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课程介绍 申报表 教师队伍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教学录像 参考文献 术语词汇 习题试卷 专题报告 教研成果
 
授课教案
授课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国家政权
第三章 国家形式
第四章  政 府
第五章  政 党
第六章 政治社团
第七章 政治权力
第八章 政治管理
第九章 政治参与
第十章 政治文化
第十一章 政治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科特点和基本现状,为学好以后各章具体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政治观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简述政治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基本现状、学习政治学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政治的概念;现代西方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含义

什么是政治?对政治怎样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个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出发,作了种种解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由于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受到各种具体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对政治的解释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政治观。

第一,政治是指对特定价值目标的追求

这是一种伦理政治观,可称古典政治观或传统政治观,是对政治的一种价值性解释。把政治理解为人们追求特定的价值目标或实现某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这种观点反映在《尚书》、《管子》、《论语》、《周礼》等中国古代典籍中。《尚书》说:“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为政以德”, 意思是统治者要用儒家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对人民进行教化,并且自己首先要做出表率,才能实现“天下有仁”的有道社会。孟子则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建立一个丰衣足食的王道社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观可概括为人治训导,统治教化,几千年来,这种阐释几乎成为中国人理解政治的一种主导方向。

在西方,政治(Polis)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荷马史诗》中,是指建在山巅上的城堡或卫城,后来人们把卫城及其周边的市区、乡郊简称为城邦(“Polis”)。城邦是西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种国家形式,是古代希腊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古代希腊社会就是由那些各自独立的大大小小的城邦所组成的,每一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如君主制、寡头制、民主制等。其中,雅典城邦是希腊城邦中最大城邦之一,实行的是一种古代民主制度,在西方历史上影响最大,雅典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古希腊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是西方伦理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柏拉图认为,政治就是指实现以“正义”为主要特征的理想国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挥了柏拉图的思想,他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的学问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Polis),其实就是关于城邦的事务。如今“Polis”已经发展成为“State”(国家),所以,“政治”也就变成了关于国家的事务。

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用伦理的观点来解释政治现象,其实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西方古代(古希腊)思想家侧重于对理想社会制度的具体描述,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论述了有关城邦(国家)的性质、政体形式、划分政体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强调人类社会生活应当怎样组织和安排,才符合“正义”的原则,做到公平合理;而中国古代思想家则侧重于对治国之道(统治术)的研究,强调统治者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安邦、治国、平天下”。

第二,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是一种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国家是权利与义务的主体,它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表示意志及行动的能力。如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森说过:“我们只是把国家当成一个法律现象,一个法人……国家是国内法律秩序所创立的社团。国家作为一个法人,是这个社团的人格化,或者是构成社团的国家秩序的人格化。”这里,凯尔森把国家说成是一种法律现象,实质上也就是把政治界定为一种法律现象,因为政治活动主要是通过国家来进行的。

第三,政治是玩弄权术的行为

这是一种权力政治观,即对政治的一种权力性解释。在中国,古代法家是权力政治观的代表,认为政治是一种谋略或权术,并将其概括为 “法”、“势”、“术”三大要义。这里的“法”是指法律和法律制度;“势”是指君主的权力和权威;“术”是指统治方法即策略和手段。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将“法”、“势”、“术”三者运用得当,就可达到“治国安邦平天下”的目的。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最典型的人物,他在《韩非子》一书中认为:“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16 世纪)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里是权力政治观的重要代表。他把政治理解为夺取权力、维护权力和扩大权力的总和,认为政治特征就是以力量统治人,以权术欺骗人,君主不可被伦理所约束,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马基雅费利对政治的理解,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学的影响,他的“政治就是权术”的思想一直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权力政治观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们从政治的核心要素出发阐释政治生活,把政治理解为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活动。权力政治观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指向政治现象中的阴暗面,特别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作为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的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恶”的一面。

第四,政治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这种政治观从现代公共管理的角度阐释政治现象。孙中山先生是这种政治观的重要代表,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就是政权。”他还说“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如果政治不良,在国家里就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思维方式。在这个思维方式下,可以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把政治理解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

