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 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
  一、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
  儿童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词开始的。大约在6个月以后,婴儿已能“听懂”一些词,1—1岁半儿童能理解的词的数量猛增。但是,儿童一般在1岁左右才能说出少数几个词,而在1岁半以后,才“开口说话”。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
  (二)言语发生阶段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第二节 儿童对语音的掌握

  一、语音形成的阶段
  (一)出现嗓音
  (二)出现啊咕声
  (三)出现喃喃语声
  (四)开始发出语音
  二、语音模仿的发展
  三、语音发展的顺序
  (一)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
  (二)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三)儿童掌握元、辅音的顺序
  四、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全部语音的年龄,发音不准的幼儿人数的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2.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而且集中在zh,ch,sh,z,c,s,l,此外,还有f,n,g,er,r,ang等,但所占比例较小。
  3.同一被试,在发出单个的音和说出用同样的音组成的音节中,错误有所不同。
  4.发音的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幼儿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除了受生理成熟的影响外,还有其它原因。语言环境是影响幼儿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方言对4岁以上幼儿发音的影响更为突出。
  五、对语言意识的发生
  (一)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
  (二)语音意识发生的表现
  (三)自觉掌握发音活动的水平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词汇量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学前儿童的词汇量,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l岁左右,孩子才开始说出词,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到入学时,孩子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也就是说他的词汇已足以保证他用口语和别人交往。
  二、词类的扩大
  (一)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和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二)词类的运用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使用频率有以下特点。
  1.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
  2.使用动词的频率多于名词。
  3.幼儿使用名词的频率较高。
  三、词义的深化
  同一个词,儿童对其含义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它理解不确切,以后逐渐确切和加深。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一)形容词的掌握
  (二)空间方位词的掌握
  (三)指示代词的掌握
  (四)人称代词的掌握
  (五)量词的掌握
            第四节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
  一、句型的发展
  (一)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1.不完整句。最初,儿童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儿童的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
  (1)单词句。 (2)电报句。
  2.幼儿的完整句
  (二)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1.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2.复合句。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三)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四)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一)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二)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三)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三、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也就是说,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四、语法意识的出现
  幼儿掌握语法结构,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往,模仿成人说话而进行的。幼儿对语法结构的意识出现较晚。
            第五节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自语言的发生
  口语可分为对话式和独白式。对话是在两个人之间交互进行谈话,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共同交往中才能进行。幼儿期对话语言有进一步发展。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在集体(如全班)面前讲话往往不大胆,不自然。4—5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5—6岁不但能够系统地叙述,而且能大胆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地进行描述。
  二、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
  对话语言常常带有情境性。
  连贯语言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够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境。
  三、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讲述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四、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一)语气的掌握
  (二)口吃的心理因素
  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心理原因所致。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
  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
            第六节 学前儿童语言功能的发展
  一、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为交际而产生,在交际过程中发展。
  二、语言概括、调节功能的发展
  (一)语言对认识过程的概括作用
  语言的参与,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
  (二)语言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语言对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它的概括功能,即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
  三、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
  (一)内部语言的特点
  1.发音隐蔽。 2.语句简略,不完整。
  内部语言更重要的是它在功能上的特点。
  1.内部语言是对自己的语言。
  2.内部语言更突出表现了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
  (二)内部语言的发生
  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发生的。
  (三)自言自语
  说出声音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语言发生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自言自语出现在4岁左右。
  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
  1.“游戏语言”。 2.“问题语言”。
  自言自语在功能上也带有过渡的性质。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学前心理学  分辨率建议:1024*768  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