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发展是各种社会形态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了解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不同的特点、模式和道路等基本内容,从而正确地把握政治发展的理论。
教学内容: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类型、基本途径以及政治发展的目标和内容等。
教学重点: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政治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不同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建设。
第一节
政治发展涵义与类型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1.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含义
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是西方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提出来的。战后,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政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它们在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向等方面都面临着极为艰难的抉择,这种选择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命运,也关系到国际政治的格局,牵涉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益和地位。为了制定相应的对外战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以政府资助和民间基金等方式,加强了对以第三世界国家为对象的所谓区域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类研究逐渐发展为学术界热点,并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相结合,在60年代形成了具有特殊取向的政治发展理论。
西方学者对政治发展的认识分歧很大,美国学者派伊归纳为十个方面的内容。西方学者共同之处是将政治发展限定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认定这些国家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这个过程在西方社会已经结束了。显然,虽然西方学者存在着一定偏见,但政治发展理论本身值得我们借鉴。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政治发展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19世纪中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从总体上考察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规律,实际上就开始了对政治发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认为:
第一,政治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政治发展问题,由于政治发展是由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和多种力量交互作用和影响所决定的,因而政治发展的要求和任务有时显得极为急迫而重要,而有时则不那么急迫,但无论怎样最终都无法回避政治发展的问题,政治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
第二,政治发展具有特殊性。像所有发展的事物一样,政治发展不仅具有普遍性,同时还具有特殊性。列宁在总结俄国革命经验时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在这里把发展的特殊性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另一类是发展顺序上的特殊性。政治发展形式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时间上的多样性,即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发展的模式是不同的;(2)空间上的多样性,即不同国家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政治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方式各不相同;(3)发展过程的多样性,即各国在政治发展起始领域不同,发展起点不同,因此发展过程也不同。政治发展顺序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个别发展的现实逻辑过程与理论逻辑过程不符。个别国家在发展中受到自身各种特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不是按理论逻辑展开,而是按自身特殊因素所决定的现实理论展开的;(2)社会形态发展转换中的某种跳跃性。有些民族政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借助某些条件而越过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个高级阶段。
第三,政治发展具有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形式而表现出来:(1)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2)政治发展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服务;(3)政治发展的核心是国家政权;(4)阶级斗争推动政治发展,等等。
第四,政治发展是人类自觉的政治活动。政治发展实际上是在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参与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政治发展是人类自觉的活动。人们在政治发展中的自觉活动并不是否定和忽视客观规律,而是表现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上。在社会历史领域内,社会运动的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的。在政治发展中人们的自觉活动主要表现表现为:(1)参与政治的发展;(2)研究政治统治;(2)变革政治形式,等等。
3.广义的政治发展与狭义的政治发展
广义的政治发展是指在社会形态向更高级形态的转换进程中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人类社会形态从奴隶制国家进到封建制国家,再进到资本主义国家,最后进到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向共产主义的演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伴随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出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迁与发展,就是广义的政治发展。狭义的政治发展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迁,有的则直接称为政治现代化。显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所包含的主要是广义的政治发展,而现代西方政治学所涉及的则主要是狭义的政治发展。当前对我们来说,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问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关注的是狭义的政治发展。尽管广义的政治发展与狭义的政治发展在研究的层次和角度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广义的政治发展理论揭示了政治发展的方向及其规律,对狭义的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狭义的政治发展将不断丰富和充实广义的政治发展理论,广义的政治发展正是通过狭义的政治发展才得以最终完成。而从其内涵来说,无论是广义政治发展,还是狭义政治发展,都是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的变革和调整,是整个社会政治的进步与完善。我们应以广义的政治发展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的变革与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政治发展的主要类型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
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等国的政治发展历经数百年,经历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运动、工业化运动以及城市化的历史运动,形成了许多共同特征。这些国家被称为早期现代化国家。
