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正确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政治现象,对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推动政治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政治文化的含义与类型、政治文化的功能和构成以及政治社会化等。
教学重点:政治文化内含义与特征、政治文化的功能、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概述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
1.美国学者提出了政治文化概念
历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政治文化因素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影响。他们在考察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都带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结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有重要关系。早期研究者对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民族性格等方面,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政治文化美国政治学者率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1956年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首先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并将“政治文化”界定为“一个政治系统的基本政治倾向”。按照阿尔蒙德的理解,政治文化不是系统的政治理念,更不是现实的政治决策,而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心理意识,它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在这篇论文中,阿尔蒙德以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把各国政治划分为四种类型:英美政治体系、欧洲大陆政治体系、非西方政治体系(或前工业化政治体系)、极权政治体系。1966年,阿尔蒙德与鲍威尔合作发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对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自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以来,许多政治学家都用它来分析政治体系中的政治行为及其变迁的趋势。他们都肯定政治文化概念的价值,认为政治文化的研究可推动政治行为的研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分析同一文化体系内各次级文化之间的异同。
概而言之,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内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反映。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对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推动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们认为,任何一个政治系统内的社会成员都有其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这种政治行为模式是由该政治系统的政治文化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政治系统中决定人们政治行为模式的政治文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取向
即人们对政治制度的功能、这些功能的执行者、政治制度对政治信息的处理能力(输入输出)和反应能力的基本态度。(2)情感取向
即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作用、执行者和执行过程的情感倾向。(3)评价取向
即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价值观对政治系统的基本判断和评价。
政治文化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形态,但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想象,政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社会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政治文化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现象的表层,而应当透过现象深入到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领域中去。政治文化是在社会物质条件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政治文化不是机械地随着特定的政治关系的改变而改变,而是能以一种意识的方式保留在人们的大脑中,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可以通过特定的途径,即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得到延续和传播,从而一代一代地积累政治文化的内容。
2.政治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
一种观点认为,这与美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相关,(1)美国为了抵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及其在其他国家的影响。(2)60年代非洲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道路的选择,美国力图使发展中国家能以美国政治模式为楷模。(3)60年代美国国内黑人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反战运动此起彼伏,使美国统治阶级认识到,以正统的政治文化统一国内人民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战后代兴起政治文化研究热潮有两个原因:(1)国际政治出现的新情况对政治学提出了新课题。战后很多民族独立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模式,建立了议会民主制度,但却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暴力频繁、军事独裁、政治专制、社会动荡等。这些现实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国家模式来实现政治现代化,从而促使学者们把研究的触角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探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和作用。(2)行为政治学的发展。行为政治学要求人们普遍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各类不同的政治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式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各国政治结构的功能,因社会成员在心理、观念等主观因素上存在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概念,以此作为分析工具用来反映政治体系和人们政治行为的特点,于是政治文化概念应运而生。
其实,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成为热点既有学术原因,又有特定的社会背景。从学术思想方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行为主义科学,为更新政治学研究方法,拓展政治学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特定的社会背景看,美国兴起政治文化研究热潮是由美国战后国际地位和全球战略所决定的。美国战后奉行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需要全面了解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外交政策。因此,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研究不仅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而且为美国海外公司和跨国集团服务,因此得到了美国政府和有关财团的资助。
3.政治文化的定义
自从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很快在政治学界得到广泛采用,随之人们对政治文化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政治文化”也就成为政治学中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我国政治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治文化研究以来,对政治文化概念也同样存在许多不同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是每个政治体系都表现出的,每个政治体系特有的政治行为的取向模式。
二、政治文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历史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譬如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在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以及政治情感等方面显然不同于生活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人。因此我们在比较世界各种政治文化形态时,要注意到每一种政治文化所具有的特定的民族气质、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阿尔蒙德曾在《公民文化》一书中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作了概括,认为意大利政治文化是“一种离异的政治文化”;墨西哥政治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不平衡不协调”;德国政治文化反映了“技术先进和悲痛的历史”,美国政治文化是“参与者的公民文化”,而英国政治文化则是一种“恭顺的公民文化”。这些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阿尔蒙德强调政治文化具有民族特色这是正确的。
