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金太军 李善岳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指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体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感受、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等主观意识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内容。政治文化对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当代政治分析中,西方政治学把政治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范畴,对每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政治态度、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论述,试图寻找政治文化在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找政治发展中政局稳定的文化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的局限性,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借鉴,受到启发。
实践证明,作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政治现代化必然遇到如何实现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问题。换言之,政治的现代化或民主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没有现代民主的参与的公民政治文化的支撑,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也就难以实现和持续。
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对我国来说,同样面临着一个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现状还不能适应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尚处在急需发展的阶段。从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来看,我国有三种政治文化类型并存,其中以集体主义和现代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占主体地位的政治文化,同时,封建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还有一定市场。这三种政治文化交织并存,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结构形式上,在发展水平上及其与政治体系的适应程度上,具有如下特征: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其它亚政治文化并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经济政治基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价值观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集体主义原则不仅承认社会主义阶段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且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不同利益团体的存在。在这个前提下,个人要服从集体与国家的利益,而国家、集体要照顾个人的正当利益。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实行,人民依法享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或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这就有利于现代民主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加强。
应当说,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上述这些要素是符合时代和历史的要求的。但客观地讲我们远没有做到这一步。这主要是由于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确立又是在中国特定社会条件下,伴随急剧的社会变革以突变方式进行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得到广泛宣传和实际贯彻、实行的同时,传统的政治文化的皇权观念、清官思想、宗法观念以及有限参与意识和非参与意识也不时表现在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模式中,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亚政治文化,而在政治生活的各个层次上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峙,加上建国以后所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蒙上了传统专制主义的阴影,等级观、人治观、义务观等等封建政治文化的观念大量沉淀。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已大有改观,但并未彻底改变。所以,虽然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集体主义和民主法制等要素已经确立,但还有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相伴随。此外,今天的中国毕竟与资本主义国家处在同一时代,加上国内生产力水平欠发达,政治、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以个体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以及与此相应的政治多元化等倾向,对我国也有很大影响。
(二)参与意识,有限参与意识,非参与意识并存
考察一个国家政治文化水准之一就是看社会成员参政意识如何。根据公民参政意识的程度,可将政治文化分为非参与政治文化、有限参与政治文化和参与政治文化。在非参与政治文化中,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体系采取一种被动态度,没有参与政治体系的输入过程。而只与政治体系的输出相关;在有限参与政治文化中,政治共同成员有积极投入政治体系的愿望,对于自己在输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自觉,但对于政治运行的全过程特别是对政治输入,即对政令法规的制订过程持消极顺从的态度。在参与政治文化中,公民对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有高度的认识,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任何层次上都能够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作出评价和批判。这要在民主制度健全和公民民主意识较强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现实。
在我国,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应该会逐渐养成自主参与的意识,应该对于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政治作用及政治能力保持较好的信心,对自己的政治责任、政治义务和政治权利有明确的认识,相信自己是政治活动的积极成员,对自己的政治责任、政治义务和政治权利有正确的态度,因而能够自主地参与政治管理。但是客观上文化教育水平的低下,文盲的大量存在,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政治体制还不完善,以及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还不够健全的现实情况,决定了许多人的自主参与意识还很不够,即便是一些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国家公务人员的自主意识也并不强。有限参与意识与非参与意识还有较大的市场。比如,干部关系上的“官贵民贱”观;一切听命于上的附庸依赖心理;特别是政治态度上“休谈国事”,“难得糊涂”与“投机钻营”、“以权谋私”并存:前者固然是一种典型的非参与意识,而后者为谋取私利而从政,这使他们不可能具备参与意识中那种民主意识、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义务感,这其实也是有限参与意识的一种表现。
(三)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总体协调与局部不协调
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协调与否,表现为政治体系输入与输出的相互协调与否。在我国,一方面政治行为主体的公民、集团、参政党能够以积极参与的态度给执政党和政府提出合理要求,而后者又能够将政治行为主体的意向、要求转化成为国家法律和政策;另一方面政治行为主体特别是其中的个体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法律表示出较好的认同,能够服从党的统一领导,为共同的政治目标奋斗。在今天,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社会各阶层对此给予普遍的认同、拥护并愿意为此而努力,更表现出全社会范围内的协调一致。
然而,也必须看到,中国毕竟处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使得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在总体上协调的同时,又有局部不协调。主导政治文化的目标要求,在各亚政治文化群体——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地区将会有不尽一致的认同或支持。这种不平衡不仅使得党和政府难以完全反映全体公民的政治需要,而且也使得政治输出比较困难。如果加上政治沟通渠道的单一性与重负荷,那么,这种困难将进一步加深。这种局部的不协调在社会政治发展的平稳时期就客观存在,而在我国现阶段,社会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日愈深入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引发和加剧着个人、社会集团和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和分殊,于是这种局部的不协调便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果越出一定亚文化群体的范围,就可能引起大的社会动荡。从根本上说,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局部不协调,根源于人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局部利益的不一致。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协调性的增强,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政治体制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二、实现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途径
上述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个严肃课题,那就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如何使当今中国政治文化适应这一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生存于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环境当中,同时又随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变更。所以要实现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既要从政治文化本身着手,还要研究它的外在环境因素。