早期现代化国家在政治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基本内容上是大体一致的,并且都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和福利化三个历史阶段。但由于各国之间在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上的不同,因而在具体道路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可以从中抽象出三种具体的发展模式或道路:第一种为渐进一妥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英国尽管在1640年爆发过资产阶段革命,但在其后的发展中总体上是平稳的,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循序渐进地完成的,和平改革是英国国内种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保留君主这一做法本身就是资产阶段与贵族相妥协的证明。除英国之外、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也走的是这种道路。而美国等原英国殖民的政治发展,大体上也是走的这种道路,只不过在具体表现上略有不同;第二种为激进一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后,又经历了多次起义、暴乱和革命,其政治发展是在革命和暴力中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其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了波折和戏剧性,政治体制缺乏连续性,政体形式变化不定,新的政治形式往往要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反复较量中才能最终完成。与法国类似的还有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以及20世纪之前的俄国;第三种为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由于存在强大的诸侯国势力,德国直到19世纪时仍处于严重的诸候割据状态,它既没有英国式的渐进一妥协的发展道路的条件,也无法象法国那样通过革命和暴力的方式去完成政治革命。于是德国走上了依靠王朝战争和强硬统治自上而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发展道路,其依靠的是保守的国家主义力量,主要通过对原有制度的逐步调整和改进去实现政治发展。由于其民主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至后来走上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道路。此外,意大利,日本的政治发展也走的是这种道路。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其民主制度无论在形式上多么完善,公民权利不管在表面上有多大的广泛性,其本质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为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服务的。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绝非“历史的终结”,它仍面临政治发展的新挑战。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属于“后发型”其总体特征:一是政治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的;二是政治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外来文化的传入;三是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和政府,政治变迁大多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四是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往往不能同时推进,政治发展的超前与滞后都同时存在。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后发性”不利的方面:(1)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在数百年间经过几个历史阶段所解决的发展问题,现在同时摆在发展中国家的面前,其带来的冲突与压力可想而知;(2)面临被动型政治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由于在历史先行一步,故而具有一种示范效应,在当代国际社会背景下,使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缺乏发展的自主性;(3)在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不利于政治发展。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后发性”有利的方面:(1)国家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民众的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的集中和调节,可以较快地推动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2)政治发展的借鉴性,在政治发展中可以吸取早发国家的经验教训,学习成功的做法,减少政治发展中的盲目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数遭受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因此他们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借鉴学习怀着极为矛盾的态度。发展中国家在其政治发展中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政治发展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通常被称为“政治欠发展”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政局不稳、秩序混乱、两极分化、暴力冲突、军事政变、腐败泛滥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政治发展的过程将是漫长的曲折的。各国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模式,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不断推进政治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3.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有自己鲜明的特色:(1)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过失误与挫折,但它终究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归,希望之所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发展能紧密地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起来,使政治发展具有正确的方向。(2)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制度上的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人民民主专政下,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同时对敌人实行专政,以维护和巩固人民的政权。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不断粉粹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的图谋,维护了国家的独立、统一与安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政治发展才有可能顺利地发展。(3)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中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独立与解放,也不会有今天的繁荣与富强。当然共产党也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防腐拒变的能力,不断改进党的领导。(4)始终坚持在政治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政治发展不断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5)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努力,中国共产党终于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充实它。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对策,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而这正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追寻而未能解决的。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涵义
什么是革命?我国古代就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一说法。列宁曾给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可以看出,列宁这一概念表明:革命是一种暴力行为,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旧的政治上层建筑,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缓慢进行的,而质变是快速的即所谓“突变”和“飞跃”,这种突变和飞跃反映到社会制度上来就表现为政治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革命是一个阶级以推翻另一个阶级政治统治为目标的暴力行为,是改变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的决定性方式,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途径。通过政治革命过程,一种新的政治体系取代旧政治体系,或者促使旧的政治体系发生本质的变化。政治体系发生本质的变化意味着原来旧的政治体系内的政治关系、统治主体、公共政策以及政治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政治革命的特征
人类历史上政治革命主要有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都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所以革命的内容、过程和结局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革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以革命阶级为主体
