;茅台== 茅台酒;英语:china(瓷器)<chinawarepipe(烟斗)<tobacoo-pipe

莫:本义是指日落黄昏,这是指一个具体的时段,而它的引申义指晚,一年的时间到年底了,可以说“岁暮”,一个季节结束时也可以用暮,如暮春;一个人的晚年叫暮年。古代君主朝见都在早上举行,过了早上到中午时,就算晚了,可称作暮。

雌、雄:本来都是专就鸟类而言的,《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兽类一般称“牝、牡”而不称“雌、雄”。后来,凡是动物都可以称雌雄,《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匠:原指木匠,《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名叫石的木匠),其它工匠另有称呼:陶匠叫陶,铁匠叫冶,玉石匠叫工,后来所有手工业工人即可叫“匠”,《论衡·量知》能穿凿穴坎谓之土匠

裁:本指剪裁衣服,杜甫《白丝行》裁缝灭尽针线迹/《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后引申为裁剪、删减一切东西:《文心雕龙·镕裁》“剪截浮词谓之裁”。今有裁员。

3、从实词到虚词

古汉语的连词和介词,有不少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词义的引申,如:

被,本义是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被”。引申为覆盖:《招魂》“皋兰被径兮”;阮籍《咏怀诗》“凝霜被野草”。又引申为蒙受:屈原《哀郢》被以不慈之伪名/《汉书·赵充国传》“身被二十余创;又引申为介词,表示被动:《韩·五蠹》“兄弟被侵而随仇”,这里的“被”还有一点“蒙受”意义,这正是由实词到虚词的痕迹,《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和:常见的意义是和谐(应和):《老子》“音声相和”,引申为搀和:杜甫《岁晏行》“今许铅铁和青铜,引申为连带: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成语有和盘托出、和衣而睡。由连带引申为连词“同、与”: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再引申为“连……都”: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

再如动词会(会合、会见)虚化为介词会(适逢):《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动词“以”(任用、使用)虚化为介词“以”(用、凭借):《韩·难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以上三点,只是词义引申发展的常见规律,在古代汉语中例外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从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但这种情况较少,只是一些变例,不能算作规律。如金,本义指一切金属,后引申用来专指黄金。

五、掌握词的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所谓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

题:头 -→泛指各种事物的前端;

精:挑选过的好米-→事物中最好的部分

直接引申义与本义关系密切,一般易辨认;间接引申义是由引申义再引申出的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本义同引申义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如:朝代的“朝chao”是“朝zhao”引申来的,语音也变了。朝zhao本义是早晨,古人把在早上拜见君主称朝chao,晚上拜见君主叫夕。《左·成12》“百官承事,朝而不夕”(百官努力做事,早朝把事情做完,晚上无事就不拜见君主了)。后由朝见-→朝庭(上朝)-→朝代(宋朝),意义愈行愈远,不注意其线索就弄不明白。

2、注意词义引申与修辞手段的区别

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影响词义的变化,如王安石《本末诗》“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这里的“黄云”、“白雪”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们的意义也相对有了变化,具有了临时的意义,“白雪”不再专门指雪,而是指象雪一样白的丝,“黄云”也不再专门指云,而是指象云一样多的金黄色的麦子,由于白雪、黄云离开了原诗,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临时意义,不再有丝、麦的含义,所以它们还仅仅是修辞。如果一个词,由于修辞而产生的临时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固定性的词义,这时就应该把这个固定性的意义看作是引申义了,虽然这个引申义的产生是来源于修辞。比喻和借代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最容易产生新的词义。

1)比喻

崩:本义是山倒塌,古代的统治者把天子的死说成是犹如大山倒塌一样的变异灾难惊天动地,所以后来“崩”就产生出“死(专指黄帝)”这个比喻义:《国策·赵》“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股肱:股:大腿;肱:手臂,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比喻得力的大臣:《左·昭公9年》“卿佐是谓股肱”。

它如:鼎沸表示动乱不安;干戈表示战乱;风指德行。

2)借代

秋:《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指年,这是以局部代全体。

坚、锐:《史·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铠甲;锐,兵器,这是以性状代事物;

丝竹: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指音乐,这是以具体代抽象。

但这些借代义都不能算词义引申,因为它们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

第五节  同义词及其辨析

 