第五,政治是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以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西方学者认为,政治是围绕政府决策所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他说,“政治是选择公务员和促进政策的活动”,“政治即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等等。美国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在其政治学著作种提出了“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的行为或相互交往。”此后,他又进一步将政治界定为“与社会所进行的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有关的那种社会交往”。虽然有的西方学者仍然坚持政治就是国家制定政策的活动,但“权威性分配说”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关系

这一观点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即政治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政治活动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如果脱离了经济利益孤立地讲政治关系是错误的。强调经济决定政治和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地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阶级、阶层、集团、政党或个人,他们的经济利益都是通过他们的政治活动来争取、实现和维护的,即经济利益是通过政治活动而集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列宁这个意义上提出一个重要命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一般来说,这种阶级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敌对关系、同盟关系和协调关系。这三种形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地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把握住了这个实质就可对各个政治主体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因为阶级关系是阶级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政治现象,是其他政治现象产生、发展和活动的基础。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密切相关。任何一个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社会经济利益,都离不开国家政权,与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活动目标都是国家政权。马克思说,“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也说,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这一重要观点,为人们正确认识政治现象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第四,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按特定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它和其他所有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从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客观的内容。虽然政治现象错综复杂,不容易把握,但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探讨政治发展规律,由于政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政治活动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人们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尺度,来制定战略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我们通常把掌握政治这门科学和艺术的人成为政治家。

根据上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把政治表述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利益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来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科学。但随着政治内涵本身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政治内涵的不同看法,人们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见解。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4)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

(5)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

(6)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

(7)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就狭义而言,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研究政治的科学,政治学的定义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按照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政治学的内容已相当丰富和广泛,按照不同的原则,可以对这些内容作不同的分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所确定的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成七个方面。第一是政治理论,第二是中国政治,第三是比较政治,第四是公共政策,第五是公共行政,第六是国际政治,第七是政治学方法论等。而从我国目前政治学研究和教学的现实状况来看,相当多的著作或教材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基本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国际政治五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根据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结构,政治学原理或概论一般均作为政治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加以研究,也是了解和掌握政治学理论的最重要方面。同时,作为政治学原理或概论这门课程,主要是根据政治学的研究内涵即对象形成的理论体系。它虽然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政治学研究的范围,但它对政治学的研究领域都具有指导作用。结合我们对政治学内涵的理解以及参考国内政治学教材的理论体系,本课程框架亦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政治的性质,主要概述什么是政治和政治学,政治学的研究历史与方法;

第二部分为政治主体,主要探讨在政治舞台上活动的国家、政府、政党和政治团体;

第三部分为政治行为过程,即政治权力、政治管理、政治参与;

第四部分为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分别从动态角度和心理层面审视政治运作及其变迁;

第五部分为国际政治,主要阐述国际政治的基本涵义与特征、国际政治的活动规则和主体,以及全球化时代下国际政治的新特征等。(因在专业课程中另设国际政治学课程,故在原理课中不讲授这一章)

从逻辑关系上说,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学的内涵,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是政治学的外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现象具有很多具体的外延形态,正是对这些具体的外延形态的研究,构成了政治学庞大的学科体系。《政治学概论》属于政治学理论研究范畴,是政治学学科的基础部分,也是政治理论的入门课程,对掌握政治学其他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政治学的学科地位

政治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之一,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发生着密切的知识关系,也有明显的区别。正确认识政治学的学科地位以及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对促进整个社会科学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从古希腊政治学说的产生到当今,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学说

政治学起源于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名著《政治学》一书奠定了政治科学的基础。

约公元前2000多年,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便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城邦,到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时,这样的城邦已有数百个之多。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濒临危机的时代,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城邦是指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的村落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生活共同体,也是西方世界独特的国家形式。希腊城邦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有的城邦实行的是多数人掌权的民主制度(雅典),有的城邦实行的是少数人掌权的贵族制度(斯巴达),还有不少城邦实行的是个人掌权的君主制度。虽然希腊城邦在管理形式上各式各样,但就其性质而言,都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所有希腊城邦的社会结构都是由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公民)、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这三部分人所组成。其中,公民阶层把持着所有的政治权力,他们是城邦的主人。