第二,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常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作为政治文化主体的人所具有的阶级性,使得政治文化本身具有了阶级属性。政治文化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政治行为的取向模式,必然要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政治文化。统治阶级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占统治地位,而且其政治文化也必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则处于从属的亚文化的地位。一个社会中政治文化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了维持统治地位,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将本阶级的政治文化宣扬为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使主导的政治文化具有社会性。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继承性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中,政治文化的变动落后于政治制度的更替,是滞后的不同步的。这就是说,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必然会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旧的政治制度因为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瓦解,但是旧政治文化不会随着政治制度的瓦解而消失,它还会继续以观念的形式长期滞留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在人们心理中。新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可从旧政治文化中吸取合理的成份,所以任何政治文化都有其历史继承性。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结构
一、政治文化的类型
1.不同社会地位的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主体的社会地位,可分为精英型政治文化和大众性政治文化。精英型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政治体系内政治统治阶级政治文化,主体是该社会的精英分子。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收入较高、政治能力较强,有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得较高的政治职位。大众型政治文化是指政治体系内一般社会成员的政治文化,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收入较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政治参与冷淡。协调精英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各国政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2.不同参政态度的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主体的政治态度,可分为参与型政治文化和服从型政治文化。这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在调查了五个国家大约5000人的政治态度以后而划分的政治文化类型。这是以社会成员参政倾向为标准来划分的。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认识,自由、平等、民主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主导观念。公民是政治参与主体,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是公民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中,政治是少数人的专利。社会大多数成员既不能也不愿意参与政治,即使政治体系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普通民众也会因为他们的参政能力低下而难以实现政治参与的目的。
3.亚文化间不同关系的政治文化
根据特定政治文化中不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状态,可分为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性政治文化。在冲突型政治文化中,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利益冲突、大众与精英的文化差别等十分突出,这些都是形成冲突性政治文化的主要原因。在协调型政治文化中,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民众与领导,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可在政治体系内通过协调而得到解决。在混合型政治文化中,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民众与领导之间有一种相容型,政治关系、血缘关系、种族关系、宗教关系相互交织,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多见。
4.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联系,可分为传统型政治文化和现代型政治文化。传统型政治文化与自然经济及相应的社会结构相联系,这种政治文化以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社会成员大多数用宿命的观点看待一切问题,缺乏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崇拜领袖,信仰宗教。人们向往过去,体现保守,缺乏创新。现代型政治文化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相应的社会结构相联系,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是现代型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着广泛的政治参与,他们有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有理性和创造性,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面向未来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5.不同社会性质的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可分为奴隶社会政治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奴隶主阶级政治文化
奴隶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是奴隶主阶级政治文化,其主要特点是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伦理观念和等级观念。在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思想家把城邦即国家看作是实现最高的“善业”而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的阶级性被“善”掩盖了。在古代中国,奴隶主阶级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奴隶制度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无论中外,整个社会通行的政治思想都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奴隶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抗和斗争来表达追求自由的愿望。
封建社会政治文化
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特点是以专制主义为核心,政治思想与宗教神学思想相结合,以“君权神授”为表现形式。在西方中世纪,政治文化一般表现为宗教的形式,即以基督教的信条为主要手段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表现为“天人合一”,后来逐步演化为“天皇合一”,这种政治文化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崇拜封建皇权并无条件地服从皇帝的意志,皇权主义、宗法思想、等级观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主要的内容,并成为人们普遍的社会意识。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是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是在反封建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表现出争取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等特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早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了一场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反神权争人权的斗争,并且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主权、分权等政治观念和政治思想,这些政治观念和政治思想,是资产阶级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发动政治大革命的重要口号,也是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资产阶级立国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是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阶级对抗的因素已不存在。但是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旧的政治文化还会长期存在,新的政治文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所以新旧两种政治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冲突,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人民得到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参与国家的管理活动,成为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已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理之中,并转化为具体的政治行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大幅度的发展。这种趋势必然使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过程、政治领袖等给予高度的信任、认同和支持。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目前还受到中国现阶段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平衡,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尚未脱贫,习惯的落后的势力和思想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还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等等。然而,尽管如此,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我国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结构方面总体上是一种协调状态。虽然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群体存在着具体利益上的差异,在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形成根本冲突的格局。他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当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协调社会利益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