一、古代汉语同义词

1、同义词的定义

先看几句诗: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陶渊明《读山海经》,周王传:指《穆天子传》;山海图:指《山海经》)

日沦西月出东。(陶渊明《杂诗》二)

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鲍照《代东武吟》)

瘦,心空。(白居易《偶题阁下厅》)

以上“泛览”与“流观”、“白”与“素”等,用在对偶句中,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增强文章的气势,这些词就是同义词。

同义词就是彼此可互训,在某一个意义上相同或者相近的一组词。如偷、窃:

”在古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苟且,得过且过,又有刻薄、不厚道义。如张衡《东京赋》“示民不偷”(向百姓显示);,古代常作谦词,表私自、私下,又用作副词,表暗中、暗暗地,但从两汉以后,在“暗中盗取他人财物”上,它们是相同的,《孔乙己》“窃书不算偷”。

学习同义词应注意:

A、同义词是相对的,古汉语同义词是随着词汇的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因而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有些词可能在上古同义,到了中古或近古则不同义,反之,有些词在上古可能不同义,到了中古或近代却变成了同义词,因此对于古汉语同义词,既要从共时的方面去考查,又要从历时的角度去考虑。

好、美

好:上古两义:美,特指女子貌美;良、善、优义。《国策·赵》“鬼侯有子而好”;《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列子·杨朱》“贤愚好丑,成败是非”;但后来“美丽”这个意义消失了,只剩下“良、善、优”义,跟“坏、劣、差”相对,不再与“美”构成同义关系了。

徐、慢

徐的本义是慢走,慢的本义是怠慢、傲慢。从本义来说,不是同义词。后来慢引申为缓慢,在这个意义上与徐构成了同义词。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徒、步

本义是步行,《易·贲卦》“舍车而徒”;《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后由于引申,两词意义越来越远,“”由“步行”引申为名词步兵、徒众、门徒:《左传·宣2》“倒戟以御公徒”;《论语·微子》“是鲁孔丘之徒与?”又为形容词空:《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由“步行”引申为“脚步”:《东京赋》“驾不乱步”(驾:驾车的马);量词,举足两次为一步:《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六尺:《史·秦始皇本纪》“六尺为步”。于是两词各自与别的词构成同义。

B、古汉语词汇自古至今真正同义的不多,一般只是在某一点上相同或相近,只要在某一个意义上相同或相近,其它方面无论有多少差异,都可以看作是同义词。

2、同义词的形成

A、语词所反映的事物特点、本质的相似性: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各具个性,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些联系进入语词以后,就导致了同义词的产生。这是同义词产生的本质原因。如完、备

两词都具有“全”的意义,但侧重点不同;“完”着重在形体上,指形体的完整、不残缺,杜甫《石壕吏》“出入无完裙”;“备”着重在数量上,指应有尽有、没有遗漏:《孟·滕下》“牲杀器皿衣服不备”。

B、词义引申

有些同义词原本意义都不相同,但一经过引申阶段,变得意义相同了。如:

/ :原来均无“吊死”义,《说文·纟部》经,织纵丝也(织布的纵线,横叫纬);缢,绞也(两股绳拧在一起,两绳相交而紧)。经由纵丝引申为悬挂:《庄子·刻意》“吐故纳新,熊经鸟申舒展、伸直”(熊经:象熊一样悬挂在树枝上)。由悬挂引申为吊死:《论语·宪问》“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史·田单列传》“遂经其颈于树枝”。

/ :治的本义是治水,理的本义是理玉,二字本义不相同,后经引申,在治理、管理意义上形成了同义词。唐代避高宗讳,以理代治,正是同义相代。

C、方言形成

自古以来,汉语就有方言和标准语的差别,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方言词汇进入通语,其中有的方言词就和通语中的相应的词构成了同义关系。

舟、船:《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说文》“古曰舟,今曰船”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这不对,汉以前也有言船的:《墨子·小取》“船,木也”,经传中船字不常见,因为它是方言词,而关中地区的这个方言词随着汉代政治中心转移到关中也就进入到通语中来了。

坟、丘:《方言》十三“秦晋之间谓之坟……自关而东谓之丘”。在“坟墓”这个意义上,坟、丘是方言同义词,关东(函谷关以东)把坟墓叫做丘的有:楚昭王墓叫昭丘;赵武灵王墓叫灵丘;吴王阖闾墓叫虎丘。