政治革命不是少数政治人物、政治派别和政治群体的行为,而是社会各阶级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政治行为,是进步的革命阶级推翻腐朽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活动。(2)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国家政权的归属决定了政治体系的本质特征。当国家政权成为维护腐朽势力,阻止社会变革的障碍时,夺取国家政权就成为政治革命打击的首要目标。(3)以变革政治体系为内容
政治革命的主要功能就是使政治主体地位、政治组织机构、政治制度性质和政治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4)以广泛的群众支持为基础
政治革命是一种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不同于少数人组织的政治密谋活动和恐怖活动,发动革命的阶级是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出现的。(5)以暴力方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政治革命只能采取暴力的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革命与暴力相联系,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暴力都是革命,革命不同于政变,虽然二者都表现为暴力的形式,政变可能会推翻一个政权,导致一个朝代的更替,但决不能像革命那样改变一个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
3.政治革命发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个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制造革命、阻止革命或者取消革命是不可能的,然而革命能否爆发、何时爆发、能否成功,则取决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是否成熟。列宁分析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是:(1)社会矛盾空前激化;(2)统治阶级不能再照旧维持自己的统治;(3)被统治阶级不愿再以旧有方式生活下去;(4)被统治阶级形成革命的意识。爆发政治革命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只有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革命的发生才成为可能,当革命阶级意识到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形成了革命的决心和勇气,并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把群众发动起来,革命才能从可能变成现实。由此可见,政治革命既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手段。
3.政治革命作用
第一,政治革命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政治进步。首先,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革命就成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和转变的根本方式,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一系列政治革命,才一步步地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其次,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发动机和加速器。通过社会的急剧的系统的变革,革命将摧毁原来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及其落后的政治制度,建立起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制度,并改造旧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扫清道路,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政治进步。
第二,政治革命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革命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虽然政治革命的首要目的是夺取政权,摧毁旧的政治统治,建立起新的政权,主要解决政治上层建筑的问题。但新旧政权的更替必然使旧的生产关系解体,新的生产关系得到确立。当一个国家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被打破,必将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另一方面,由于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是“活”的生产力,因而政治革命对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同样也是对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第三,政治革命能更新政治体系。政治体系一般是社会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是一个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当一个旧的政治体系腐化衰败,已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又难以通过政治改革方式使其调整改善的情况下,这个政治体系需要更新换代。而要实现政治体系的更新换代,必然会遭到旧的统治阶级的顽强抵抗与阻挠,仅仅通过和平方式是难以实现更替的,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才能实现政权的转移,政治领导人的更换、政治组织的变更,政府政策和活动方式的根本改革,法令制度的更新等。从而实现政治体系的更新。
第四,政治革命能改革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环境,包括所有对政治体系具有影响和作用的因素所综合组成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文化、自然资源、地理、民族、宗教等因素;狭义的政治环境,只包含那些对政治体系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的因素,如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政治革命在更新政治体系的同时,所能改变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政治环境。政治革命通过更新旧的政治体系,可以改变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改变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变革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培养新型的政治文化,以及改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从而为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建立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涵义
政治改革是指统治阶级中政治领导集团为适应社会阶级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政治效能,改善政治关系,巩固政治系统而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调整和变革。政治改革的实质是统治阶级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
2.政治改革的原因
导致政治改革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或文化方面的原因等。具体来说,利益格局的变化、政治力量的对比、外来思潮的冲击、政治局势的动荡,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政治改革的原因。然而,导致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也就是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排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客观上产生了政治改革的要求。
一般来说,政治改革是统治阶级因形势所迫自上而下进行的、局部改变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行为。如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当前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也同样如此。政治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因素和个别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而且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改革不同于政治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行为,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和平”的革命。
3.政治改革的特征
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近代的戊戌变法、古代雅典的梭伦改革、近代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和土耳其的改革等。这些改革虽然都带有历史和民族的特色,但也表现出共同的特征。
第一,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行为
