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负责人
姓 名
郭淑新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5.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学 位
硕士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国学研究所所长
电 话
13955315500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哲学系
E-mail
guoshux@mail.ahnu.edu.cn
通信地址
(邮编)

芜湖市九华南路1号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41003

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史;中西比较哲学



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中哲、马哲、外哲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5届, 140人。
2.《中国道德哲学专题研究》: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4学时/周,2届,13人。
3.《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传统》: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4学时/周,2届,13人。
4.《中西诠释传统比较》:中哲、外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4学时/周,中哲 2届,外哲5届,43人。
5.《中国哲学史》:政教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4届,620人。

二、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指导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5届,29人。
2. 指导哲学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5届,29篇。
3. 指导07、08级中哲、外哲研究生举办“中华国学义理经典”读书研讨会3次,68人。
4.指导政教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4届,48人。
5.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届,52篇。

三、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中国哲学史精品课程建设, 安徽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07-09)(主持)
2. 中华国学义理经典导读,香港冯燊均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项目(08-09)(主持)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安徽省教育厅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009SK526(主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07jyxm206(主要参与人)

四、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论胡适对自由主义的诠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4独撰
2. 《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安徽大学学报2005.2独撰
3. 《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与思维方式的转型》,理论与现代化2005.5独撰
4. 《儒家知识论传统的延展与活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第一
5. 《论理性之两翼内在张力的合理调适》,理论与现代化2007.1 独撰

五、近五年来主编的规划教材
1.《中华国学义理经典导读》(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2.《中国哲学的演进历程》(独撰),书稿已完成正在修改,2010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术研究情况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当代中国人学建设与人的发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ZX015(子课题主持)
2. 论中国哲学中的诠释传统,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3JW075(主持)
3. 敬畏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5-06D30(主持)
4. 公民意识培植问题研究,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8SFB5003 (主持)
5.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07sk096(主持)
6. 高校女性道德自律研究,2007年安徽省高校工会工作理论重点研究项目(主持)
7. 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09SK095(主持)

二、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论朱熹在理气论上的创造和贡献》,中国哲学史,2001.2(独撰)
2.《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光明日报-理论版,2001.6.12(独撰)
3.《论叶适的学术批评精神》,孔子研究,2001.4(第一)
4.《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安徽师大学报,2003.1(独撰)
5.《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理论与现代化,2003.5(独撰)
6.《论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哲学意蕴》,安徽农大学报,2003.5(独撰)
7.《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7.1(独撰)
8.《朱熹形而上学论究》,朱子学刊,2003年第1辑(独撰)
9.《跨越时空的“对话”:恩格斯与孔子论权威》,学术界,2004.3(独撰)
10.《孔子敬畏伦理思想的当代诠释》,淮阴师院学报,2004.5(独撰)
11.《德性与德行:传统儒家德性伦理思想勾玄》,安徽师大学报,2005.5(独撰)
12.《论孔子“鬼神”观的人文意义》,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6.12(第一)
13.《化宗教文化为人文文化》,安徽师大学报,2006.5(独撰)
14.《论詹姆斯在真理观上的人道主义转变》,学术界,2007.4(第一)
15.《敬畏伦理初探》,哲学动态, 2007.9(独撰)
16.《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9.18(独撰)
17.《论三个代表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淮北煤师院学报,2007.5(第一)
18.《儒家“仁学”视域中的德性与人的存在》,朱子学刊,2008.1(独撰)
19.《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最初审视》,理论与现代化,2008.4(第一)
20.《福斯特对“马克思的生态学”的建构》,安徽师大学报,2008.5(第一)
21.《敬畏伦理:人类自我立法的道德基点》,理论与现代化,2009.3(独撰)
22.《朱熹敬畏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中国哲学史,2009.1(独撰)

三、近五年来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获2007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独著)
2.《敬畏伦理: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石》,获2007年安徽省第二届社科大会论文一等奖 (独撰)

四、近五年来出版的学术著作
1.《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26万字,独著)
2.《敬畏伦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21万字,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