D、与社会发展有关,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语言虽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就一定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由于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为了褒贬善恶,或者区别贵贱,同一概念就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区别贵贱

死:《公羊传·隐3》“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礼记·曲礼上》“庶人曰死”。

赠送东西:平辈间:遗、赠、馈;下级给上级:奉;君给臣:赐;臣给君:献

到什么地方去:一般人说往、至;皇帝则说幸、临;

妻妾:一般人的妻妾称妻妾;帝王的妻妾则称后、妃。《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清代亲、郡王妻叫福晋。

一般人称墓,皇帝的坟叫陵。一般人棺材叫棺,皇帝称梓宫。

娶一般人的女儿叫娶,娶皇帝的女儿叫尚。

官吏的命令叫令,皇帝的叫诏、旨。

褒贬善恶

杀、戮、弑、诛:杀、戮是中性的,指一般的杀死,弑有对杀人者的谴责,只能用于下杀上的特定场合;诛指杀死有罪的人。

当政、执政、当道、当途、当路、用事:中性;弄权、窃命:特指坏人执政。

谦称和尊称

我余予吾:寡人、不谷、孤仆愚走、小人、不才、奴、妾

尔汝若:陛下、阁下、足下、君子、先生、卿、公、君

家父/母:家严/慈、舍弟/妹—— 令尊////妹;令爱/郎——小女/儿、犬子。

己妻:内子、贱内、拙荆——人妻:令正、令夫人,亲近而平辈的叫嫂夫人;

丈夫:夫子/君——对外人称:外子(诗词中是“良人”)

表示委婉

居官:待罪、窃位、忝守、备员

死:不幸、捐馆舍、归丘、填沟壑、百岁后。不可为讳

避讳

汉高祖邦(国),惠帝盈(满),文帝恒(常),景帝启(开),武帝彻(通)、宣帝询(谋),哀帝欣(喜)。唐高祖渊(深),太宗世民(代人)。晋人为避郑太后阿春(元帝妻、简文帝母)讳,凡“春”均改为“阳”,《春秋》叫阳秋,如《晋阳秋》、《续晋阳秋》,成语有“皮里阳秋”。

另外,古汉语中由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可造成同义词,主要是比喻、借代。

比喻:手足指兄弟,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骨肉为亲人,《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而爱过客也”。股肱指大臣,《汉书·苏武传》“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肺腑指心腹,《史·魏其武安侯列传》“蚡fen以肺腑为京师相”。

借代:杜康为酒,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春秋指年龄,贾谊《治安策一》“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加焉”。管弦指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口舌指言语,《史·留侯世家》“此难以口舌争也”。

当然这些同义词有很多只能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立。

3、同义词的类型

根据同义词中各个词在意义上相互差异的情况,可将同义词分为三类:

A、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也叫绝对同义词,或等义词,如犬:狗;妻:细君;迎:逢:逆;豕:彘:猪。这一类极少。

B、意义在某一点上交叉的同义词,也叫相对同义词:黎庶烝丑师旅众。

C、意义近似的同义词,也叫近义词

根柢木株:根指植物须根;柢指植物主根(根深柢固);株指暴露在土层外面的根(守株待兔);木指树干下部靠近土层的那一部分。

陵山岭丘:山指石头大山;岭指小而尖的山;陵指大土山;丘指夹在大山中间的小土山。

二、同义词的辨析

研究同义词最重要的是辨析同义词,绝大多数同义词都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同义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指出同义词在什幺意义上在何用法上相同;另一方面还要找出它们的差异。一般说来,相同的地方容易理解,而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却容易为人忽视,从而导致理解上的模糊和差异,因此辨析重点不在于求同而在于求异。

1、同义词差异的主要表现

A、所指事物微殊。

坟、墓:坟的本义是高大的土堆,引申指坟墓,在“埋葬死者的地方”这个意义上,坟、墓是同义词,但在上古,同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坟、墓是有差别的:墓指埋下土后上面不垒土堆,而坟则要在上面垒一个高大的土堆,墓平而坟高,《礼记·檀弓》“古者墓而不坟”

锐、利:均有锐利的意思。但锐本指锋芒尖锐,着重在尖;利本指刀口快,着重在快;锐的反面是挫,即折,锋芒折断即不锐;利的反面是钝。

商、贾: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由于所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门、户:都指房屋的出入口,但所指对象有异:《玉篇》:“门,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户,所以出入也。一扉曰户,两扉曰门。”“门”是两扇的,“在区域”,即大门;“户”是一扇的,“在堂房”,即房门。