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希腊城邦出现危机,亚里士多德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城邦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在总结了希腊158个城邦治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写下了《政治学》这本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治学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政体等问题,提出了关于公共权力、政体类型等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些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提出,在西方政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学》成为创立政治学学科的标志。

(二)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学说

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是西方世界的黑暗年代。农民与封建主的矛盾、城市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广大人民与教会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中世纪欧洲各国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成为各国国教,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政治学被涂上了神学的色彩,成为维护封建教会统治的神权政治学。

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和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神学政治学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的政治思想不尽相同,但都鼓吹上帝万能论、国家神创论和君权神授论,要求国家服从教会,王权服从教权,所有的人都服从上帝。神权政治学实际上反映了以教会为靠山的领主势力企图直接控制世俗政权的要求,同时也为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合法性”提供了神学依据。神权政治学意味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倒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在中世纪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

(三)近代时期的政治学说

1516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时期。资产阶级逐步成长为一支新生的政治力量,他们同封建统治者及教会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迫切要求摆脱宗教束缚,打破封建政治,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用“人的眼光”,从“人”出发来观察社会现象,向神权政治观和封建等级特权发起挑战,同时也开始打破自古以来把道德与政治结合起来、以伦理作为政治思想核心的历史传统,从而提出了权力政治学这种全新的政治学说。

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出身破落贵族家庭,其代表作是《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彻底摆脱了宗教和道德的影响,他既不像古代思想家那样从伦理的角度探讨政治现象,也不像中世纪思想家那样从宗教的角度研究政治现象,而是基于“人性恶”的理念来研究政治现象,认为政治就是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的所有方法的总和。他强调统治者不必受道德和良心的约束,只要能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可以不择手段。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发端。

1718世纪是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发动政治大革命时期,也是西方近代政治学快速发展的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各国资产阶级相继发动政治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从而形成了新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形式和国家关系。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需要,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系统地批判了神权政治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理论、原则和方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时 “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力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在这一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对西方政治学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杰佛逊、潘恩、汉密尔顿等人。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理论,如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论、分权制衡论、有限政府论以及贯穿在这些理论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价值观,不仅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根据,同时也构建了近代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则。

进入19世纪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建立起来,资产阶级已成为社会新的统治阶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抛弃革命时期激进的政治观点,从政治理想主义转向政治现实主义,从侧重于理论探讨转向经验分析,从要求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转向对现实的政治制度进行改良。这一时期政治学说主要表现为以孔斯坦(12671380年)、边沁(17481832年)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想和以孔德(17891851年)、斯宾塞(18201903年)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思想。自由主义者极力为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进行辩护,主张妥协和改良,反对革命性的变革;反对政府对个人生活,特别是对经济领域的干预,认为“不干预经济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应当保护个人自由,鼓励自由竞争,等等。实证主义者则采用经验的、实证的即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政治现象,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掩盖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为巩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服务。

这时,发源于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已发展到了顶峰阶段。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和欧文(17711858年)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方面尖锐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另一方面则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做了各种有价值的预测和描绘,其中包括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天才预见。他们在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公民与国家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成为近代西方政治学的重要内容,并且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

(四)现代西方政治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西方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普选权的扩大,政治越来越平民化和大众化了,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也开始加强对政治领域问题的研究。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政治学最终从其他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按照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传统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三个阶段。

1.传统主义政治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传统主义政治学是对17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延续和发展。近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研究有关国家的起源、目的、本质、政体、主权等问题,围绕国家有关问题建构理论体系;而传统主义政治学则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国家政治制度。

传统主义政治学有两个基本特征: 1)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即把政治学研究对象限定在政治制度领域,主要研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等具体的政治制度。 2)以法律规范为依据进行静态的研究。因为政治制度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来规定的,研究政治制度必须研究相关的宪法和法律,而宪法和法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以法律规范为依据的研究是一种静态的研究。

