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件


一、教材选用与建设

  本课程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编写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前沿性和严肃性。该教材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及时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2007年已在广泛听取有关专家、任课教师和大学生的意见后,进行了一次修订和完善。

二、扩充性资料的使用

  1、充分利用教育部为统编教材配套设立的网络学习平台,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答疑、完成作业及师生交流等学习活动,该平台网址是:http// 4a .hep.edu.cn 或http// 4a .hep.com.cn.;

  2、已为教师购置了教育部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包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等)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阅读文献网上资料库,为学生自学和扩展视野提供翔实而又深刻的辅助资料。

  2、坚持采集《道德观察》、《今日说法》等节目视频。利用因特网、电视、相关节目的视频素材及各类音像出版物,为案例教学提供前沿而又典型的素材,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3、加强原精品课程网页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运用既有的网络交流平台,进行答疑、完成作业及师生交流等学习活动。

  4、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编写校内使用的“实践教学手册”。 为丰富实践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提供科学、统一的指导。

  5、建立课程试题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材内容。

  6、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以开阔学生视野。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

  1、校学工处和团委联合组建有大学生思想教育艺术团、德育研究会、法律援助中心等社团,是本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重要阵地;

  2、所依托的政法学院拥有教学法庭、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基地(安徽省歙县)等实践教学场所;

  3、与学校所在城市周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长效的实践服务基地和教育基地,如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王稼祥纪念园,五四爱心学校等。

四、网络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教育部为统编教材配套设立的网络学习平台,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答疑、完成作业及师生交流等学习活动,该平台网址是:http// 4a .hep.edu.cn 或http// 4a .hep.com.cn.;原精品课程建设网页已有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供在校园网中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可以用来进行答疑、完成作业及师生交流等学习活动。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