政治文化的主要载体是阶级。一定阶级的政治文化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基本组成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这三个部分的特征和功能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政治文化整个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一)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的成员关于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政治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政治主张等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阶级,必定有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体系,然而,一个阶级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处在不同的环境下,这个阶级意识形态完备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政治意识形态代表着政治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影响着其他意识形态的变化,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否认这一核心地位,也就否认了政治文化的内在本质,抹杀了政治文化的阶级性,不能在整体上对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中外政治学者的主要分歧也就在这里。
(二)政治价值评价
政治价值评价一般是指人们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它包括人们看待、评价某种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标准,并由此形成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
在某种政治文化氛围中,社会成员总体上有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普通民众对“福”、“禄”、“寿”、“财”、“土”五神的崇拜,就反映了传统中国世俗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又逻辑地表现为以“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亲亲尊尊”、“长幼有序”等),它把血缘宗法关系和人的感情亲疏作为界定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准,并由此而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它配合以各种相应的道德规范,通过民俗风尚而为维护社会政治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政治评价是一种复杂的政治思维活动,是对政治世界的价值判断。
(三)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通常指政治行为主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信念等因素的总称。政治心理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反映。
政治心理一般处于隐性状态,看不见摸不着,它通过人的政治行为才能表现出来,“人心涣散”、“人心所向”等实际上就是指人们某种政治心理倾向。产生政治心理必需具备三个条件,即政治社会化过程、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民族因素。其中,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形成政治心理的基本条件,人们通过在政治社会化过程,可以形成某种气质、性格、能力、意志和品格等;社会和政治环境主要指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政治思潮、文化生活、经济形势、社会风气等;民族因素包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习惯等。简而言之,政治心理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是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
政治心理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属于深层次的因素,它对人们采取何种政治行为以及如何采取这种政治行为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人政治心理最终是被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的,某种政治心理模式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意识形态。西方政治学者把政治心理看作是人们形成政治态度,采取政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过分夸大了政治心理的作用。
总之,在政治文化结构中,政治意识形态是灵魂,政治心理是基础,政治价值评价是对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心理的一种必然的反映。在一般情况下,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评价三者是统一的,因此而构成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基本形态。
三、政治文化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文化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以观念形态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现象,政治文化对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政治文化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政治文化对人类政治文明进程所起的推动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的性质、政治活动的状况和政治发展的方向,归根到底不是由政治文化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政治文化的功能,认为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的和人们政治行为模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化维系着政治体系
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延续都需要一定政治文化的支持,二者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一旦这种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就可能导致政治体系的生存危机。政治体系之所以能够维持和延续下去,是因为政治文化为政治体系提供了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另一个是社会关系的稳定性。
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来源于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心理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意识意味着社会成员确认了自己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体系确立的行为规则。有了这种认同意识,社会成员才能在政治活动中自觉地为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譬如,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六国以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各国文字、法律、货币和度量衡,力图通过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各种机制,向社会成员灌输对中央权威的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意识对于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社会关系的稳定性来源于社会成员对自己政治角色心理上的认同。有中国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礼”、“仁”等观念为核心,这种儒家思想通过各种机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关系、习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并积淀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对维持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政治关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延续两千多年而不绝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政治文化不变,传统的政治关系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模式
政治制度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个政治机构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这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部分。政治制度模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政治文化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这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但政治制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譬如,英国和美国是两个较早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所不同的是英国至今仍保留着世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而美国的国家元首则是民选的总统,这就是两国不同的政治文化造成的。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制度的运作