其一,就我国政治文化的本体来说,应通过以下途径加速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一)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政治文化,曾有过“复兴儒学说”,也有过“全盘否定论”。我们认为,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首先不能离开中国走向现代化这一目标。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经济政治的目标,自然也应成为建构政治文化的参照系。所以,尽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会含有对于我们民族政治发展有用的东西,但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相比,从总体上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从农业化文明走向工业化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质的飞跃,也是旧政治文化向新政治文化的飞跃。两者之间是种对立关系。现代商品经济的民主观、平等观、权利观、公众参与观、竞争观是与自然经济的人治观、集权观、贤人政治观、等级观,依附观对立的。因此,对于传统政治文化必须从总体上进行否定。必须展开彻底的反对封建政治文化的斗争。其次,必须看到,任何文明都必须以一定的民族形式体现,离开了一定民族形式,政治文化的发展就意味着民族政治文化的灭亡。因此,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既不可能是“复兴”,也不应是“全盘否定”,应该是创造性的转换、嬗变与更新。比如“仁”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尽管它有极大的伦理色彩,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用,并且“仁政”又总是同“人治”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当我们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根基,把“仁政”从“人治”的传统框架中分离出来,放到新的价值系统中加以考察并重新阐释时,就能发现“仁政”说中所体现的民本主义观点是有可供借鉴之处的。因此,对于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必须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只有这样,新的政治文化观念体系才能在现实基础上确立。
(二)正确对待西方政治文化。西方政治文化一般是指从文艺复兴开始由启蒙运动发展而来的,以个体主义为指导,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为内容的个体主义的政治文化。这一政治文化的基础是以产业革命为标志的商品经济发展。就历史发展来说,它是伴随现代化运动而产生的政治文化。它尽管带有资产阶级的色彩,但是它必定会有某些人类进步所共有的东西。如自由、平等、法制、制衡等观点,就值得我们借鉴。然而这种吸收又不可能是“全盘西化”,因为即使是信奉个体主义政治文化的西方,在各国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何况中国这样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迥异的东方大国呢?孙中山说过,“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注:《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3页。)因此,
这种吸收必须是中国化了的吸收。否则,一味地追求“西化”,讲个性自由,在传统政治文化尚未清除而新的政治文化的基础尚未奠定之时,就会变成极端的个人主义,造成社会的混乱与动荡,无益而有损于实现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三)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在政治意识上,应当促使公民树立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这就要求使平时一般不关心或不太关心政治的公民,成为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通过自身政治参与来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通过对政治事务的参与,公民对政治过程、政治生活更加了解,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性。
在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上,使公民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心态和情感习惯,把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人类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作为政治信仰的重要内容。目前,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我国人民的共同政治信念。明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性,又反映了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才能使具体单位与个人的局部性和个体性充分得到发挥。
(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当务之急是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一方面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客观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要能够从更高的高度创造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氛围。
首先,要继承与弘扬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特性的政治价值成份,使之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系统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切实铸就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
其次,使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改革的深入,将带来社会各阶层、集团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的重新调整,带来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协调,将加速政治行为主体自身的改造,促使政治价值体系的完善。因此,在改革开放中,要大力加速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进程,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协调起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建立双向信息传播渠道,加强政治沟通,使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政治认同,成为中国人民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五)建构优化的社会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测量社会改革的“感应器”和“晴雨表”。同时又是改革理论向改革实践转化的桥梁。在我国现阶段,政治心理呈现稳定性与急剧变动性结合、正向积效应和负向消极效应同时并存的状况。这些特征的存在既有利于改革,但同时又会因改革触及个人利益而出现不适应、困惑和迷乱,产生“失落感”甚至抵触情绪。如此种种,都可能形成对于改革的心理阻碍。因此建构优化的政治心理极为重要。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和加强新型社会规范,提高心理诱导的科学性,克服改革中的心理障碍。
(六)实现政治再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公民在政治上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的政治倾向,成为政治自我。一代人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也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传给下一代。除此之外,政治社会化还有一种“再造”功能,即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改变政治文化甚至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这又称“政治再社会化”。当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和政策调整之时,正是政治文化再造的良好时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再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要发展政治文化,就必须利用这一时机,努力再造与现代民主政治取向一致的政治文化。
其二,就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来说,我们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实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某些封建主义观念就与自然经济存在相关;而近几年民主观、法制观、平等观、自由观的初步形成也与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发展密切联系。因此,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为建构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做为“硬件”的政治体制与作为“软件”的政治文化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在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建构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相一致。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这就为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在广泛地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参与能力将自然而然地形成。特别是基层的直接民主更有利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因此,推进旨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外部条件。
(三)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政治文化的大文化背景。它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以及教育科学文化都分别给政治文化以极大的影响。社会的思想观念既可促进也可阻碍政治文化的发展;社会道德风尚关系着人与人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而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则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大文化环境。
(四)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保证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协调。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协调是推动政治运行的关键。而协调程度如何又取决于政治文化群体的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不同利益群体利益获得大体公平一致的调节,那么各政治文化之间就能较好地协调,协成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稳定状态。如果利益分配不公平,群体利益差别太大,政治文化就会出现冲突,导致政治文化的不稳定,最后导致对于政治体系、政府行为的不信任,出现社会动荡。我国有协调一致的客观基础,改革本身又是一种利益调整。所以必须在改革过程中注意调节好不同群体利益,以保证政治文化的协调,保证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和谐一致,保证社会安定。
《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