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五、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
  一、原始情绪反应
  (一)本能的情绪反应
  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二)原始情绪的种类
  1.怕。2.怒。 3、爱。
  二、情绪的分化
  (一)布里奇斯的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Bridges,K.M.,1932)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她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
  (二)林传鼎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1963)。提出自己的理论。
  (三)伊扎德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美国情绪研究中颇有影响。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也逐渐增长和分化。
  总之,可以认为,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社会化
  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是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所谓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加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第四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二、笑
  (一)自发性的笑
  (二)诱发性的笑
  三、恐惧
  (一)本能的恐惧
  (二)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三)怕生
  (四)预测性恐惧
  四、依恋
  安斯沃思提出1—1.5岁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无顾虑的依恋。
  第二种,回避的依恋。
  第三种,反抗性的依恋。
            第五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二、美感
  三、理智感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学前心理学  分辨率建议:1024*768  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