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本科生课程及其主讲教师队伍为核心和主线、影响全校并辐射兄弟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 二、形成了以多层次、多形式的科学研究为内在动力的建设和发展机制,注意将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道德国情研究”(1998)和“道德悖论现象研究”(2008)等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
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形态,决定了伦理学的理论课程在课程的方向和内容上势必会存在“国情”的差别。本课程一贯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并从中国道德国情出发组织教学,其科学性和现实感与国内兄弟院校同类精品课程相比较应无庸置疑。与国外同类课程相比较,如与美国以《哲学的伦理学》(汤姆·L.彼彻姆著,李兰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为教本开设的大学伦理学课程相比较,在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伦理学课程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理和道德国情特色。
一、图书资料建设不够,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料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