如果说政治革命往往是自下而上开始的,那么政治改革则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显然,只有掌握政治权力的领导集团才能进行政治改革。无论是出于被动还是出于主动,现有的政治领导集团始终是政治改革的领导力量。他们不仅是改革的策划者,而且是改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正因为这样,改革不同于任何形式的群众运动就在于它具有计划性和步骤性的特点。一般来说,改革者事先都有周密的考虑,要拟订改革的基本策略,选择好改革时机,确定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制定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等,并且把握好改革的进度,力求避免无序状态。一个国家政治改革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政治领导层的政治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对政治系统的弊端、社会各阶级利益格局等要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改革的决心和能力。
第二,政治改革是和平的渐进的缓慢的过程
如果说政治革命像暴风骤雨,那么政治改革就像和风细雨。就其过程而言,政治改革不像政治革命那样在最短的时间里风卷残云般迅速地达到目的,而是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通过漫长的过程逐渐实现预定的目的。当然,不是说政治改革计划是一个漫长的计划,而是说相对政治革命比较漫长;也不是说政治改革计划一成不变,而是说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对改革计划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修改,这就需要改革者具有相当的耐心、毅力和灵活性。
第三,政治改革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
政治改革不管力度多大,内容有多少,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必须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根本利益。统治阶级可以顺应历史的潮流,改革僵化的政治制度,调整政治结构和基本政策,但这一切都是有原则的。政治改革一旦触及统治根基、根本利益和根本原则,改革的领导者就会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对和制止。因为改革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政治体系中不利于政治统治的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为了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为了增强政治体系活力,加强政治统治地位。
总的来说,政治改革先改什么后改什么不能随心所欲,改革既要达到既定目标,又不能引起社会动荡,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具有较高的素质,所以改革者绝不能是政治上的平庸人物。
4.政治改革的战略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全面推进和渐进发展两种战略,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全面推进方式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改革的目标、内容和进程,有利于唤起和组织改革的力量,加快改革的步伐,从而缩短新的体系转轨所引起的社会“阵痛期”和“混乱期”。但全面推进改革又将使与现存政治关系利害攸关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从一开始都感受到威胁,他们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对变革,改革将招致过多的反对而遭受挫折。全面推进的急速发展没有为改革留下必要的调适时期,在复杂多变的改革进程中难以应对。而渐进方式尽管可以避免改革中出现大的社会震荡,可以不断纠正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但它的变革是缓慢进行的,与现代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极不相应的。无论是单独采用全面推进方式,还是单独采用渐进方式,都难以实现改革的目标。事实上,成功的改革领导者通常是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先采取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当改革取得相当成效之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推进,以实现部分的质变。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一、政治民主的涵义
1.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关于政治民主的主要观点
第一,古典民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卢梭、密尔、柏尔、麦迪逊等人,他们沿袭了古希腊民主的涵义,认为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统治。洛克首先运用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民的统治是通过人民对于政府组成及政府权力行使的同意来实现的,而人民的同意是根据多数决定规则进行的。后来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理论,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古典民主理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逐渐形成,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居于主流地位。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它发挥过一定的“政治动员”作用,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以虚构的“社会契约论”为前提,显然具有历史唯心主义性质。
第二,精英民主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和约·阿·熊彼特。韦伯和熊彼特发展了早期的精英主义理论,形成了精英民主理论。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大规模、复杂性及明显的社会差异使直接民主变得不可能。管理国家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是那些对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务感兴趣并具有一定才能的精英的职业。而一般人缺乏选择政策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有能力选择领导人。熊彼特则进一步把民主看作是一种竞争领导权的方法,民主不过是“某些人通过获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精英民主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概括了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些重要特征,实际上反映了大垄断集团控制社会政治的现状。
第三,多元民主观。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乔治·道格拉斯·霍华德·柯尔,美国的罗伯特·达尔等。他们认为,民主社会中人们都生活在多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中,这就使得公民不可能在政治问题上形成多数,同时也不存在任何可以控制一切的势力,民主既不可能是多数人的统治,也不是简单的少数人统治,民主是带有多元化特征的“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民主也就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20世纪以来,这个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影响。显然,多元民主观既掩盖了民主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性质,也根本忽略了政治权力在政治决策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此外,柯尔还提出了参与民主理论,认为民主就是一种人民参与的政治制度,而实现这种参与的社会政治形式则是以社团为基础的自治。批判理性主义大师卡尔·波普则提出了“民主悖论”,认为把民主说成是大多数的统治的传统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它将导致“民主悖论”,而且也不符合现实。
综上所述,资产阶级学者关于民主的种种论述,都是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服务的,反映了其民主制度的客观要求。当然,他们都有意或无意地掩盖其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阶级实质,其民主理论都存在不足与缺陷。
2.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第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列宁认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主要是指政体,“民主”这种国家形式和其他国家形式的差别并不能用来掩盖国家的阶级实质。马克思主义指出民主和国家的一致性,就是要说明以无产阶级民主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要用无产阶级国家取代资产阶级国家。