政治制度从静态方面看,表现为政治机构及其行为规则;政治制度从动态方面看,表现为政治体系的成员进入这些机构,扮演相应的政治角色,从事一定的政治活动。政治文化的功能还体现在影响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有人对欧美某些国家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作了比较研究。发现法国人有一种认识上的倾向,即把“客观”性的科学知识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法国有精英治国的传统,政府制定共政策主要依靠其直属的研究机构,因此法国议会和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较小。美国则不然,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者都把政策研究成果当作政治斗争中加强自己地位的论据,并不认为对政策问题可以找到科学上“正确的”解决办法。因此,议会、为数众多的利益集团和智囊机构都试图并在实际上对政策制定施加重大影响”。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变革和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是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一变化的过程是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人去推动和完成的。因此,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变革的目标和方式的认识水平,以及情感、价值取向等直接制约着政治体系变革的进程。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政治变革都伴随着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按照历史的逻辑,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的形成总是先于政治变革的实践。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的思想和观念渗透到人民大众生活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这种新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反过来又成为推动政治变革的强大力量。譬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要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和理论早就广泛传播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经过长期的酝酿而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就为资产阶级发动政治大革命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大众心理基础。
近代中国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就深切认识到,国民陈旧的心态是建立新制度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始大力提倡要以新思想造就新国民。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1.政治社会化概念的提出
人们对政治社会化展开专门的系统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在美国兴起,随着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才被提出。50年代初,美国政治学家在政治研究中引进了“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用来指称人们学习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的过程。1958年,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发表《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对政治社会化作了专门的系统阐述。此后又不断有学者发表有关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成果,至60年代中期,它已发展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虽然到80年代才开始起步,但发展较快,目前也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2.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政治社会化是西方学者最早提出的,他们对政治社会化的界定各不相同,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杰克·邓尼斯、罗伯特·E·道斯等人;第二种,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其代表人物有格林斯泰因等;第三种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也就是政治文化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方式。其代表人物为坎耐斯·P·兰顿等;第四种,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其代表人物为阿尔蒙德、鲍威尔等人。
我国政治学界在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中,也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不同定义,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各不相同。参照中外学者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我们把政治社会化定义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和提高各自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也是特定的政治文化世代传承的发展过程。
3.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政治人,从广义上讲就是指政治领域中的公民,即享有各项政治权利的政治公民。狭义上指的是那些真正成为现实政治基础的公民,即有政治能力并参与政治的公民。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来说,应该是后者意义上的政治人。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要求,从不同的政治动机出发参与政治生活,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政治学习,从中获得并形成对社会政治的认识、价值取向和参与政治的技能,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政治心理和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政治角色,从而完成从“自然人”到“政治人”的转变,成为社会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者,也就是真正成为现实政治基础的政治公民。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的政治文化学习形成过程与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系内进行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就表现了社会成员与一定的政治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治社会化也就成为社会成员学习形成政治文化的过程与政治文化传习过程的统一。一方面,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能力,是希望在政治生活中影响政治体系,从而获取相应的利益。同时,社会成员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文化的形成,必然受到其所处的政治体系的主导与制约;另一方面,每个政治体系和政治共同体都希望将其主导性政治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授给每个社会成员,使其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思维和行为的特定模式,这种目的必须通过社会成员在政治学习中的自觉努力才能实现,政治文化的学习与传习是统一的过程。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社会成员在其政治认识和政治学习中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现有政治文化,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创新的。人的认识总是经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以理性指导感性的过程,人的知识也不断深化。社会成员在政治学习中获得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信念,会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准则,在指导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对其进行检验和总结,在不断学习、实践和调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政治认识和体验,丰富与发展政治文化。政治体系在维持和传习基本的政治文化的同时,适时地抛弃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不断补充一些新的内容,在继承与创新中使政治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
第四,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本身是社会政治认识发生和发展的长期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政治体系来说,它面临着不断的政治变迁与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必须在不断的传习继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政治社会化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从社会成员个人来说,政治社会化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当一个社会成员通过政治学习已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已初步形成稳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人格之后,仍然面临着再社会化的问题,因为他所处的政治体系是在变迁与发展之中,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都在不断变化,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角色的改变,其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决定了政治社会化必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政治文化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和媒介传递,每个政治体系也都相应具有一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组织机构和媒介,使政治社会化具备了其实现的途径。在现代社会,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社会政治组织等。
