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我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设。1982年成立德育教研室(后更名为思想品德教研室、德育教研部),在全校开设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专题。1987年,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正式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排入课表。我省最早的省统编教材《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程》由我校张正元教授主编。80年代末,根据当时国家教委的文件要求,思想品德系列课程分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当时该课程省统编系列教材《人生哲理》由钱广荣同志主编,我校按照文件要求开齐了全部5门课。90年代初,国家教委又将“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此后省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教程》一直由我校钱广荣同志担任主编。

  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后,我校在安徽省新教材的学习和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发挥了龙头作用,2006年安徽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我校举行,标志着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面向安徽省的辐射作用。

  我校原思想道德修养课2001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被评为安徽师范大学首批精品课程,并通过评审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精品课程。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