第二,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因而民主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同样也将随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就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形式,民主具有阶级性。因此,“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的民主”。
第三,民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民主作为国家形态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因而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民主势必要为决定自身的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首先体现在保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通过国家的权力保障实现这种经济利益的经济制度。
第四,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列宁还强调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民主”的基本含义也是“人民的权力”、“人民进行统治、治理”。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的政治平等权和参政权将更加广泛和真实。
根据上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论述,我们可以把政治民主定义为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3.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民主具有对特定政治统治的依存性。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就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形式,政治民主是以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确立作为自己的前提条件,并始终与这个政治统治相联系,具有显著的依存性,政治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第二,政治民主具有与商品经济的密切相关性。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关系从两个层次上决定着上层建筑;一是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所有关系、分配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二是社会产品的价值实现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成员利益实现方式,决定了社会政治权力的构成、运行方式及其规则。政治民主与商品经济的密切相关性表现在,政治民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和规则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实现方式中的运用。如商品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原则,表现为政治民主中的政治成员权利主体原则;商品经济中的自由平等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公民权利平等和自由原则;等等。
第三,政治民主以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为核心原则。政治民主意味着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都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平等的权利,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承认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
第四,政治民主以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按照政治民主的理念,民主政治的实现理应以直接民主为基本方式,特别是在基层的民主政治实践中,完全有必要实行直接民主方式。但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事无巨细都通过直接民主方式来处理,既无法实现,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间接民主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
第五,政治民主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规则。民主政治一般视多数人的意见为全体政治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按多数人意见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规则。当然,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少数人的权利,相反,必须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允许少数人在在法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采取相应的政治行为。
第六,政治民主以法制作为其实施条件和保障。法制是民主政治实施条件和保障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使民主政治的原则和规范法律化、制度化,使政治民主具有了最高权威性。(2)法制使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变为具体的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3)法制将民主政治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变为法定的程序和法定方法,这就为社会成员参与政治提供了基本准则,(4)法制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条件。
二、政治民主的类型
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
(1)奴隶社会的民主
奴隶社会的民主制,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展为国家制度形态的民主,其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从公元前594的“梭伦改革”开始,其民主政治延续了近200年。奴隶社会民主制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民主政治具有奴隶主阶级性。根据雅典法典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自由民才享有公民权,奴隶、外邦人和妇女不在公民之列,而社会政治的实际控制权是控制在奴隶主阶级手中的;第二,民主制的实行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地理条件,雅典城邦的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雅典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商品经济的自由平等原则,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工商业阶层、商品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原则等,为奴隶社会的民主制创造了条件;第三,形成较为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雅典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在公民大会下设立500人的议事会,由议事会召集公民大会,并行使行政权力。议事会选出50人的议员委员会,再分为10组,每组轮流主持日常政务。军事事务则由“十将军委员会”负责,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第四,已具有法制特征。城邦的民主政治活动完全由国家法律规范,立法权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在雅典极其兴盛的“伯里克利时代”,几乎所有官职都对各等级公民开放,人们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当选,公民的参政议政受到国家的鼓励。
(2)封建社会的民主
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封建专制政治,只有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国家才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1)工商业的发达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为城市共和国自治提供了条件。在这些城市中,聚集了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商人来往也极为频繁,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成长,新兴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这种民主仍带有明显的封建社会特征。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共和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事实的独立,但在法律上它们仍是封建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附庸。而控制城市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的则主要是豪门贵族、行会主持和银行家这些封建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一般的城市市民根本左右不了城市事务。(3)这种民主制度仅存在于封建社会中某些局部的特殊区域,与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完全不相应的,城市共和政治的出现,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结果。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在当时还比较薄弱,这种反封建的“共和制试验”只是个别现象而已。