B、范围大小有别

listenhear:听表示耳朵接受声音这个一般的动作,而不考虑听到还是没听到;闻不但指听的动作,还包括听后已经领会或掌握的意思。如《礼记·大学》听而不闻/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树、木:树只指树木,木既指树木,还指木材制成品及木材,还指与树木有关的东西。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张炎《绮罗香·红叶》万里飞霜,千山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树叶)

C、程度轻重不同

疾、病:疾指一般的病,病指重病。《左·宣15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饥、饿:均指肚子饿,但饥指一般的饿,程度轻。陶渊明《饮酒》“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饿指饿坏了,程度重。《论·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孟子·梁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莩:饿死的人)。《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宁可一个月吃不饱,也不愿十天没饭吃。)《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D、适用对象各异

琢、磨:均指雕刻玉石,使成器物,但“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口、嘴:都指嘴,但口指人,嘴本作觜,指鸟。

皮、肤:皮指兽,肤指人。“肤如凝脂 / 相鼠有皮”。

府、库:都指收藏物品的库房,但“府”指收藏文书财物的库房,“库”指收藏兵车武器的库房。《吕氏春秋·分职》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财物)与众,出高库之兵(武器)以赋民。

E、感情色彩不同

征、伐、侵、袭:均指军事进攻,但征为褒义词,一般指上攻下,有道进攻无道。伐在上古是中性词,指敲钟击鼓公开宣战,用于诸侯之间,不限于上对下使用武力,也不限于有道对无道,只表示一种公开的军事进攻。《孟·尽心》征者,上伐下也“侵”指不宣而战,侵犯别国,《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袭”则是中性词,指秘密偷袭,乘人不备以轻兵锐卒发起突然袭击。《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袭”也用于贬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周、比:都有结合、与人亲密义。《论·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安国: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偏袒一方)旧注:周、比: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周:以义结合,比,以利结合)。

F、语法上的差异

畏、惧:均表怕,同为动词,但组合功能不同。畏一般带宾语,《论·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惧在一般情况下用作不及物动词,有时也用作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时,惧往往作使动。《孟子·滕》一怒而诸侯惧/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左·昭26众可惧也,而不可怒也(可使之惧)。/ 《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二、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

1、利用工具书及古书注释

古代编纂的工具书,如《尔雅》、《说文》等,对某些同义词的注释已经注意到了分辨:

《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兔罟谓之,麋罟谓之,彘罟谓之,鱼罟谓之罛。//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圃,所以种菜曰圃// 凡草曰零,木曰落。

《说文·言部》论,议也。// 议,语也。// 语,论也

《诗》毛传、郑笺、《周礼》郑注、孔颖达《五经正义》、段注,对于同义词辨析的材料收集得非常多。

2、依靠古书原文,体会上下文意

古书原文也是辨析同义词的重要依据,

《左传·桓2嘉偶曰妃,怨偶曰仇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要理解原文的意义,就必须区别出这两组同义词的差异,视、听只表示耳、目的感觉动作,而见、闻除了表示耳、目的感觉动作外,还附带有结果的(看到、听到)的含义(看了,但是没看见什么;听了,但是没听见什么)。《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孟·梁》见牛未见羊也

    3、考察各自的本义和引申义

由于古汉语中有许多同义词,它们仅仅是在某一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同,而非在所有意义上相同,因此考察其本义和引申义,较其异同,也是辨析同义词常用的方法。

亟、骤、数:多次、屡次义同,《左传·隐元》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宣2犹不改,宣子骤谏/《三国志·吴·吴主传》数犯边境。但是它们的引申义不完全相同,“数”有命运、规律、密等引申义,是亟、骤所没有的,骤有疾速这个引申义,是亟、数所没有的。

潜、间:悄悄地、秘密地义同。《蹇叔哭师》潜师以来/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鲁仲连义不帝秦》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聊斋·红玉》卫故田舍翁,生呼出引与间语。但两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不同:“潜”的本义是“藏在水底”,引申为“隐蔽”、“埋藏”、“秘密”,它的特点是掩藏;而“间”的本义是“缝隙”,引申为“间隔”、“隔离”,“秘密”义是由“隔离”引申来的,它的特点是隔开众人,单与一个人说,或只有少数人知道,大家不知道。

