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节 奥林匹克基本知识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复兴后的现代奥运会在古代奥运会留下的丰富历史遗产的沃土中,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起来,逐渐形成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体系:它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想、奥运会。 一、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P·顾拜旦提出的,它是《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把提高人的体质、才智和意志素质结合为一平衡的整体,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使人们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方式。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二、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4年一度的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具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奥运会的规模如此迅速扩大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宝贵结晶和精神财富,是奥林匹克运动深入发展的巨大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集中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所一贯遵循的宗旨、提出的格言、口号以及使用的徽记上。 “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这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基本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遵循这一宗旨相聚在奥运会上,增进友谊、交流技艺、共同提高运动水平,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人类社会正义事业所需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国际社会的需要。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于1913年经顾拜旦提议,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定为奥林匹克格言,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基本点。体现一种敢于拼搏、不断进取、永远奋发向上的奋斗精神。它不仅具有鲜明的体育运动的竞技特色,激励着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争取最好成绩,同时也激励着社会中每一个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提高。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进步性。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口号,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在同一旗帜下平等地参加比赛,在竞赛中不仅是争夺奖牌,更重要的是交流友谊,切磋技艺,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这对正确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五环徽记,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理解和信任。这对正确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世界各国运动员遵循“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积极参加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下,以公正、坦率和友好的态度进行比赛,从而增进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促进运动技术提高。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它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三、奥林匹克理想 奥林匹克理想是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综合体现,是人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和前景的向往及希望。奥林匹克主义和精神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和谐公正、未来生活的和平美好,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人类社会正义事业所需达到的目标。因而,它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响应,参与和共同推动其发展。 奥林匹克理想体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和友谊,永远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它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奥林匹克理想是一个普遍概念。所有能使人变得更好的原则,都包容在它明亮的光环里。 奥林匹克理想的初级活动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它是永恒的。它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运动水平高低,面向所有的社会阶层,包括一切运动和竞技项目。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参与——这也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基本点。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们学习奥林匹克宗旨、理想、主义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的学校。人们将它视为生活的原则,并进一步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奥林匹克理想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运动是对大众而言的,它的目标不是让少数人去挑选金牌,而是为所有的人提供机会,让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们都去进行体育锻炼。它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 在参加体育运动的千百万人中,只有少数杰出的人能参加奥林匹克伟大的和平的世界庆典——奥运会。因此,如果没有奥林匹克运动漫长而不懈的努力,就不可能在大众中间普及和加强奥林匹克精神意识。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保证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现,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分割。 四、奥运会的概念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举办的综合项目的世界性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奥运会是个人或团体竞赛项目中运动员间的比赛,不是国家间的比赛。奥运会把各国家奥委会为此目的选派、经国际奥委会同意参赛、并在有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比赛的运动员集合在一起。在奥林匹克运动众从多的活动形式中,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最重要的活动。古代奥运会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亚得名。19世纪末随着近代文明的兴起,人们再度回想起古代奥运会,赞美古代奥运会的崇高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教育家P·顾拜旦于1885年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纪元,此后奥运会每4年举行一届,并在年的周期称为“奥林匹亚德” 奥运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仍按顺序计算。奥运会的期限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内不得超过16天,如遇节假日或星期日不进行比赛,期限可相应顺延。1925年国际奥委会追认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的“第8届奥林匹亚德国际体育周”为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运会所进行的竞技包括冰上和雪上运动项目。从此奥运会有了夏季和冬季之分。人们习惯上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称为奥运会。至1992年止,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为了改变同一年举行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情况,国际奥委会把应在1996年举行的第17届冬季奥运会提前到1994年举行。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国际奥委会根据申请主办奥运会城市的组织能力和财力情况,决定是否授予某申请城市主办下届奥运会的权力,并签订必要的协议。主办城市必须遵照国际奥委会的章程和要求办事。凡被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均可组队参加奥运会的比赛。 竞技比赛是奥运会的主要内容,所有项目都必须是经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奥林匹克仪式,如圣火传递、开幕式、闭幕式和发奖等,不仅给奥运会以浓烈的节日气氛,而且大大提高了奥运会的境界,使它庄严、神圣,这些仪式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文化节是奥运会期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它使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一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奥林匹克青年营是使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以深刻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并以自己无私的力量积极参加奥运会的组织工作,不计酬劳,自愿成为奥运会的青年志愿者。 举办奥运会是对举办国家和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同时由于举办奥运会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争办奥运会的角逐非常激烈,只有符合国际奥委会要求的城市才有可能获得举办权。