2.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从其民主原则的提出,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完善,已先后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资本主义民主以议会制代替了封建君主制,从形式上实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以选举制代替了封建世袭制,为统治阶级选择政治代理人创造了机会;以公民政治上的平等自由权利代替了等级制和封建的人身依附,打碎了封建的政治枷锁;以分权制代替了集权制,对权力的滥用起了限制作用;用法制代替了人治,保证了政治秩序的规范性。因此,就其历史地位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封建专制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资本主义民主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主原则、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权利规定三个方面。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以抽象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为核心内容,形成了人民主权原则、代议民主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多元民主制原则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普选制、议会制、分权制衡制、政党制和法制等;资本主义的民主权利规定主要是公民的信仰、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权,以及公民的平等权和参政权。民主原则是政治民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民主制度和民主权利规定则是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是以私有制为核心的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它是以资本和财产的私有为前提,私人资本和财产的拥有量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民主本质上就是金钱政治。因此,资本主义民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过程表面上的平等,实际上掩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形成的社会不平等。在形式上它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却被资本的有无或多寡所造成的实际不平等所限制甚至抵消,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它是保护资产阶级本阶级内部平等的一道屏障。
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形态,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地实现的政治形式,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为依托。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应遵循和贯彻以下原则:第一,人民主权原则。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和主体。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人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第二,议行合一原则。它既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构成原则,也是基本的民主原则,它要求保证社会和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权由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最高权力机关掌握,使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活动;第三,共产党领导原则。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共产党领导地位,是保证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实现,保证其政治权利得到充分实现的基本条件;第四,民主集中制原则。即在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它原是作为无产阶级的根本组织和活动原则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确认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并形成为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第五,保障公民权利原则。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是政治民主的核心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真正体现这一原则;第六,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基础,而社会主义的法制又是民主的体现与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实现程度,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成熟程度的标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三、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需要为政治民主创造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合适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物质利益合理分配等,这些都与政治民主的发展密切相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了民主政治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着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一方面它为政治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民主政治确立基本原则。民主政治规则是商品经济规则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因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必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而物质利益分配状况也直接决定着人们对政治民主的态度。
在社会建设方面,需要为政治民主创造的社会政治条件包括:社会政治体系的完善,政治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社会政治生活的法制化和制度化,这些与民主政治建设也密切相关。政治体系的完善,意味着保持了社会共同体的统一,为政治民主提供了前提条件。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为政治民主建设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程度也制约着政治民主的发展程度,这些都是民主政治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文化建设方面,需要为政治民主创造的政治文化条件,主要是确立起民主的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政治民主本身本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文化,它反映了人们对民主政治生活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包含了对民主政治形式的设计和追求。民主的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将使民主政治建设获得精神上的有力保障与维系。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也就包括了政治制度本身建设和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这两个方面各有分工,同时又密切联系。就我国而言,政治民主制度性建设,就是坚持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的直接民主制度等。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实行和发展民主政治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然而公民能否参与政治,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因素就是公民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可从三个方面着手:(1)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2)对公民进行必要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教育和训练;(3)努力使公民权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政治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