4、探寻同义词各自的反义词

古汉语中有些词常常有与之相对的反义词,探寻同义词各自相对的反义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区别他们在含义上的区别。

贫、穷:贫指缺乏衣食金钱(生活困难),与之相对的富;穷指没地位,不显贵,与其相对的是达。《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死、亡:死的反义词是生,亡的反义词是存。《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荀子·致士》得之则存,失之则亡。《荀子·礼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死的本义是死亡,亡与存相对,所以它是消亡、灭亡,不在了之意,再由这些意义引申出死亡义,是一种委婉说法。

坚、刚、强:都有牢固义。但 “坚”专指土一类的东西,硬而不易碎叫“坚”,它的反义词是“脆”。“刚”专指金属一类的东西,韧而富有弹性叫“刚”,它的反义词是“柔”。“强”本指弓的拉力大,不易断,它的反义词是“弱”。

“单”的反义词有“复”,与“单层”相对;有“偶”,与“奇”相对;有“双”,与“单一”相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同义词是有同有异的。古代的训诂家在同义词的运用上,提出一个条例,叫作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又叫“浑言”和“析言”。 一求其同,一求其同中之异——这是训诂学上关于同义词辨析的的重要概念。就是说,同义词有相同的义项,也有相异的义项,人们在语言运用特别是词义解释中,在承认其同的基础上往往要辨析其异,辨析其异往往也是拿不同的语境(即相对立的适用环境)来分析。解释同义词的时候,如果注重它们相同的一面,那么两个词的意义就完全一致,这叫“通”,又叫“浑言”,在求“通”或用“浑言”时,摒除了同义词各自的特点,只取它们笼统相同的一面。如果注重它们相异的一面,突出它们彼此不同的特点,这叫“异”,又叫“析言”。

“语”和“言”,在承认其同义的基础上,往往要辨析其异,所以,《说文·言部》:“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这就是“对言则异”,也是“析言(则异)”。如果不放在对比的语境,而是平常笼统地用,这两个词可以相通,这就是“散文则通”(“散文”,两个词散开在不同的地方用,不是放在一处对比),也叫“浑言(则通)”(“浑言”即混为一体,笼统地说)。

《尔雅·释诂》“禄,福也。”郝懿行疏:“福禄二字,若散文则禄即是福;若对文则禄福义别。”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段玉裁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疾一徐,皆谓之行,统言之也。”


 

第四章  语法·实词

【重点难点】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名词用作状语。

【教学思路】

从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出发,使学生认识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了解词类活用的主要类型及其辨识。

 

第一节  实词的活用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1、什么是词类

  词类就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分出来的类别。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也就是为了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2、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是与现代汉语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动、形、数、代、副、介、连、语气、叹等十类。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了来,这是先秦汉语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的地方。另外古代汉语一般说来也没有助词。

3、名动形三类词 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常用作主、宾、定、谓语;

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③田横,齐之壮士耳。                   ④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⑤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⑥环滁皆山也。   ⑦若诚丈夫。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和事物变化的词,常作谓语;形容词:表示事物性状的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

  在古汉语中,名动形三类词虽然都经常用作谓语,但构成的句子是不同的: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贾生,洛阳之少年。(贾谊论)

③邴夏御齐候。(左·成二)  ④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货殖列传)

⑥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可见,作谓语,名词常用在判断句中,但也有例外:①夫战,勇气也;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④此乃天也。(失街亭)动词用于叙事句中,形容词用于描写句中。

  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形、动词一般不作主语、宾语;动词一般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三类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是有一定分工的。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

  名、动、形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即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史·陈涉世家)

  ①“水”在能愿动词后,做动词,当“游泳”讲,名词活用作动词;②“坚”、“锐”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在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或动词等几类情况都有。

2、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区别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可以兼属两类或三类,其各种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如:

  ①时操军众已有疾疫。(通鉴·汉献帝建安13年)

  ②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孙膑列传)

  ③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①疾是疾病,名词;②是妒忌,动词;③是急速,形容词。

  ①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察今)

  ②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察今)

  ③其家必日益。(吕·贵当)

  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①的“益”是涨水,动词,后来写作“溢”;②是增加,动词;③是富裕,形容词;④是利益,好处,名词。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n.事情,琵琶行);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v.奉事,史·孙吴列传

