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
初级班 |
中级班 |
高级班 |
提高班 |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认识技巧与体操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习单个动作的基本技术及简单的保护帮助。 |
学习掌握体操技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及锻炼方法,增强体质。 |
通过学习和训练,能掌握体操技巧的各种技能,并具有裁判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 |
基本要求 |
充分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简单易学且实用性强的动作技术,调动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以动作技术的规范为基础。 |
掌握各种技能,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加强各种技巧与技能的训练,为高级班做好准备。 |
含有多种技术的组合运用,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加强保护帮助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
二、课程内容简介
体操技巧是通过徒手,在垫上和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体操技巧不仅看动作的结果,还要根据完成动作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整体姿态来评定成绩。在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对完成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要求准确、协调、幅度大,节奏感强、姿态优美,另外,体操技巧有很多练习内容与形式,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如健美操,技巧运动,女子艺术体操等,这些都体现了体操的健、力、美,体操的艺术要求是通过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美、形体美,精神风貌美等体现出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体操技巧有众多项目和器械,有各种类型的动作,许多器械上的练习,往往处于“反常”状态下进行,完成这些“反常”的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求协调与准确度极高的动作,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器械动作掌握较困难,必须给予保护与帮助。
三、教学重点、难点
|
初级班 |
中级班 |
高级班 |
提高班 |
教 学 重 点 |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掌握技巧与体操简单易学的动作与技巧。 |
1、对技巧与体操项目的初步理解。 2、各种单个动作的规范性与力量练习。 |
1、各种翻滚技术学习和训练。 2、单个动作的器械练习。 3、在器械上简单的转体动作。 |
1、多种动作技术组合掌握。 2、具有一定艺术水平。 3、能够保护与帮助。 |
教 学 难 点 |
1、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的培养。 2、以动作技术的规范为基础。 |
1、柔韧、力量、速度的练习。 2、心理素质的培养。 |
1、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2、旋转动作的教学。 |
1、成套动作要有一定的美感。 2、安全事故的防范。 |
四、教材名称和主要参考书
1、叶培基、唐思,《技巧与体操》,四川教育出版社
2、毛学信,《青少年奥林匹克体操基础知识及训练技巧》,中国出版社
3、体操教材编写组,《体操》,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
初级班 |
中级班 |
高级班 |
提高班 |
理论部分 |
技巧与体操发展情况 |
技巧与体操的动作分析 |
组合动作的分析 |
组合动作艺术分析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
4 |
4 |
4 |
4 |
|
技术部分 |
以基本站位、及器械的握法,以及易学的技巧动作为主(具体内容详见教学进度) |
以单个动作的教法为主,掌握动作的规范性与技巧。 |
以跳跃、跳转和器械为主(具体内容详见教学进度) |
以组合动作,强调动作的艺术性,并加强保护与帮助的训练(具体内容详见教学进度) |
28 |
28 |
24 |
24 |
|
保护与帮助 |
|
|
|
2 |
裁判实习 |
|
|
|
2 |
体能训练 |
实心球: 1500(800)m |
立定跳远: |
实心球: 1500(800)m |
立定跳远: |
6 |
6 |
6 |
6 |
|
健康测试 |
2 |
2 |
2 |
2 |
合 计 |
36 |
36 |
36 |
36 |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中以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为主。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情况;通过学生自身练习,在教师的帮助和保护下掌握技能,全面学习,融会贯通,使技术娴熟,达到得心应手,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2、教学中,应根据男、女的性别及个性特征,区别对待,以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教学中根据现有器械设备,从每一阶段起,加强对技巧与体操中技术等技能的练习,具体动作由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安排。
3、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体操技巧的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健康。
4、通过严格的考试(查),对学生《技巧与体操》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进行公正的评判。通过考试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技能水平,找出不足之处,让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七、考试内容
1、考试内容。
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学期结束的考试内容,由同层次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考试前5周共同制定出具体考试内容,大纲中考试内容仅供教师参考。
|
初级班 |
中级班 |
高级班 |
提高班 |
考试内容 |
1、前滚翻、后滚翻 2、跪跳起 3、燕式平衡 4跳跃转体180°、360° |
1、屈体后滚翻 2、挺身跳 3 头手倒立 4 肩肘倒立 4、单杠:低杠、翻上 |
1、侧手翻 2、双杠支撑前摆下 3、手倒立前滚翻 4、前滚翻直腿 |
1、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 2、动作的艺术美感 |
2、考试比例:
平时成绩(合学习态度、考勤率)占10%。
素质测试占30%。
专项技术占60%。
3、考试方法:
采用学生演练,教师评分进行及理论课知识的笔试,再加上平时出勤情况。
4、评分标准。
|
90分以上 |
80分以上 |
70分以上 |
60分以上 |
60分以下 |
评定内容 |
动作规范流畅,具有艺术美感 |
动作规范流畅,具有一定的美感 |
动作较规范 |
动作较规范 但不标准 |
动作不规范 |