通过申请、考核和遴选,整个申办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过程,它为展示自己国家和城市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申办工作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竞技运动水平、体育科研和体育教育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为期16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组织者要使各项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就需要在会前进行十分周密的工作,需要数年的时间。举办城市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奥运会举办城市那样,将一个如此规模的超大型国际活动容纳在这短短的时空里。这也正是奥运会的魅力所在。 奥林匹克运动还包括各大洲际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等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竞赛活动。大众体育活动主要是每年举办的“奥林匹克日”,旨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扩大奥林匹克影响。奥林匹克科学、文化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开办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召开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另外还有表彰一些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团体或个人而进行的颁奖活动。 (一)奥运会组委会机构设置 (二)奥运会会歌与主题音乐 体育和音乐,各自作为“身”、“心”两种典型的发展形式之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相隔甚远。有人可能会觉得:音乐作为最高雅、最帛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审美境界上有着脱俗的品位,是那些最具天赋能力的人表达智慧的方式;而体育则为那些精力过剩的人提供了一条宣泄的途径。事实则讥讽了这些相当然的区分的浮浅,体育运动实际上与音乐具有不解之缘。 从根本上说,体育与音乐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她们都追求美与和谐,两者都具有“运动”这一共同特征,英语中”movement”(运动)一词同时具有“韵律”、“乐章”等音乐上的含义。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有其特定的运动节奏或韵律。其实许多体育项目,音乐本身就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说在音乐的节律中完成的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就是马术、花样游泳、自由体操、平衡木等等,都需要音乐的伴奏。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海因里奇·施梅尔策创作的《马上芭蕾》经德国马术运动员加布里拉·格里罗改编后,用作马术比赛的伴奏曲典,并成为第一部与体育直接相关的音乐作品。 现代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盛大的文化庆典,同样要借助音乐这种最富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壮其声威。汉城奥运会的硝烟已散去近20年,当年运动健儿们在竞技场上的非凡业绩恐怕并没有给现在的人们留下太多的记忆,但那首撼人心魄的奥运主题歌《手拉手》还时刻萦绕在人们的耳旁,让人们体会到奥林匹克运动所象征的和平、友谊、公正和力量。 音乐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它对奥运会的直接参与。它大显身手的主要场合是奥运会的一些重大仪式,如开幕式、闭幕式和颁颂奖仪式等。其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奥运会会歌,主要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以独唱、重唱或合唱的形式来表现;奥运会主题乐曲,主要在开幕式升旗和点燃火炬的仪式上演奏,有时主题乐曲和会歌是同一概念,很难区分;人场式伴奏曲,随着各国代表团的入扩场先后,选取各具特色的音乐来伴奏。其中,多为进行曲;在颁颂奖仪式上演奏冠军所在国的国歌。在几种形式中,最具艺术感染力、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奥运会会歌或主题音乐了。 现代奥运史上第一支奥运会会歌《萨马拉斯颂歌》产生于第1届雅典奥运会。该歌曲由希腊诗人科斯提斯·帕拉玛斯(Costis Palamas)作词,希腊作曲家斯皮罗·萨马拉斯( Spiros Samaras)作曲。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作曲家萨马拉斯亲自指挥9支管弦乐队组成的交响乐团和250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出了这首歌曲。在当时的雅典城里,这样的演出规模是空前的,也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演出效果。雅典奥运会会歌给国际奥委会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直到60年后的1958年它才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正式的奥运会会歌。在这以前的各届奥运会,一般是组委会邀请专家选择征集会歌,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会歌是由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谱曲的《奥林匹克之歌》,1948年伦敦奥运会是拉迪亚德·基普林作词,罗杰·奎尔特作曲的《不为自私而为主》。1958年以后的奥运会大多也有各自专门的主题曲或会歌,不过也有几届奥运会,如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都在开幕式上演奏了经改编的《萨马拉斯颂歌》。 历届奥运会的音乐表演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又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共同点在于,音乐创作和取村既歌颂友谊、和平、正义等共同的人类理想,又反映了主办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在表现形式上,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历届奥运会主办国以欧洲国家居多,其音乐表现形式多侧重于西方古典音乐、歌剧甚至宗教音乐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更多亚洲、美洲等新兴国家承办奥运会,奥运会的音乐表演带有更浓烈的民族气息,同时也采用了更易为大众接受的通俗流行音乐。并且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70年代以后奥运会的主题音乐更易流行传播,《手拉手》、《召唤英雄》等乐曲的流行便是明证,这也使得音乐日益成为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向大众和社会的标志性语言,使得奥林匹克理想更易为大众认同和接近。 (三)五环标志与奥运会会标 奥运会会标是宣传该届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一般每届奥运会只有一个会标(也称会徽)。 人们所熟悉的五环标志是奥运会的会徽,奥林匹克标志是《奥林匹克宪章》具体界定了的,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五环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多色,其颜色为蓝、黄、黑、绿、红。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整体上形成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代表着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以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先生解释了他的设计思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这五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第6种颜色为白色“旗帜的底色(奥林匹克标志最标准地呈现于国际奥委会会旗上),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因此,相互环扣在一起的作为奥运会象征的5个圆环,便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各民族间的和平事业服务的思想。自1920年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起,5环的5种颜色象征着五大洲:蓝色代表欧洲,黄色标志着亚洲,黑色意指非洲,绿色喻作澳洲,红色象征美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变化,对奥林匹克标志的阐释也有变化,根据1991年版的《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标志”条的附则补充,奥委会会旗和5个环的含义,不仅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而且强调所有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会标中的奥林匹克标志覆盖的面积不得超过全徽面积的1/3,而且奥林匹克标志必须完整出现,不得改动。奥运会会徽的图样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城的特征。奥运会会徽图案必须报送国际奥委会审查批准。 奥运会的会标图样通常是通过广泛公开征集,择优选中的。历届奥运会会徽的图案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即相互套连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同时衬以表现奥运城和东道国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的主体图案,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 奥运会会标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艺术性标识。每届奥运会的会标,是该届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各主办国设计的会标,未经奥运会组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商业性活动。国际奥委会还要求各国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以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权威性,避免奥林匹克标志的滥用。 根据奥运会宪章,各主办国设计的各届奥运会会标,未经该年度奥运会组委会同意,也不得用作广告或为商业服务。就连以该届奥运会为题材的电影、邮票、纪念章、宣传品等,未经组委会同意也一律不准发行,从而保证了奥运会会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会标的严肃性被进一步强调,权威性也更加突出。会标设计,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奥运会到今天已经轮过了27届(到雅典为止),因两次世界大战,有3次没开成,这3届中有两届画好了会标。这两幅画好的会标,有一幅改了一下画面上的时间和标识语,在12年后再拿出来作用。第15届奥运会是分在两地举行的,为此此届奥运会画了两幅会标。这样算来,到悉尼奥运会时一共绘制了27个会标。 复习思考题 1、奥运会的概念是什么? 2、奥林匹克宗旨是什么? 3、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 4、奥林匹克理想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