2.行为主义政治学20年代至70年代)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形成的强调以实证方法研究个体或团体政治行为的一种政治思潮。也就是说,把人的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分析的基点,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各种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以及影响其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越来越暴露出来,整个世界动荡不安,动乱、危机、冲突、革命不断发生,传统的政治理论已无法解释诸如帝国主义战争、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政治学研究开始出现危机。一些政治学者把这些问题归结为“意识形态”的斗争的产物,试图建立一门所谓“精确的”政治科学,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主义政治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是:(1)把政治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政治学研究对象不再是政治制度,而主要是人的政治行为。认为政治行为既包括个人行为尤其是精英人物的行为,又包括团体行为(政治行为的外延);政治行为既包括现实的行为,也包括作为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政治行为的内涵)。(2)以经验实证方法动态地研究政治行为。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把可以观察到和可以把握到的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素材,采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在动态过程中研究政治行为。(3)在研究中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只能对客观政治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做出如实描述,反对在政治分析中加入道德判断等因素,主张政治理论非“意识形态化”,在政治研究的态度上主张价值中立。

行为主义政治学作为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主义政治学的局限性,客观上提高了政治分析能力,在实现政治学的精确性、科学化方面起了促进作用。但其局限性是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回避对社会政治问题做出价值判断,用一种纯客观的调查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行为主义者醉心于数字、统计和计量分析,在实验室中研究政治问题,并不仅不能正确地和准确地解释政治问题,反而会日益脱离政治生活,于是到7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走向衰落,被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所代替。

3.后行为主义政治学70年代初之后)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逐渐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趋势。在美国,反对越战、反对贫困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浪潮日益高涨,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现实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因而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备受批评和指责。在严峻的现实和理论的批评两面夹击下,以戴维·伊斯顿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提出要对政治学进行变革,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西方兴起。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新的社会危机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行为主义的修正和补充,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发展与完善的一个新阶段和对传统主义政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批评行为主义把事实与价值观念截然分开的做法,强调政治学应当研究当前现实的政治问题;强调政治学研究不能排斥道德评判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行为主义的片面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西方进一步发展,主要标志是出现了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学者的主要任务,但近二、三十年来,西方一批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制度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人被称为新制度学派。他们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制度,制度的概念由此向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扩展,使政治学与经济学结合到一起,这就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增加了新的活力,从而促进了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总而言之,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表现出多流派、多学科、定量化和动态化的特征,出现政治科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导致了西方现代政治学繁荣的局面。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于19世纪40年代已基本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经济危机不断发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欧洲社会的这种变化以及伴随这种变化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对旧政治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从而实现了政治学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创立的标志是1848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革命实践中,先后撰写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哥达纲领批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政治学论著,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了较完备丰富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关于政治关系的性质;关于阶级的观点;关于国家的观点;关于政治体制的观点;关于未来社会的观点;关于社会革命的观点。有的著作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涉及政治关系、阶级、国家、未来社会和革命五个方面。还有的教材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划分为八个主题,即国家理论、阶级理论、革命理论、民主理论、解放理论、政党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政策与策略理论以及作为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等。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内容来看,其基本特点主要有:

1.科学性;2.阶级性;3.革命性;4.实践性。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开始在中国形成和发展。早期的共产党人如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邓初民等人,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了政治的性质、概念、研究方法等,并论述了阶级、国家、政府、政党、革命等政治学范畴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对这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的阐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内容,并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从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概括出来的政治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问题以及各种具体制度的思想,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被写进了我国第一部宪法中(1954年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政治学研究被大大地忽视了。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取消了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被视为“伪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基本上停止了。在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学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19799月。邓小平在一次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从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政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中国政治学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是张友渔)。1984年,中国政治学会作为集体会员加入了国际政治科学学会。近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出现了可喜的局面:(1)政治学的教学、科研队伍逐步壮大初具规模; 2)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3)政治学的论著、丛书、杂志、资料、译著等成果纷纷问世; 4)政治学的学术交流和国际交往逐步扩大;等等。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

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在先秦时期即产生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古代思想家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他们从神意的角度探讨和论证政治问题,表现为一种原始的天命观。他们用巫术的方式,编造“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宣扬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思想,证明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到西周后期,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这比起原始的天命观有了一定的进步。