  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

 

三、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1、什么是使动用法

  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种动作行为,亦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幺样”的意思。用公式表示是:V.O.=使+O.V. v是使动词)

①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立。(张中丞传后叙)

②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左·宣15)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④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中山狼传)

①三个“起”字,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②是华之使子反起“之”代子反,“起、是使动用法。

2、使动用法与递系式、使成式的关系

  递系式即兼语式。

①齐使田忌将而往。(史·孙膑列传)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史·孙膑列传)

①是个递系结构,“将”是动词的一般用法,前面还有一个动词“使”,其宾语“田忌”兼作“将”的主语,形成两次连系;②的“将孙膑”也是使孙膑将的意思,但用的不是递系结构,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将”具有使宾语“孙膑”成为“将”的意思,可见使动用法就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

  所谓使成式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一个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作结果补语。如:

①百日而饿死。(战·秦三)   ②荆轲坐定。(史·刺客列传)

再如上面举的“起之”,可以说成“拉起他”,“起之”的起是使动用法,而“拉起”是使成式。

3、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都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同它们的一般用法在语法意义上是很不相同的,因此也作为词类活用来谈。

4、使动用法的类型

甲、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用作使动时,就可带宾语了,可以说是活用做及物动词。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左·隐元年)

②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魏公子列传)

③齐女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史·晋世家)

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宋史·谢枋棏传)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⑥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汉献建安十三年)

省略的宾语,一般可从上下文中看出来。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类很少。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用作使动也带宾语,在形式上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只有根据句子的意义来确定它是否用作使动。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宣2)  

②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墨子·鲁问)

③后子孙饮马于河。(史·封禅书)

④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史·东越列传)

⑤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中山狼传)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⑥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左传庄28)

①是让赵盾喝酒,不是喝赵盾的酒,“饮”的使动宾语是“赵盾”,直接宾语是“酒”,“赵盾”与“酒”非偏正关系,而是并列关系。②使其子学墨子之学;③使马饮水于河;④使闽越从己。

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谓语,是描写事物是什幺样子,构成描写句。用形容词作谓语构成的描写句,后面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形容词作谓语时后面带上宾语,那幺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作动词了,整个句子也变成了叙述句。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那幺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

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②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赵策)

③君子正其衣冠。(论·尧曰)

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滕下)

⑤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魏其武安侯列传)

⑥有国之君,不大其都;有道之臣,不贵其家。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韩·扬权)

①尊,厚均是adj作谓语的一般用法,是描写句。②使长安君之位尊贵。

丙、名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名词用作使动,是后面带上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宾语前面的这个用作谓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定10)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③故扁鹊不能肉白骨。(盐铁论·非鞅)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④适燕者北其辕,适越者南其辑。

⑤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史淮阴侯列传)

这里的名词“吴王”、“王”、“肉”、“北、南”后面都带有宾语,这里均活用作动词。

  名词用使动偶尔也有省略宾语的。

①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新序·节士)

“臣、友”后均省略宾语“之”,是“使之为臣”,“使之为朋友”的意思。

  方位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代表的方位行动。

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斯干)   ②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成2)

③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孟·告上)

④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韩·外左下)

⑤故王不如东苏子。(史·苏秦列传)

①西南其户是使其门户向西或向南开着;②让田垄都东西向;③把名誉功业放在前头的是为济世救民,把名誉功业放在后面的是为着独善其身。④左之:使之向左;⑤使苏子向东去,即到东方齐国去。

四、古代汉语的意动用法

1、什么是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V+o=以+o+为+o (v是意动词 它同使动用法虽然同属词类活用,结构上也同是形容词,名词后面带宾语,但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幺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试比较:

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齐策)

③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能其任也。(孟·梁下)

④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尽上)

①是说“君子学习是用来使自身美好”,学习可以得到自身的提高,这是客观的结果,“美”是使动用法;②“美我”是妻的主观看法,邹忌本身没有变化,“美”是意动用法;③木匠砍削木料,使木料变小了,客观结果是小了,这是adj小的使动用法;④“小鲁,小天下”是登上高山后,“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这是孔子的主观感觉,“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⑤有国之君,不大其都;有道之臣,不贵其家。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韩非子·扬权)

⑥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墨子·尚贤)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甲、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谓语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①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左·襄2)

