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有关社会性的一般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交往又叫传播或沟通,它指人们利用一定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送给他人的过程。交往过程包括信息、信道、传送者、接收者四个要素。人类的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联系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相互间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社会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同伴之间关系的能力上。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婴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各方面心理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导等途径实现的。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不同父母在教养儿童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不同。
  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父母的教养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在两方面表现着差异,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了家长教养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即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并对每种类型对应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
  再次,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此外,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活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时间照料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间的交往多身体运动,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更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同伴交往类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二)儿童自身的特征
  (三)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三)善用精神奖励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学前心理学  分辨率建议:1024*768  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