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历史大变动时期,也是政治思想逐渐摆脱天命观的束缚,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而得到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政治哲学 即关于“仁”、“礼”、“法”、“势”、“术”等政治范畴以及天与人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君与臣的关系、臣与民的关系等基本理论。(2理想社会 当时各种政治主张很多,都有一个政治目标即要求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这些理想的社会制度主要有,孔子主张的“天下归仁”的有道社会;孟子主张的“丰衣足食的”王道社会;韩非主张的“严刑峻法”的法治社会;墨子主张的“和睦相处”的兼爱社会;老子、庄子主张的“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等等。(3治国方略 即统治者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策略、法规、办法、经验等总和。在治国方略方面,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不少论著,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人们称它是一部“历代国家管理学”)、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人称“三通”),等等,这些都是有关国家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政治学重要著作。

儒家政治思想  由孔子创立、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学派,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主要典籍是《论语》《孟子》两书。孔子所述而由其弟子所记录的《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学经典著作,该著作影响极大,以至于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讲学分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政事”可以说相当于现象的政治学专业。儒家学说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坚持“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即所谓的“礼治”。孔子主张以周朝的礼法、规范和原则来调整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改变自春秋时代以来的天下大乱的局面(礼崩乐坏)。(2)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即所谓的“德治”。孔子主张统治者要注重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反对只依靠行政命令和严刑峻法维持社会统治,要求统治者加强自身修养,用施“仁政”的方法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孔子的这些思想经过孟子的发展,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用来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主要治国方略。不过,孔孟的儒家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一直到汉代以前,都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备受冷落。到了汉武帝时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地位才被提到空前的高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和禁锢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

法家政治思想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是与儒家相互对立的主要流派,其代表作是《韩非子》一书。韩非反对儒家的“王道”、“仁政”和“以礼治国”,主张“霸道”、“权术”和“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的“术”三种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法家治国理论。两千多年来,法家思想的地位虽然一直位于儒家之下,但是法家政治思想具有可操作性和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封建社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道家政治思想  儒法两家一个强调“德治”和“王道”,一个强调“法治”和“霸道”,表面上看起来观点相左,其实都主张用积极有为的手段来治理国家。与此相反,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主张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他们期望统治者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尽可能少地干预社会生活,通过“无为”的方式而达到“治”的目的。“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不要骄奢淫逸,不要扰民,要有节制,要顺应民心,顺其自然,建立一个小国寡民、清心寡欲的社会制度。 “无为而治”的核心是讲究治国方式,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无为,则无不治矣”。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最终都是要达到“治”的目的,只不过治的手段不同罢了。“无为而治”作为统治者一种治国方略,对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而言之,儒、法、道三大学派的政治主张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纳,作为其主要的或补充的手段。他们的政治思想各有特点,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从而成为融“政”、“法”、“德”、“礼”等思想为一体的治国方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大多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同时兼用法家、道家某些政治观点和主张进行统治的。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

近代中国政治学是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西方政治学说的猛烈冲击。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目睹中国封建制度的腐败,力图引进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丧权辱国的现状,达到中国强盛的目的。

在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当中,最早的启蒙者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何启等人。他们呼吁要在中国设立西方式的议会制度,倡导君民共主,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并且积极地向中国民众介绍西方的政治学说,特别是关于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学说。其后,又出现了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人物。他们一方面大量地翻译西方政治学著作,如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文章和著作,另一方面自己也写了不少通俗读物,极力宣传其政治主张。严复提出“重民抑君”,变法改制,救亡图存。梁启超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政体代表政体进化的方向,即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中国只能通过改良的途径建立君主立宪体制才能改变中国现状。认为国家不是“君相之私产”,而是“国民之公器”,呼吁“伸民权”,“设议院”,行君主立宪,认为这是医治中国贫弱的灵丹妙药。他以《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他的著作大部分被收入《饮冰室合集》,其中不少是政治学方面的,如《论立法权》、《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政治思想史方面的有《东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他介绍的西方政治学著作有《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法理学家孟德斯鸠之学说》等。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不仅在政治理论上进行探讨,更可贵的是他们还付诸政治实践——戊戌变法。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中国近代政治学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譬如,陈天华和邹容明确提出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章太炎则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国,尤其是孙中山在吸收消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结合中国社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政治思想,成为设计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理论根据。三民主义是指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提出民权主义旨在将中国持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治改造为现代民主政治。“五权宪法”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和考试权,是孙中山吸收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和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的精髓而提出来的,是三民主义理论的实证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综观中国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其重点是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围绕救亡图存这一核心主题,紧密结合中国政治制度改造运动而展开的,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出现分化。西方政治学继续引进,如张慰慈的《政治学大纲》,对西方政治学说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以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了“汉译世界名著”,对西方政治学经典进行了系统的翻译。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学者出版的政治学著作主要有陶希圣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等,当时的政治学研究主要涉及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中国行政、中国宪政等几个方面。19329月,旧中国政治学会在南京成立,成员主要是大学政治学专业的教授。到1942年,该学会总共召开了三届年会。