②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庄·天地)

③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修身)

④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史·货殖列传)

⑤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与元九书)

⑥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汉书·食货志)

  ⑦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荀子·修身

①认为皋比家族力量薄弱,于是叫贼人杀掉了他家的总管华吴。④认为自己的食物甜美,认为自己的服饰华美;⑤认为古代荣盛现今鄙陋。

⑧故乌获轻千钧也而重其身,非其身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离朱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韩·观行)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时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一致的。

①时充国七十余,上老之。(汉·赵充国传)

②农夫渔夫过而陋之。(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

①赵充国七十多岁了,汉宣帝认为他老了,这是主客观一致的;②陋之是认为它不美,小丘的风景是很优美的,认为它不美是主客观不一致。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点不在于宾语的实际情况是否与主观看法一致,而是重在表明主语的主观看法如何。凡是意动用法,都可以用“以宾为谓”的格式去解释它。

乙、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①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僖8)

②(云)友风而子雨。(荀·赋篇·名赋)

③人主父天母地,兄日姐月。(后汉书·李固传)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⑤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

⑥(真人)烛十日而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淮·俶真训)

①僖公把妾成凤立为夫人,“夫人”是名词,用作谓语带有宾语“之”,“夫人之”是“把她当作夫人”,名词用作意动。

⑦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晏子春秋·谏下二》,使成为孤儿)

  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它所表示的“认为”、“当作”这个意义,这样就可以同表示“使令”意义的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可以把它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区别开来。

五、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如动词,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但这里只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这在名词里比较普遍。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义并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意义而已。

1、普通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曹人尸诸城上。(左·城濮之战)  ②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庄·逍遥游)

③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上农)

④范增数目项王。(史·项羽本纪)   ⑤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2、名词性词组用如一般动词

①禹入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淮·原道训)

②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列·说符)

③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货殖列传)

④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

3、方位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秦师遂东。(左·僖33)

②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为鲁连寿。(战·赵策)

③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韩·喻老)

④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项羽本纪》

(孝公)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商君列传》

六、数词用如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时,有用作一般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

  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跟原数词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宾语之间是一般的动宾关系。

①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隐元)    ②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梁上)

③不迁怒,不贰过。(论·雍也)          ④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③“贰过”就是重犯同样的错误。

  数词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数词所表示的数目或某些特点。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卫·氓》

②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黄鸟》

③其学者……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韩·五》

④昔桀杀关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韩·十过》

⑤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敢逃死而二其心乎?(陈弘绪《文天祥传》)

⑥藉令秦始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虽四三皇与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炳麟·秦政记)

①是说男的行为没有什么定准,三心两意的,“二三其德”是使其反复无常。②那苍苍的上天,要灭我们的好人,如果可以赎他们的命,人都愿死一百次。人百其身指人都愿使自身死一百次;③贰人主之心指使人主之心不专一,④三之是使之并列为三(或说作动词,并列为三);⑤二其心,使其心动摇;⑥使三皇变成四皇,使五帝成为六帝。

⑦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世说·文学)

⑧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世说·文学)

 

七、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常常用作状语,这是古汉语中名词的一种相当普遍的语法功能,不宜当作词类活用来处理。因为这种现象古今汉语的差别很大,在阅读古代作品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甲、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表达的语法意义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现象:

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和方式

  这种情况是,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象……一样”、“跟……似的”。[抱头鼠窜、神出鬼没、烟消云散、星罗棋布、狼吞虎咽、龙腾虎跃]

①豕人立而啼。(左·庄10)           ②嫂蛇行匍伏。(战·秦)

③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循吏列传)

④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三国志·辛毗传)

⑤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世说·识鉴)

2、表示对待对方的态度(动作对象)

  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语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象待……似的”,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

①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战·赵)       

②吾得兄事之。(史·项羽本纪)

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孙子吴起列传)

④中行众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贾谊·陈政事疏)

⑤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万章下)

⑥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先主传)

3、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在……”[水陆并进]

①舜勤于民而野死。(国语·鲁)         ②童子隅坐而执烛。(礼·檀弓下)

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廉蔺列传)

④陆行乘车,水行乘船。(史·夏本纪)

4、表示所使用的工具和凭据(条件)