1.家庭
家庭是社会成员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它是一个人最初的、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途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成员,这个时期的主要生活场所就是家庭,而儿童时代的经历和所受影响,往往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都有着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前辈们的世界观、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行为倾向、无时不在影响着后辈。尤其是父母亲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倾向,会更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选择。此外,家庭生活的模式、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及家庭的社会交往关系等,都会在儿童的心理上打下烙印,成为他的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地位的基础。尽管在其后的人生历程中,他们都将不断接受再社会化教育,但早年在家庭环境中接受的政治文化往往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积淀下来,从而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
2.学校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专门的、系统化的而且是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因为学校是社会成员走向社会之前进行专门化学习和训练的场所。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熟悉政治生活的规范知识,了解政治体系特有的政治符号,从而形成更为理性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维方式,培养起对现存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在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社会的政治生活。所受教育越多,其政治学习与体验就会越深入,对政治问题会更加敏感,更倾向于参与政治讨论,也更愿意参与政治。因此,在确立一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培养其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方面,学校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它在历代都受到统治阶级高度关注。
3.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以现代通信传播技术为依托,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等为载体,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众传媒在传播政治文化信息和符号的同时,也就引导着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显然,每个大众传媒对于向公众输送的信息资料和观点是有选择的。一方面,他们努力使政治事件引人注目,努力增加社会大众对特定政治事件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另一方面,在传播政治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某种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这种对于社会公众的“信息灌输”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下来,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所以,现代社会各国政府都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大众传媒,控制政治舆论,以塑造社会成员的共同政治意识。
4.社会政治组织
社会成员在进入社会之后,必然要加入若干的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政治组织,同时也必然要与形形色色的社会政治组织发生联系,社会成员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组织中,社会政治组织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各类社会政治组织,作为社会构成要素,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目的联合形成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组织宗旨、信仰、组织结构,在各类组织的社会活动中,都将使其组织成员获得或多或少的各具特点的政治文化。而在所有的社会政治组织中,政党组织是最高级的组织形式,因而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又有着严密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通过政党自身建设与发展,不断发展新的成员,使所有党员在党组织中受到社会化培训和训练。政党通过宣传自己的纲领和主张,通过党员的广泛努力去争取社会大多数成员,从而影响社会大众的政治态度。
除了以上所述政治社会化主要途径外,还有宗教组织、工作场所、各种形式的社群、各种聚居区、同辈集团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而对社会成员个人来说,要真正学习和了解政治,最重要的是亲自参加社会政治实践。只有在政治实践中,人们才能对自己所获得的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正,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政治能力,完善自己的政治人格,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
三、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1.使社会成员成长为政治人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的政治成长和发展的持续过程。社会成员在出生之后,就处于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环境之中,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各种社会政治组织都发挥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使社会成员随时能进行政治学习和思考,具有政治参与的大量机会。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形成一定的政治能力,并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赖于对政治知识、政治规则的掌握,也有赖于人们对政治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而这些都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来推动、实行和展开的,另一方面则是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成熟,当社会成员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逐步形成了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这二者的总和就构成了特定的政治人格。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特定的政治人格,社会成员就成长为一个“政治人”,他就能进入并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有能力去参与并影响政治生活。
2.维持、改革和创新特定的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对政治文化的维持,首先表现在政治文化的传习上。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下,政治社会化使特定的政治文化从家长传递给子女,从教师传递给学生,从社会政治组织传递给其成员,从而完成了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和人际传递。正是通过这种传递,使既有的政治文化,特别是现存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得以维持和延续。
政治社会化对特定政治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是政治社会化的能动性所决定的。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现存政治文化,而是有所选择和取舍,同时也将在各自的政治实践中,对其所习得的政治心理和政治知识进行检验和修正,并将其认识反馈给有关社会政治组织。如果社会成员对政治文化的新的认识和观点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特别是得到政治体系的认可,就会部分或全部地改变原有的政治文化,对原有的政治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当然,要实现对原有政治文化的改变与创新,必须经过有领导的系统的长期艰巨努力,仅凭少数人是实现不了的。
3.维持或改革某一政治体系
政治社会化对一个政治体系的维持或改变具有重要影响,这种重要影响主要是通过在社会成员中形成对于现有政治体系的认同或者不予认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实现的。当政治社会化过程造成大多数社会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的强烈认同意识时,这就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系产生极大的维系作用,保持其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反之,当政治社会化过程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强烈不满,甚至要求改变现有政治体系时,它就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形成摧毁的力量。当然,一个政治体系是否能得到维持还是改变,最根本的是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在这一前提下,政治社会化过程影响着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政治社会化也是变革的一个重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