(三)政治学在我国的恢复重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但由于国内外条件的改变,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政治学研究被大大地忽视了。19793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从此,政治学学科在我国得到恢复和重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政治学无论是在学科设置还是学术水平上都有较大的发展。

一是完成了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重建。

二是政治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三是始终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服务。

四是政治学研究由封闭走向开放。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推进,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中外政治学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多,将会以超越国界的更开阔的视野来进行政治学研究。

第三节   学习政治学的方法和意义

一、学习政治学的方法

学习政治学,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才能学习好政治学这门学科。学习政治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历史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治现象都是具体的,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只有把政治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揭示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如列宁所说:“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2.经济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产生和变迁都要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原因决定的。一方面是经济决定政治,一定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和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并受后者制约。另一方面,政治又是为经济服务的,一种政治制度、一项政治主张、一个政治行为,是否合理,是否进步,一个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政治分析时,必须研究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出政治现象与政治活动的根源,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阶级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切有阶级的社会中,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是划分为不同阶级的,阶级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则是社会政治现象的实质内容。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就是阶级的政治。因此,在政治研究中,要从研究和分析社会各阶级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注意政治现象背后的阶级利益、阶级基础和阶级关系,从而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背后找出其阶级实质,揭示政治的本质。

4.调查研究方法。即在政治研究中,通过考察了解客观情况,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并对获取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应有的结论的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要求对政治现象亲身接触、广泛了解,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抽象概括地分析,求得对政治现象全面、准确、本质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即客观地观察事物;科学性,即从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出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全面性,即不是根据个别现象,而是从整体上去掌握事实。

二、学习政治学的意义

第一,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政治观就是人们对政治现象的基本看法。政治观不仅决定着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看法、态度和感情,支配着人们的实际政治行为,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组织、制度和政策的设计、运行和贯彻实施,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等。因此,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政治学通过对社会政治本质的科学分析和阐述,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观,把握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方向,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和行为。

第二,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政治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现象错综复杂的,但就其本质联系和发展来说,却具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客观的内容。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客观政治现象,在深刻认识和科学掌握政治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在政治生活中应对自如。政治学正是在研究和分析客观政治现象的基础上,对政治现象本质联系和发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规律的认识和阐述,因此,通过政治学的学习,可以掌握这种联系和规律,从而在社会政治管理和活动中获得主动性,发挥能动性。

第三,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政治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培养人们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学的学习和训练,促使我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和分析方法,形成科学的政治思维和自觉的政治悟性;也能促使我们逐步了解和把握有关的政治知识,从而准确地认识政治现象,并且形成良好的政治修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还能促使我们逐步形成和提高政治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加政治的技能和才干,贡献于社会。

    第四,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政治的发展与进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政治制度、政府管理活动和政治文化的完善、进步和发展,对于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推进社会政治的改革和发展,才能推动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的进步和发展,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并以富强、民主、文明为目标,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逐步科学化和高效率,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容,也是其实现程度的标志。因此,学习政治学,掌握社会政治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参与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政治学原理   
地址: 中国芜湖花津南路    邮编:241000   电话:(0553)3869851   Email:zonglou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