  这种情况就是一个动词用什幺的工具或根据什幺凭藉来施行它所表示的行为或动作,这种名词修饰动词有“用”、“按照……”之义。

①吾义固不杀人。(墨·公输)          ②失期,法当斩。(史·陈涉世家)

③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龚遂传)

④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魏·华佗传)

乙、名词性词组用作状语

①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论·雍也)

②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史·信陵君列传)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汤问)

丙、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这同现代汉语一致,但古代汉语中,“日、月、岁”等作状语时,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跟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

1、“日、月、岁”用在具有动作性的动词(谓语)前面,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有“每日(天天),每月(月月),每年(年年)”的意思。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养生主》

②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史·信陵君列传》

③吾日三省吾身。《论·学而》

2“日”用在具有变化性的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有“逐渐地,一天天地”义。

①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田单列传)

②道明则国日强,道幽则国日削.。(商·错法)

③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3、“日”用在句首主语前,表示追溯过去,有“从前,往日”义。

①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成16)

②日吾来此也,非以夷为荣,可以成事也。(国·晋语4)

也可以用来预示未来,义为“他日,改日”:

①日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列·汤问)

丁、方位名词作状语

  直接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施行时所处的方位。

①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庄子·天道)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王霸之伐也。(史·信陵君列传)

③大月氏复西走。(汉·张骞传)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八、词类活用的辨识

  要鉴别某个词是否活用成别一类词,可以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看它的句法功能,还可以看它与哪些词类相结合,构成什幺样的句法关系,具备哪些语法特点。

1、“名+名”如果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构成偏正结构或同位结构,那就是动宾结构,动补结构或主谓结构,属于动宾或动补结构的,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属主谓结构的,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左·僖30)        ②遂王天下。(韩·五)

③故不如东苏子。(史·苏秦列传)          ④许子冠乎?(孟·滕上)

⑤陈胜王。(史·陈)        ⑥五年冬十月,雪,桃李华,枣实。(汉·惠帝纪)

⑦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韩、魏虽弱,尚贤在晋阳之下也。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战国策·秦四)

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管子

2、“形(数)+名”不是偏正结构就是动宾结构,形容词或数词用作动词

①大天而思之。(荀·天论)         ②是贤颜渊,试以问子贡也。(论·问孔)

③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左·昭3)

④一法度衡石丈尺。(史·始皇本纪)

3、“名(形或数)+代”的名词,形容词和数词用作动词。

①孟尝君客我。(战·齐)               ②灭大臣而远骨肉。(史·李斯列传)

③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左·成8)

[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魏书·儒林·陈奇)

4、“名()+介词结构”如不是主状等关系,那就是动补结构,名()活用作动词。

①晋师军于庐柳。(左·僖24)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僖30)

③鹪鹩巢于深林。(庄·逍遥游)

5、“所+名()”的名词或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史·陈涉世家)

②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询·易论)

③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④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字是一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与后面的动词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因而名、形也就活用为动词。

6、“助动词+名(形或数)”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劝学)

②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公冶长)

③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甘荗列传)

④大王必欲急臣。(史·廉蔺列传)

⑤孰能一之。(孟·梁上)          ⑥岂吾相不当侯邪?(史·李将军列传)

名、形、数活用为动词,它们临时产生的词汇意义、逻辑关系和语法特点都不是固定的,会因不同的语言结构和上下文意而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上列六项辨清某词活用为动词后,还得进一步断定它属哪类活用,具体含义是什幺。一般说来,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形容词或数词后面没有宾语,也无法补出宾语的,是用作一般动词;后面有宾语,又不属支配关系而活用的动词具有“使令”意义,宾语的实际情况是主语促使下客观变化的结果,那是使动用法;活用的动词具有“认为(当作)”意义,宾语的实际情况是主语主观看法的结果,那是意动用法。

 

【补充参考文献】

陈承泽(1922)《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北京。

蒋绍愚(2001)内动、外动和使动,《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三辑,商务印书馆,北京。
————    
使动、意动和为动,徐时仪、陈五云编《语苑集锦——许威汉先生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佐丰(1983)先秦汉语的自动词及其使动用法,《语言学论丛》第十辑,商务印书馆,北京。 —— 1994)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中国语文》第4期,北京。

—— 1996)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使动和活用,《中国语文》第2期,北京。

刘又辛(1983  使动意动说商榷,西南师院学报2

 

 

版权所有:中国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制作维护:俞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